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1)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幼时只觉李莫愁可恨,长大后才知她有多可怜。金庸笔下的李莫愁如此,岳灵珊和梅超风同样是如此悲情。他笔下的人物亦正亦邪,纵是侠士也有柔情之处。

人们欣赏他的武侠小说情节动人心弦,人物性格刻画饱满,正是如此拥有不计其数的忠实读者,受到众多人的赞许和尊敬。可为何藏传佛教人士却对他不满?他到底做错了啥事?原来金庸和他们之间存在着太多的纠葛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2)

执笔书写江湖梦

1924年,金庸出生在曾经"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的浙江海宁查家,查氏宗族是史上罕见的名门望族,康熙曾亲笔写下"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盛赞查氏宗族为重教兴家的典范。

在这样的书香世家长大,金庸从小耳濡目染,又加上家中藏书甚多,自幼金庸便博览群书,精通英文,日文和法文,并熟读历史,特别是清史,为日后写作之路奠定基础。

八岁时,金庸平生第一次读完武侠小说《荒江女侠》,便与江湖儿女结下不解之缘,从此武侠之梦在金庸心中生根发芽。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3)

可惜金庸求学之路并不顺利。正读高中的金庸因写文遭受训导主任的一顿痛斥,随后学校勒令金庸退学。后金庸进入中国政治大学外文系学习,又投诉学校被逼无奈转学。此时的金庸虽未踏入江湖已有侠士的一身正气。

1948年,金庸凭借卓越的才华在几千人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入职《大公报》。这一年,《大公报》派金庸到香港任职。

1955年,机缘巧合下,金庸与梁羽生和陈凡不期而遇,三人共同拥有武侠梦,设专栏《三剑楼随笔》。在这里金庸开始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从此,金庸在武侠梦中如痴如醉,写下不少武侠传说。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4)

转眼17年,金庸已撰写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在他的武侠传奇中有无数经典的离别场面,而最让他难过的是萧峰误杀阿朱、小昭离开张无忌、十六年后小龙女没有如期与杨过相见这三个场面。若非历经世事,金庸又怎会写下如此催人泪下的凄美故事。

父亲的离世,让金庸伤心大半年,将思父之情融入作品当中。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玩世不恭的韦小宝在陈近南去世之时痛哭流涕,这何尝不是金庸以此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

1972年9月11日,正值事业巅峰的金庸在《明报》上发表完《鹿鼎记》最后一节后,对外宣告结束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生涯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5)

书中的恩怨情仇

在他的作品中,金庸糅合的情感真实得让人落泪,他书写江湖中行走的侠士有血有肉,有儿女情长,亦有个人追求。他的作品中都有历史背景,有正邪之分,有侠肝义胆之士,亦有背信弃义之人。

纵观金庸笔下的反派,大多都是藏传佛教之人,这些人穷凶极恶,心怀不轨。与书中的正派人士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在《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与主角势不两立,却待爱徒郭襄如亲生女儿般,最后不惜为救郭襄付出生命。可金轮法王面对主角杨过和小龙女等人时,他嚣张跋扈,傲慢无礼,让众人厌恶至极。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6)

金轮法王效忠蒙古国师,与黄蓉和郭靖等多位大侠是劲敌,书中的金轮法王正是藏族佛教人士,他的三个徒弟亦是藏族佛教人士。

其中二弟子为人老实忠厚却愚笨无比,三弟子生性凉薄,为人狡黠。大弟子一表人才,武功不凡。三位弟子中大弟子结局让人唏嘘,金庸却让他过早离世。

在金庸写下的书中,藏族佛教人士亦正亦邪,或武功高强却不得善终,亦或天资愚钝不成大事。即便是蛮横无理的金轮法王,最终也落得凄惨收场。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7)

真实原因

为什么很多藏传佛教人士都痛恨金庸呢?在金庸作品中,藏族佛教人士如同邪恶的化身,所到之处必定与正派人士势不两立,一旦出场必来场激烈的厮杀。实则这些邪恶的藏族佛教人士均有历史原型,其中金轮法王正是忽必烈时期的西藏大喇嘛巴斯巴活佛。

其实金庸从未仇恨过藏族佛教人士。1979年,金庸最疼爱的长子查传侠自缢身亡。痛失年仅19岁的爱子,金庸顿生皈依佛门的念头,他曾表示希望在宗教中获得解脱。

2005年,金庸来到四川峨眉山,他鸟瞰山上美景,感慨万分,表示要将书中所写过的名山大川通通游历一番。最终直至他逝世都未去过西藏。自始至终金庸对西藏都充满神往。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8)

只是书中的藏族佛教人士的人物设定在历史大背景下,剧情需要而已。据史料记载,和我国中原的佛教不同,外来佛教宣扬的思想极为血腥。

根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所描述,他们的祭祀手段极其惨无人道,甚至有悖人伦,人身上的任何器官都可用来祭祀。

在历史上,藏族的喇叭和法王对信徒们都实施精神上的控制。尤其是金轮法王的原型喇嘛巴斯巴活佛所处的两宋时期,正是外来佛教发展旺盛之时,西藏一直都被卷入宗教战争之中。看来,金庸在书中所写的藏族佛教人士确是合乎实情。

金庸信佛吗(金庸受众人尊敬)(9)

无论正反派,金庸笔下的人物都不完美,正是"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书中的藏族佛教人士亦正亦邪,正派亦是如此。

郭靖的笨拙憨厚,张无忌的优柔寡断以及韦小宝的浪荡不羁都让读者深感美中不足。而金轮法王临终的那一刻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两年前的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与世长辞,他留给人们的经典之作却成就无数人的武侠梦。

这位为世人敬仰的大作家从不趋炎附势,他拥有江湖儿女的侠肝义胆。他造就一个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江湖梦。他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他的作品有历史根据。正是如此,才招来藏族佛教人士的痛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