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知耻而后勇(笨人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

读史书,能得出一个规律:凡成大事者,必得经历一番挫折。所以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老夫子的说法,暗含了一点宿命论,仿佛是老天在做主。其实抛却宿命论,单单从生活的逻辑出发,也能解释这件事:经历的挫折多了,自然锻炼了意志,增长了经验,扩充了胸怀。而这些东西,都是成大事的必备品。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诠释这个规律的最佳样本。

曾国藩知耻而后勇(笨人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1)

一直以来,我们有一个习以为常的错觉,以为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聪明人。其实不然。从概率的角度讲,大部分在历史上掀起过浪花的人,都是些不聪明也不笨的人,在资质上和你我并没有天壤之别。

真正的聪明人和笨人,只是一小部分。聪明人的代表是谁呢?杨修算一个。笨人的代表呢?曾国藩当仁不让。

曾国藩确实笨啊。至少在他开窍之前,他是真笨。什么时候开窍的呢?是他第六次考秀才落榜之后。

考秀才啊,又不是考状元,竟然六次都没考上。可见这个人的脑子并不灵光。

但第六次的落榜,却和前五次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第六次的成绩最好,曾国藩被选为了佾生。什么是佾生呢?就是水平够不上秀才,但又有了点文化,相当于半个秀才。

和秀才一样,佾生也是要张榜公布的。不过,佾生的后面会跟着一句评价。这句评价,是为了说明这个学生为何够不上秀才的资格。曾国藩得到的评价是“文理之浅”。

前五次落榜,曾国藩并没有受到太大刺激。反而是这次考中的半个秀才,让曾国藩视为奇耻大辱。只因自己的名字后面跟着四个字:文理之浅。

知耻近乎勇。曾国藩的热血涌上来了。也许是这股热血起了作用,一直不开窍的曾国藩安竟然从此开了窍。

第二年,他终于考中了真正的秀才。之后又接连考中了举人和进士,终于等到了鲤鱼跳龙门的那一刻。

曾国藩知耻而后勇(笨人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2)

曾国藩的笨,可能来自于遗传。据曾国藩家族的家谱记载,几百年间,曾氏家族没有出过一个秀才。直到曾国藩的爷爷这一辈,老爷子决定让儿孙读书,猎取功名。于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就成了曾氏家族在几百年中所出的第一个秀才。

可是,你知道曾麟书考中秀才用了多少次吗?是十七次。考中秀才时,他已经43岁了。

一个能够坚持考十七次秀才的人是可怕的。曾国藩的韧劲,可能也是来自遗传。

韧劲二字,看似简单,其实气象万千。曾国藩日后的叱咤风云,皆发端于这二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