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大文明(一个受伤的文明)

历史上的印度曾多次被外来民族征服和侵占,作者奈保尔有这样一句评价:没有任何文明那么缺乏抵御能力;没有一个国家会那么轻易地被侵袭和掠夺,而从灾难中学到的又那么少。人们很难认识到,印度的问题就存在于文明自身之中,存在于印度的宗教、种姓、“业”、农奴制和他们不求进步只懂退守的观念上。印度教、甘地主义和侵略给印度留下的是智识的枯竭,印度想要发展,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途径。

先来说说印度教给印度留下的负面影响。本书作者认为,印度教把人分成等级,让人们甘于接受现实的苦难,不思反抗,它是导致印度文明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975年的印度是贫穷脏乱的,到处都是残破的泥墙,饥饿的人和牲畜,以及垃圾和粪便。但对于身在其中的印度人来说,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有信仰和寄托,在印度人心里,印度教的印度是永恒的,哪怕它曾经被征服和亵渎。那么,印度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系呢?

印度三大文明(一个受伤的文明)(1)

印度教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种姓”,它是古印度一种世袭的社会等级,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也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制度和规范。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有明显的高低贵贱之分,其中婆罗门是最高等级,主要身份是僧侣和学者,刹(chà)帝利、吠舍([fèi shè])和首陀罗是另外三个等级。除了这四大种姓以外,还有大量的最底层的人,被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也最受歧视。虽然在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被废除了,但在实际的社会运作和生活中,种姓仍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印度教的社会秩序中,种姓可以说是一种古老、深层的社会暴力。

印度教的第二个关键词,是“业”,概念类似于佛教里的业力、业障。对印度教的信徒来说,眼前的苦难都是为了之前几世的所作所为来还债的,所以一切都是公平的,要品味和接受这种苦难。在他们心里,印度是永恒的、生生不息的,眼前被打败、被毁灭都不值得恐惧,淡然处之就可以,这样就能够达成内心的稳固,获得不受打扰的安宁。

印度教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崇尚“苦行”。印度教认为,实行苦行是非常重要的自我修炼的方法,它可以使人解脱,摆脱轮回之苦。

有了这三个关键词,作者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在印度的典型情况。在位于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一个村庄中,四户家庭只有一户拥有土地,四个孩子只有一个能上学。为了得到填肚子的那点钱,没任何技术的人会被雇佣去做最简单的农活。儿童八岁以后就能做工,因为比成人更廉价而更受欢迎,他们会被雇主奴役着,成为雇主敛财的工具。在这样的地方,残酷,就是生活本身。人们知道他们生下来是为了做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种姓和位置,每个群体都生活在从很久以前就划分好的各自的区域内,“不可接触者”,也就是最底层的人们,住在村子的尽头。

除了食物和生存之外,人们没有更多的雄心大志,对他们来说,任何想要有所作为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外人看到的,是狭小贫瘠的农田、破衣烂衫的人们、摇摇欲坠的窝棚和雨季泥泞的道路,但对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来说,世界是圆满安宁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种姓,自己的“业”。他们只寻求自我世界的稳固,在悲苦中获得安然,这就是他们要的一切。

由此可见,经过数千年的印度教思想和制度的洗脑,印度人安于现状,乐于接受现实的苦难,并将其看作苦行修炼,在他们看来,世界是均衡的,是“由神来安排的”,贫穷是神圣的。他们不怕死亡,只注重轮回和来生,祈求来世能够出生到好的种姓家。就是这种奇异的民族性,让“种姓”这种极度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没有受到反抗,安然度过了几千年。所有事都被固定化、神圣化,所有人都安之若素。而事实上,印度教对大众并不友好,它暴露出来的是千年的挫败和停顿。它没有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契约精神,也没有带来国家的观念。它强调退隐的哲学让人们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遏制了文明的生长。

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方面,印度教给印度造成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下面来看看独立后印度的社会发展现实,作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印度社会看到的景象,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消失。

印度三大文明(一个受伤的文明)(2)

