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

有一位元帅,他从不带兵打仗,并没有所谓的赫赫战功,却曾多次拯救国家危难,新中国成立以后,却被毛主席亲自授予元帅之称,他就是叶元帅——叶剑英!一位有着雄才大略,人称“儒将”的开国元勋。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1)

纵观叶帅的战功履历,可以说是平平无奇,但是能被授予元帅之位,不单单是靠着战功来奠定基础,更有优秀的谋略,毛主席曾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足以说明叶帅是明辨大是大非的人物。

叶帅为何革命

有句老话,说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的意志与信念是从小培养的,在十九世纪的末端,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一户农家落地了一个婴儿,也就是我们的叶元帅。

叶帅的父亲曾是清朝的武秀才,算得上一位知识分子,却碍于当时中国环境变幻多端,秀才无用武之地,这样的一位父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在叶帅很小的时候就送去学堂读书,学习先进思想。

长大后的叶帅确实不负众望,年少的他就有一双明亮的慧眼,人民多年的苦难、政府的堕落,他全看在眼里,。

多年来,中国局势动荡不安,前有倭寇横行沿海地区,今有欧美列强欺压百姓,叶帅一股脑的想要做点什么,又无力施展。

叶帅正满面愁容的思考着,突然,国内爆发了一场革命运动,也就是著名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直接使中国大地摆脱封建,大部分人民得到了解放。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2)

叶帅革命开始

叶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经历过革命的叶元帅认清了自己,社会的局势非常复杂,清兵与列强、革命与封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界,一想到国难当头,心中十分焦虑。

单凭个人实力根本站不住脚,于是,叶帅愤然投身到了国民党,希望在在民主革命中,发光发彩,为人民解放添一份力。

来到国民党后,凭借着有着一腔热血和冷静的头脑,才华渐渐显露。孙中山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个毛头小子,或许有着巨大潜力,于是带到身边亲自培养。没过多久,就被指派了一份重要任务,关乎着中国革命事业的未来,那就是粤军和桂军之间的斗争。

从这里可以看的出来,孙先生已经发现了叶帅优秀的领导力和判断力,才会交给这项重要任务。

粤军是孙中山在福建组建的,但是这些部队以护法的名义坐镇闽南,总兵力逐渐发展达到了两万人,霸占着重要地区。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3)

叶帅这次出行也是赌的成分,如果可以依靠这支武装力量,就可以迅速打垮桂系军阀,夺回广东这块曾多年苦心经营的革命根据地,可惜来错了地方。

没过多久,叶帅接到指示,派他前往担任见习教官,发挥自己的专长,训练士兵操作火炮。腔热血还没能施展,就得向后方工作,叶帅别提有多郁闷了,刘志路是小事,可是广东根据地是大事。叶帅日夜盼望着粤军打回广东,一件阴谋却在此刻悄悄酝酿。

粤军的司令陈炯明整天貌合神离,处处阻碍国民革命的步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炯明是什么想法,甚至背地里和北洋政府勾结,这种事以叶帅的性格能容忍吗?立马向孙中山先生报告着这件事。

可陈炯明狐狸尾巴藏不住了,派出自己的虎狼之师,迅速包围孙先生所在的府邸,而孙先生当时的护卫只有五十人,情势非常凶险,要是没有奇迹发生,恐怕孙先生这颗革命之光就得陨落了。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4)

陈炯明一方的火力十足,大门就要被攻破,叶帅没办法了,和叶举等人握紧拳头,咬着牙拼死护卫,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来一个杀一个,硬生生用自己的生命开出一条血路,将孙先生带离虎口。

在码头护送孙先生安全离开,叶帅也不放松警觉,时刻保持专注,立马巩固防御措施,直到确定安全,才舒了一口气。

这次事变,叶帅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与勇气,为国为民的高尚精神,这段奇迹才会发生。不过也让叶帅明白了一点,知识固然重要,而战斗贮备也是同样,学习更加宽广的军事知识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叶帅参与公共革命

1924年1月,叶帅廖仲恺的邀请,参加筹办黄埔军校工作,顺便结识了我们的周总理,两人信念相近,品性相同,很快就成为了好友。周总理带领叶帅学习更先进的共产思维,比如:民主、独立、解放,一笔一划带动着那颗焦躁的心。

