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南山经路线图(山海经之南山经地理位置探讨)

在网上买了一本《山海经》,光明日报出版,作者写的是田姝译注。

山海经南山经路线图(山海经之南山经地理位置探讨)(1)

今天中午首次开始阅读,虽然以本人语文功底,还不足以读古书,但对这本书注解的导读内容还是不大认同。如南山一经的导读中写道:

这些山峦水系大体分布在广西、广东和福建境内,但具体位置难以考证。

虽然我对地理不熟,对于《山海经》中的山名大多都没听说过,但也依文解义也可粗略知道,南山一经所记载的顺序是由西向东,共十座山(其实只列出九座),从西海岸一直到东海岸,横跨二千九百五十里。

山海经南山经路线图(山海经之南山经地理位置探讨)(2)

显然不尽然都在广西、福建境内。

南山首经鹊山,从西到东(间隔或三百里、或五百里不等)依次为:

招摇(丽麀水西流入海)、堂庭、猿翼、杻阳(怪水东流入宪翼之水)、柢山、亶爰、基山、青丘(英水南流注于即翼之泽)、箕尾(汸水南流注于淯)。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只列出九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南次二经,依次为:

柜山(英水西南流注于赤水)、长右、尧光、羽山、瞿父、句余、浮玉(苕水北流注入具区)、成山(圂水南流注于虖勺)、会稽(勺水南流注于湨)、夷山(湨水南流注于列涂)、仆勾、洵山(洵水南流注于阏之泽)咸阴、虖勺(滂水东流注于海)、区吴(鹿水南流入滂水)、鹿吴(泽更水南流入滂水)、漆吴。

这么多山名,除了句余、会稽外,都不熟。同样由西向东十七座大山,横跨七千二百里,显然比南山一经跨度大多了。

再来看南次三经,依次为:

天虞、祷过(泿水南流入海)、丹穴(丹水南流入渤海)、发爽(泛水南流渤海)、旄山之尾、非山之首、阳夹、灌湘、鸡山(黑水南流入海)、令丘、仑者、禺槀、南禺(佐水东南流入海)。

同样山名没有平常所熟悉的,自天虞之山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只列出十三座),横跨六千五百三十里。

那么到这时又有一个问题,南山一、南山二、南山三,都是横跨东西,那南山一是在南山二的南边呢、还是北边?南山三又在哪?由南到北它们如何排列呢?

其中,除了南山二经中的“句余”、“会稽”的山名,大致可以确定是我们中原地区南方的山名外。其余的山名,以我们有限的学识是很难确认的。既然以难以考证,那就只能靠推测了。

山海经南山经路线图(山海经之南山经地理位置探讨)(3)

既然山不能确认,就只能从河流走向来推测了。

我们观察这些河流走向,南山一经、二经中的河流,除招摇山的丽(上鹿下旨)水向西流入西海,虖勺山的滂水是问东流入东海的以外,无论向南向北再没有记载是流入海的,这就代表其余的河流,有极大的可能内陆河流。

而在南山三经中,却有祷过山的泿水是南流入海,丹穴山的丹水是南流入渤海,发爽山的泛水也是南流入渤海的,鸡山的黑水南流入海,南禺山的佐水向东南方向入海。

到此我们就可以大致确定南山三经是最靠南边的,至于其中的“渤海”是否就是我们今天的渤就须要另外考证了。但是南山经是专记载南方的山,不大可能是北方。

山海经南山经路线图(山海经之南山经地理位置探讨)(4)

至于南山一经与南山二经,哪个在在南?哪个在北?光靠河流走向就不好判断了。

但是南山一经从招摇山到箕尾山,是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横跨整个大陆的。而南山二经最西边的“柜山”就不好确认了。原文只记载: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东望诸pi(左囟右比),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

文中“流黄”在哪?“诸pi”在哪?仍然是极为困难的考证。但这个“英水”,在南山一经中同样出现过,从青丘山向南流入即翼之泽。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大致上可以判断出青丘山与柜山在东西方向的横向坐标上,应该相去不远。

然而,南山一经从西向东总共才两千九百五十里,青丘山在南山一经中是属于最东边的,距离最东边的箕尾山仅三百五十里,而箕尾山已经靠近东海岸了。

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

所以也就是说,青丘山距离东海岸线最多也就五六百里地。而南山二经从西到东横向跨跃七千二百里,是青丘山至东海岸距离的一百多倍。

我们从今天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中国的东南海岸线呈圆弧形,越住南海岸线越靠西,越住往北海岸线越靠东。

所以到此基本上又可以判定,南山二经在南山一经的北边了。

山海经南山经路线图(山海经之南山经地理位置探讨)(5)

再加上《山海经》记录的是远古时候的地理,经过这几千几万年的沧海桑田巨变,有的地方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已不再属于陆地,暂且不作讨论。到此可以确定:

南山一经是我们这块大陆南边东西跨度最窄的位置,南山三经在它的南边,南山二经在它的北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