第二部分

我们先来看城市里的情况。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它是印度的西部门户,也是重要的贸易中心,是商业和娱乐业之都。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印度乡下的一无所有的人到孟买求生,但这座城市并没有给他们留出空间。白天大街上人满为患,晚上人行道上全是睡觉的人。这里把贫富差距暴露得淋漓尽致,中产阶级优雅地享受空调、高档饭店和私家车,穷人就睡在大街上。这个城市需要穷人来当帮手和劳力,却不为他们提供住所,有报道说当时的孟买有十万人睡在街上,乞丐也有几万人。

实际上,乞丐作为宗教的某种体现,在印度教中本是可贵的,因为它是前世和今生因果报应的证明,提醒人们对自己和来世的责任。但现在这些乞丐激发的不是敬畏而是厌恶,太多的数量让他们失去了在印度教体系中的地位,也没人管理他们。孟买的中产阶级认为穷人已经占据和毁坏了城市,但他们又需要穷人来干活,所以只能一边利用穷人,一边鄙视和厌弃,并尽量让穷人的生活离他们远一些。

这些从外地来到城市的乡下人,除了睡在大街上,还有哪些可以安身的地方呢?在当时的孟买,有一些工厂遗留下来的有公共洗手间的集体宿舍,经济条件稍好些的外地人可以租住在这里。他们可能一家八口人住在一间屋子,而角落和地板的空地还可以用来出租,给那些只需要有个地方睡觉的人。除了这样的宿舍,还有更低级的居住区,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成为“占地而居者”,在城市边缘、铁路沿线、工业高速路两边,建造起狭小昏暗的聚居区。聚居区的条件非常简陋,可能每间屋子只有一张床,屋子和屋子之间潮湿泥泞,老鼠乱窜。

但是,他们有公用的“垃圾桶”、水房和“公共厕所”,这在当时已经很不容易,是文明的标志!而且,他们还在聚居区里发展出了新宗教,自称为“湿婆军”,象征着住在分租宿舍、人行道上及占地而居者的力量。在当时的印度,他们的号召甚至比任何政府法令都有效。这个地方的宗教可以凌驾于政治和法律之上,政府经常向湿婆军妥协。作为不被接纳的人,他们对土地提出新的主张,在混乱喧嚣中自发形成了共同利益群体,并且有一套能够帮助自己争取权益的行事方法。

城市的发展是这样进行的,那么,在远离大城市的农村,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在1975年的印度农村,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是村庄真正的主人。他们可能是封建王朝留下的王公后裔,也可能是某片沙漠里一座城堡的主人,虽然在英国统治时代失去了实权,但经过几代以后,他们在气派上仍然显得与众不同。政府废除了他们的私人特权和头衔,但他们的权力仍在继续。在这些人看来,民主制度在印度是行不通的,印度需要“印度式”的政府,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个小国家,每个村庄的主人都想继续自己的统治。他们对子民的情感是真实的,对土地的情感也是真实的。他们足够富有,家里有谷仓,并且拥有自己的井和茅厕,这在当时是相当奢侈的。村民都把地主当作主人来尊崇和仰仗,这些主人比外面的官员更权威和真实,比法律和警察更有权力,在村子里,他们已经成了法律,掌控一方,办什么事都不能缺少他们的支持。

在村子里,没有地的劳工是地主们的仆人,地主可以借钱、借粮给这些一无所有的人,而这些一无所有的人永远债务缠身,而且还可能把债务传给子女。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对他们来说,有个主人是安全的,摆脱束缚反而是种冒险,他们对主人百分之百依赖。农民世代渺小,只知道忠于主子,对他们来说,主子的荣光就是自己的荣光,这就是印度农村的真实面貌。

