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1)

传媒内参导读:这样“联众”的播出方式,打破了传统电视台的闭环生态,制播模式实现进化。一家独大做寡头恐怕愈来愈难,如何通过连接,打造新的、符合当下媒介特质的制作、播出模式,以实现共赢,已成为电视人思考的重点。

来源:传媒内参节目研究组(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子木

1998年,春晚上,韩磊一曲《走四方》,让遭遇意外事故断掉一指的樊志刚找到男人应该有的样子。

2011年,天津的李艾伦用一首《坚持到底》唤醒险些成为植物人的好友。

一首歌曲可能会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带来转折,而多年后,他们竟与偶像同台竞技,“撞嗓”让观众难辨真身。

10月30日,大型音乐模唱类节目《隐藏的歌手》以漂亮的数据收官,这样一档节目如何在星素结合的模唱真人秀中独树一帜,唤起集体记忆呢?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2)

模式创新,打造最好的真人秀美学

音乐类真人秀,几乎占据真人秀市场的半壁江山,同质化、模式化逐渐成为这类节目的壁垒,几乎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从第一季到第二季,《隐藏的歌手》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从制播方式、节目形式、表达方式上全方位打破原有同类节目的模式,成为同类节目的模本。

《隐藏的歌手》第一个突破是制播模式创新。该节目由东方娱乐制作,全国城市电视台联播。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第一季时已用“四台一网”模式尝试推出,第二季则更扩大规模,上海娱乐频道、深圳都市频道、北京文艺频道、广州综合频道以及全国十多个地面频道同步联播。

这样“联众”的播出方式,打破了传统电视台的闭环生态,制播模式实现进化。在当下,所谓独家已不符合现今电视生态,一家独大做寡头恐怕愈来愈难,如何通过连接,打造新的、符合当下媒介特质的制作、播出模式,以实现共赢,已成为电视人思考的重点。《隐藏的歌手》“联众”的制播方式,或是未来电视综艺的新路径。

除了制播模式创新外,《隐藏的歌手》第二个创新在节目形式上。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3)

在《隐藏的歌手》节目中,原唱明星和5位模唱素人一同置身于门后歌唱,多首经典歌曲重现,原唱和“原音”,难辨真假,甚至原唱本人有可能被素人淘汰。这是悬念之一,此外,模唱者的个人经历、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等小悬念,也让节目全程无尿点。

因此,悬念不光是由竞技环节带动,更是用节目所强调的人物故事和情感而引出,在综艺节奏的把控上十分老道。成功将节目打造成为“最具悬念的”音乐模唱节目。

《隐藏的歌手》第三个创新是它的综艺表达。它的吸睛并没有靠对素人的刻意包装和特点塑造,而是去“人为化”,让素人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光是对音乐,更是个人经历。这种表达未必都能引发话题或争议,但绝对源于生活和本心的真实,让素人的形象也特别立得住,有吸引力。

《隐藏的歌手》让我们看到,在这个过分强调视觉冲击、话题冲突的时代,最好的真人秀美学是让生活“说话”,无论是素人还是明星。

轻竞技重故事,专注音乐内心戏

对于一档音乐模唱节目来说,人物故事和情感往往只是营造综艺效果的配菜,但《隐藏的歌手》却轻竞技,重故事,将“内心戏”作为主菜。

这样的明星“交心”在其他节目中鲜有看到,更难得的是,节目并没有只以明星为主角,而是观照到普通人的情感,在台上,他们与明星都一样具有话语权。这样的设置,非但没有减弱节奏,反而更能牵动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加节目的含金量和厚度。

从明星角度看,《隐藏的歌手》每期都是干货,不消说经典歌曲背后鲜为人知幕后故事,更有个人经历的直率表达。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4)

“萌叔”韩磊提到《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不得了”的歌时坦言,自己为了录好这首歌,用13个小时才找感觉,期间还喝了两瓶红酒,最终一遍通过,成就经典。而陶喆更不避讳地直言自己成名之路也有心酸,早在1993年出道前,他就创作了《爱很简单》,但没有一家公司、一个艺人感兴趣,无人赏识让他曾一度迷茫。

除了明星外,素人也在节目中有机会表达情感。

模仿吕方的耿博有一个身患唐氏综合征的哥哥,年仅22岁的他早已承担起亲情和责任的重担;为父圆梦的小“蒋大为”从小就是蒋大为的粉丝,一直想走上音乐道路却屡遭反对,令人意外的是,父亲也是模唱者之一,他坦言,身为音乐老师,深知艺术道路的艰辛,不希望孩子受苦,父子俩多年的隔阂在舞台上消除。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5)

这些平实的故事,既由那些经典歌曲引发,让观众产生共鸣,同时也是素人的独特标签。一档模唱节目,能做到如此均衡视角,不在素人视角缺位正是《隐藏的歌手》用心之处。我们可以看到,一档音乐类真人秀要想有可持续的影响力,除了要有模式突破外,还要有有可以延伸的故事和情感。毕竟能否打动观众,才是一档节目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

真人秀应该有骨有肉,有过去和未来

在群雄逐鹿的真人秀市场,即使找到新的模式也不能保证一档节目的成功,唯有真正找准观众痛点,才能有持续吸引力。《隐藏的歌手》正是准确地把握了观众的痛点:精确的嘉宾定位和那些塑造时代记忆的声音。

《隐藏的歌手》挑选嘉宾的标准特别精准、一致,锁定那些在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下最具代表性的歌手,并兼顾歌手本身的故事性。这样的歌手自带话题,为节目带来双重效应,许多久未露面的重量级嘉宾,也借这个节目重返舞台。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6)

《隐藏的歌手》并没有借话题性消费明星,而是找到歌手个性和独特的部分,真正试图建立一个途径去了解明星的真实一面。不是用昔比今,而是在脸谱化、社交化、娱乐化的当下,用最直接的方式发现那些从流行走向经典的歌手们的“真容”。

如,从一个普通工人一夜成名,却在当红之时,一度隐退在大众的视野里的阿杜;沉寂多年,在综艺首秀中要让大家看到自己也具有时代感的一代情歌天后陈慧娴;多首歌被奉为经典却始终没有大红的“暖男鼻祖”吕方等。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7)

《隐藏的歌手》找到的另外一个痛点是时代记忆。

一些音乐类节目在主打经典或怀旧元素时,往往是“泛经典”,但《隐藏的歌手》却找到经典的精准定位——塑造时代记忆的声音。但《隐藏的歌手》没有盲目讲故事,它的所有都围绕着普通人的时代记忆,这让音乐“升值”,挖掘音乐背后的时代影响力,正是这档节目得以产生持久效应的根本。

在节目中,一首《在那桃花盛开地方》让观众回想起一个特殊的时代。这首歌的创作发生在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蒋大为去一线采访,小战士告诉他,最冷最苦的时候,想到家乡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再冷再苦都不觉得。

有了这样的时代印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才传唱至今。而另一首《走四方》的风靡,背后正是因为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动身南巡,歌曲的情绪与之相呼应,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独播与联播有啥好处(打破电视生态从独播到联播这个套路你打多少分)(8)

经典歌手 时代记忆的双重痛点让《隐藏的歌手》有了自己独特的标签,从中可以看到,《隐藏的歌手》在传递一种态度:好的音乐不只有标准唱法或被固定情感模式。它打破的不光是一种节目的定势,也让观众看到,一档音乐类真人秀,是有骨有肉,有过去和未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