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诸葛亮一生功过(诸葛亮两论戚戚之心)

如何评价诸葛亮一生功过(诸葛亮两论戚戚之心)(1)

如何评价诸葛亮一生功过(诸葛亮两论戚戚之心)(2)

01

刘备建蜀后,经常举行宴会。有次宴会上,刘备忽然发现诸葛亮脸上有愁容,刘备便问诸葛亮:“我听说过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想这大概是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吧。在我们蜀国,最能称得上君子的应该是丞相你了,照理说君子不该忧愁的,可丞相为什么忧愁呢?”

诸葛亮听到问话站了起来,他说:“我们蜀国刚成立不久,制度法律等各方面还不太健全;国家尚不富裕,百姓还不富足。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建国是天大的喜事,陛下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如果陛下沉湎于享乐,那我们蜀国谈何发展,如何富强?这是我忧虑的,也是在座所有人应该忧虑的,我觉得在富国强民这一方面,戚戚之心应该人人都有。”

诸葛亮说完,刘备顿悟,当即撤掉酒席,跟文武百官谈论起如何发展国家的事务了。

如何评价诸葛亮一生功过(诸葛亮两论戚戚之心)(3)

02

时隔十多年,后主刘禅也同诸葛亮谈起了戚戚之心。

有一次,选曹郎陈祗收受贿赂,这事被诸葛亮知道了,诸葛亮要严查此事,而刘禅比较欣赏陈祗的才学,所以便有意袒护陈祗。

刘禅说:“圣人有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从这句话看,君子应该胸怀宽广能容忍,只有小人才会抓住别人错误不放。相父您是翩翩君子,堂堂一国之相,何必计较一个小小选曹郎的过错呢!”

诸葛亮勃然而怒:“宽广大度要看情况讲原则,生活上的错误,可以宽容。但违反法制的事,无论大小都不能原谅,如果对违法乱纪的人不严肃处理,反而听之任之、帮他开脱,久之,将无法约束,到时朝政动乱,当政者必将失信于天下,蜀国也必将重蹈汉亡的覆辙。臣以为,在治理国家、监察官员这一方面,要常怀戚戚之心、要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固国安民。”

刘禅听了诸葛亮的箴言,马上对陈祗进行了严肃处理。

(摘自《领导文萃》2014年6月下)

稿件来源:《演讲与口才》

精彩回顾

如何评价诸葛亮一生功过(诸葛亮两论戚戚之心)(4)

如何评价诸葛亮一生功过(诸葛亮两论戚戚之心)(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