以上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方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印度的城市和农村的社会发展现实,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状况呢?独立后的印度在智识方面的混乱和困境。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重点内容,作者认为,智慧和见识的缺乏正是导致印度社会落后混乱的直接原因。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作者用了大量反讽的写作手法,因为他在印度的行程中看到的很多事,让他觉得过于荒唐。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我们来感受一下。在印度独立以后,一小部分有文化的人对现代科技有所了解,并且有学习和进步的念头。他们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1975年的印度,高科技正被用来改良牛车。因为牛在印度教教徒的眼里,是有特殊意义的“圣兽”,他们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就是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印度人对牛仍然是敬之如神。

所以在当时,有人说,印度在牛车上的投资总量,和在铁路上的投资总量相等。当时印度的牛车比英国的许多二手汽车都贵得多,高科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改良牛车,提高牛车的性能,却不会引进小发动机来代替牛车。牛做的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小活,却被装备得像个太空人。是的,不管多么复杂的外来观念和技术,在印度总会回溯到过去,回到纺轮和牛车上去。科学技术本应该是向前的一次跳跃,但在印度一直被困在了牛车上。对于关心牛车的人而言,它是一次奇妙的知识历险,但实际上完全脱离了现实需要。

除了牛车,印度的高科技还体现在一些高等人才荒唐的创造力上。精英大学生在装备豪华的国家设计学院中,为农民设计工具。比如,在一台农民背在身上的简单喷洒器上面,装一个能够累垮农民的沉重的马达;再比如放弃现代化的收割机,却努力设计一个操作十分复杂的磨刀机,用来磨最低级的镰刀。这些作品被摆放在学院橱窗里进行展示,证明印度在前进。其实只要对技术史和印度农村有最基本的了解和观察,都不会设计出如此荒唐的工具,但这些发明在国家设计学院里被当作骄傲,设计者洋洋自得,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根源或许在于,印度人对于“自我”有着过度的关注和执念。他们不关注外在世界,也缺乏客观看待世界的眼光,已经衰败了几个世纪的印度,仍然在它的陈旧和封闭中自我满足。这一点在甘地的自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印度的国父甘地,在十九岁时顶着巨大的压力到英格兰学习法律,因为种姓规定禁止他出国。但在四十年后回忆起这次伟大的冒险,所有的描述却都集中于他内心的焦虑和饮食问题。

他在英国待了三年,自传里却丝毫没有提及英国的气候或季节,尽管那里的天气与他的家乡有相当大的差别,同样,也没有关于伦敦建筑的描述,没有街道、公共交通,也没有房屋和人群。包括后来在南非二十年的经历,在甘地的笔下,只有自我寻找的过程,而没有非洲人或有关非洲的任何政治结论。外在世界只有在影响了内在世界时才算是回事,这就是印度的体验方式,所以,有文化的人也只会闭门造车,靠自己的想象和感觉随意创造。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印度教用严格的种姓制度彻底限制了每个人的行为细节,大家都必须按照规范做事,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都很清楚,根本不需要有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所以导致了印度人缺乏思想,对现实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非常肤浅和幼稚,还很偏执。他们不会主动探索世界,也不习惯进行反思和分析。一旦失去了宗族和种姓的支持,他们就会陷入混乱和黑暗。这种社会组织里的人是无助、脆弱、容易失衡的,他们建立了一个“没有头脑的社会”,宗教消灭了他们的认知能力。

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方面,独立后的印度缺乏思想和智识,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途径,下面我们来说说最后一个方面,作者对甘地主义的评价。

印度三大文明(一个受伤的文明)(3)

第四部分

甘地主义,就是不使用暴力的抵抗主义,也就是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甘地是它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他长期为印度民族的独立而奋斗,曾十多次绝食,三次被捕入狱。在反英的不合作运动中,他身体力行,为抵制洋布亲自手摇纺车织布,为了反对英国食盐的专卖权,他和群众一起自煮食盐。

