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更名成啥名(农民工改名了)

这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能够突飞猛进,我国城市建设能够日新月异,离不开一个一直在默默付出的群体——农民工。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里乡村人口减少了164361984人,这其中就有很多人在城市里当起了农民工。

到目前为止,农民工群体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国家统计局在2021年4月底时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农民工的总量为28560万人,这其中外出的农民工就有16959万人。

农民工更名成啥名(农民工改名了)(1)

农民工工作环境不好,他们本身也没有多少文化,收入也低,虽然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始终都是城市的过客,长期以来也都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因此,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歧视。尤其是“农民工”这三个字,略带着贬低的意味,同时也让这个群体跟普通的工人群体划分了界限。

有些专家和学者就一直在讨论,应该给农民工这个群体换一个更恰当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不仅字面意思不好,也不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了。经过多方讨论之后,现在,农民工群体新的名字出来了,体面又好听,你赞同吗?

农民工更名成啥名(农民工改名了)(2)

农民工改叫新型产业工人

农民工这个群体其实还有几个别称,如农民老大哥、民工、进城务工者,称呼的变化也是慢慢朝着好的方向演变。这样的称号显然是不好的,早在2017年时,相关部门就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到2021年3月时,在一场重要会议上,相关专家又提出,要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也就是说,以后农民工又可以被称为新型产业工人了。

名字改了,对这一群体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新型产业工人要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掌握更先进的技术,才能符合我国产业转型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农民工更名成啥名(农民工改名了)(3)

不过想要让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居民,转型成为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那是很难的,有专家就提议,应该打造新型产业工人培训平台,加强工人的技术水平。确实,并不是改了名字就代表着这个群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关键还是要真正提高工人的技术才行。

农民工改名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把农民工改名为新型产业工人,并非只是想要农民工进行转型而已,其实也有着给这个群体焕发新春的意图,尤其是吸引年轻人参与进来。

农民工更名成啥名(农民工改名了)(4)

截至2020年,我国农民工的数量虽然还有28560万人,但实际上已经在大量减少了,比2019年就减少了517万人,尤其是外出农民工,下降了2.7%。农民工的群体会不断减少,除了因为很多人年纪大了,干不动了退休回老家之外,更关键的原因是现在年轻人不乐意从事这个职业了。

让年轻人对这个职业望而却步,除了工作累、环境差的原因之外,主要也跟其社会地位很低有关。年轻人对于职业的社会地位是很在乎的,甚至工资低一些也可以接受,社会地位要是低了,那就很难接受了,毕竟说出去会没面子。因此,把农民工群体改名为新型产业工人,跟以前的职业定义区分开,就可以让年轻人对这个职业不那么抵触。

农民工更名成啥名(农民工改名了)(5)

改名的作用到底能有多大?

农民们背井离乡,奔波千里进城打工,图的是什么?所图最大的是钱。网上就有不少农民工现身说法,表示自己并不在乎取什么称呼,关键是不拖欠工资,提高工资水平,只要到手的钱多了,叫什么都无所谓。

这个群体里面,有些人的工资确实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整体上并没有很高,没有高到令人心动的地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显示,2020年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是4072元人民币,仅比2019年增加了110元。

农民工更名成啥名(农民工改名了)(6)

这样的工资,在城市里真的不能算是高薪,往往薪资水平决定着职业的社会地位,因此,就算是改名叫新型产业工人,社会地位实际上仍然没有得到提高。要想真正提高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吸引到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关键还得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才行。

不管是叫农民工,还是叫新型产业工人,这个群体都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也应该多关心他们,不应该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你们说对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