放眼望去,中华大地就像一盘散沙,军阀林立,党派繁多,而共产主义才有能够做到解放全中国的力量。于是在周总理的介绍下,深明大义的叶帅成为了一名地底共产党员,默默奉献这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到了先进的思想,叶帅才开始真正斩头露角,南昌起义中,叶帅不担任战斗指挥,而是更为重要的情报工作。

在一次情报工作中,叶帅偶然得知,反叛军想加害叶挺与贺龙两位将军,这两位将军是起义军的核心指挥,一旦敌人的阴谋得逞,届时的南昌人民将会被屠杀殆尽。

为了解救南昌,叶帅焦急的像热锅中的蚂蚁,不顾自身安危,尽可能的利用一切信息开展行动,终于,叶帅找到了两位将军,连夜商量对策。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5)

我们由历史来看,幸好当时的情报及时,两只部队才能从夹缝中安全撤离,保护了我方重要的武装力量。

叶帅有着数不完的丰功伟绩,在众多历史事件中都有叶帅的身影。这样的一位将军,无论在哪儿都能发光发热。

叶帅在共产主义

南昌起义后,叶帅这时已经看出国民党的真面目,中国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国民党多年整治却见效甚微,人心逐渐靠着共产主义发展,这也难怪叶帅走共产主义道路。

1934年十月,叶帅彻底了脱离国名党,担任红军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红色革命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点燃新中国复兴的希望。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共产党和国民党不计前嫌,为了共同的抗日目标,协议商量对策。

于是,叶帅协同周总理、朱德等人,来到了国民党根据地,与蒋介石面议抗日的具体步骤,面对着曾经的老东家,叶帅临危不惧,凝重地与蒋方交谈,全然忘记自己曾经的身份,为我党据理力争,征求最大利益。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6)

事后,红军暂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叶帅任职参谋长,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从合作开始的那一刻,叶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打倒帝国主义!维护国家权益!

随后的数年里,叶帅利用优秀的头脑,为国为己,在抗日的同时暗地里和国民党斗智斗勇,先后协助我军营救出许多被国民党监禁的革命同志,为未来解放胜利做了监视的基础。

1943年,国民党调动五十万大军准备进攻陕甘宁地区,红军情况非常危险,依靠边区兵力和国民党军队作战,难以取胜,所以叶帅提出了一手“空城计”。毛主席与朱这方案后大加赞赏。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7)

这项计划大概是这样的,在做好包围边区必要兵力准备的同时,向全国宣传国民党破坏和谐、蓄意内战的阴谋,海内外爱国人士这能坐得住?听到消息纷纷声讨国名党。

而国民党显然受不住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只好改变计划,下令收兵。就这样,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三次反动高潮,最终还是以失败结束。

叶帅不断发挥才智,在党中逐渐成为了中央军委员会的参谋长,所以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先后在十八集团总部、二师、六师等处,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情报联络据点,保障中央军迅速而准确的掌握战况,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能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尽职尽责。

也正因叶帅在后方运筹帷幄,前线的战士才能放心迎战。渐渐地全国抗日战从战略相持阶段,转变到战略反攻阶段,抗日防线从内陆打到沿海,一步一步赢得最后胜利。

以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和胆识,他赢得了党内外的和军内外的广泛赞誉。坚持贯彻我党的核心思想,一切以团结抗战的大局为重,为争取抗日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叶帅与中国

叶帅自加入共产党以后,积极进取,屡次立功,毛主席和周总理看在眼里,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干部的他,比任何人都坚信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正是这点,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叶帅的意志,就是党和人民的意志,他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推动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 哪怕是迟暮之年也会坚持。比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都知道的激进分子想要吞并革命成果,在国家与党生死攸关的时刻,依旧是这位元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和其他中央领导一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帅为何能成为十大元帅

十位开国元帅能够元帅之职,均是实至名归,不同于彭德怀、徐向前、刘伯承等几位骁勇善战,获得战场优势,叶帅更多的在于后方建设与军事储备上,提供强有力的后勤工作,像聂荣臻与罗荣恒元帅也不擅长大规模作战,也是如同叶帅一样的智将。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第二展馆(叶剑英少有带兵打仗)(8)

一个人的攻击不只是通过战场击溃敌军,也有对军队的组织建设。叶帅一双慧眼明辨是非,洞察点点滴滴,他能很快侦破事物的本质,并迅速解决问题。叶帅不带兵打仗,但功绩之高,元帅之位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回顾叶帅的革命历程,当真配得上传奇二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