毫无疑问,被称为“圣雄”的甘地,他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他致力于培养人民的“种族感”和整体印度观念,因为种族感对印度人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只知道种姓,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同一个“印度种族”,从历史上说,这种内在凝聚力的缺失是印度的不幸。而甘地发现了这一点,把印度人从互相排斥、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拉出来,发展了自己的种族意识,努力摆脱宗教、种姓和地域方面的政治分歧,由此发动了大多数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终于带领印度走向了独立和自由。但是,甘地主义创造出的印度也必然要面临停滞。作者在书中评价说,甘地把印度从一个黑暗年代拉出来,又不可避免地把印度推入了另一个黑暗年代。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说,甘地主义让当时的世界对印度有了新的概念,它也被印度人当成古老而多面的真理,成了印度教行动的终极源泉。可是从争取独立的心态来看,众多的甘地主义者是以投身圣战的心态,把国家推向了独立,他们认为自己是为了真理而反抗,重点是为真理而战,而不是反抗英国人。他们缺乏国家观念和整体观念,所以在争取到独立以后,他们并不买政府的账。

甘地主义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是以村庄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什么意思呢?他们希望每个村庄都设定自己的规则,都自行处理事务,进行自我统治,他们认可的是一种“村庄共和国民主方式”,而不是让国家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20世纪七十年代的印度在某种程度上依然相信,甘地主义是至高无上的,是印度唯一的真理。所以政府的反对者提议,为了让民主生效、废除专政,印度必须回归甘地主义,这等于是把印度留在原地。他们不明白,现代的人民政府和“村庄共和国”根本不是一回事,他们也不知道甘地主义是在特殊的环境下才适用的,而印度的政治环境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其次,从发展层面来说,甘地对工业文明有着深层次的厌恶,他认为那些是压迫和西方的象征。所以,他的生活远离现代工业技术成果,衣食住行极致简朴。结果是,圣雄的简朴把贫穷神圣化了,成了所有真理的基础,成了印度独一无二的财富。

在独立了二十多年后,甘地主义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简朴就意味着对工业发展观念、对机器观念的离弃。印度的人们仍然相信,甘地式的纺车就能拯救农民,就应该让印度在村庄中保持安宁,公牛犁地,母牛产奶,牲畜的粪便肥沃了土地,农作物的茎秆覆盖着纯净者的简朴小屋。人们把事实上的乡野中的贫困和奴役制度,变成了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幻想,这种衰弱而老旧的简朴,和畏惧发展的观念让印度止步不前。

最后,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来说,甘地没有给印度留下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的思想和理论。甘地的理想社会是要培养每个人的“灵性”,灵性是什么呢?就是一种道德的自觉,他希望人们通过自律来使社会变得美好。无论他还是他的继承者,都试图用这种“灵性”来替代国家机器,而不是通过法律或科学管理来实现国家的治理。但是,灵性无法带来土地的再分配,也无法带来社会意识革命。甘地所坚持的很多东西,都成了他无法超越自身的障碍。

总结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内容,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1975年的印度,在政府的“紧急状态”下,借用他国经验而来的民主机构被解散,也没有外国征服者来输入新的秩序,印度几百年来首次让衰落的文明空荡荡地留在原地。人们很难认识到,印度的问题就存在于文明自身之中,存在于印度的宗教、种姓、“业”、农奴制和他们不求进步只懂退守的观念上。在慌乱的工业化发展中,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躁动不安,村庄里没有地的人来到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农村,村庄的主人都想继续自己的统治,幻想每个村庄独立自治,农民的心里没有国家,只有主子。独立后的印度缺乏思想和智识,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高科技用来装备落后的牛车,人们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不去探索和观察世界。印度缺少科学健全的意识形态,这是甘地和印度的双重失败。人民没有国家观念,对过去没有历史观,除了印度教之外没有其他认同。印度教的教义让人习惯于被压迫、被奴役,占社会大多数人口的底层人民逆来顺受、麻木不仁。印度古老文明的缺陷完全显露,严重缺乏思想和创造力,印度想要发展,却看不清前路和方向。

但与此同时,作者并不是完全悲观,他在这一片混乱中也看到了印度的希望。并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满足于这么活着,伴随着独立和发展,一些有见识的印度人正逐渐意识到印度自身的弊端,在学习新的观察方式,为印度的进步和发展寻找新的途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