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能可怕到什么程度(34不许哭)

导语:你儿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伤心,难过,受委屈,最需要爸爸妈妈抚慰的时候,得到的却是爸妈冷着脸指着你说:"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于是,你再受委屈只会把泪水往肚子里咽。始终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哭泣那么不被允许?

人性能可怕到什么程度(34不许哭)(1)

憋住!不能哭!

1.

有一次带宝宝去游泳馆游泳,遇到一位宝妈向馆长哭诉着自己的苦恼。

她家宝宝七个月大了,早就办了游泳卡,可孩子一直没有好好游过。原因就是孩子哭,奶奶疼,所以钱花了,到现在还没有下过水。

这次来了,孩子身上有几处大颗大颗的疙瘩,起疙瘩的原因也是孩子刚哭一声,奶奶疼,情绪发泄不出去,憋的。

馆长说,为什么你们就那么不允许孩子哭呢?孩子也有情绪,也需要发泄,适当哭一哭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好处的,你们干预的太多了。

此时馆内的宝宝哭声此起彼伏,那位宝妈无奈地看了眼馆外,窗外的奶奶看见自己的孙子哭得厉害,一直拍打着玻璃想要进来,好像是宝宝看见她或者给她抱就不哭了似的。

好不容易将孩子安抚好放入水中,又是一阵嚎啕大哭,奶奶再也按奈不住冲了进来,和孩子妈妈一左一右哄着逗着,嘴里却反复说着"宝宝,不许哭"。

我想,也许这个小宝宝压抑得太久了,借这个场合要哭个够吧。

一个朋友,也看不得自己孩子哭。

然而每次不是她给骂哭的就是她给打哭的。

孩子哭起来她还呵斥他不许哭,说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诸如"哭什么哭!"再哭打你!越哭越打,打到你不哭为止""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的话。

于是孩子很快止住了哭声,但是眼里含泪,嘴巴紧闭,一脸的憋屈模样。

其实他只是想让他的妈妈陪他玩一会儿而已。

为什么哭就那么不被接受呢?尤其孩子哭,为什么大人就那么反感呢?

人性能可怕到什么程度(34不许哭)(2)

宝宝就是想哭,你还不让

2.

小时候不理解,长大了,为人母后多少有点体会,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哭,是一种消极情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本性,哭意味着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为了抵制这种消极情绪,小时候的我们,每次一哭就会被教育。

带着命令,恐吓,强迫性质的讲道理。爸妈告诉我们:哭了就是胆小,不勇敢,无能;哭了就不是男人,甚至哭了就打。

于是便不敢再哭,并把不许哭这件事根深蒂固地植入大脑体系,况且小时候的我们,意志力那么薄弱,每次一哭就会有这么强大的负能量言词洗脑,谁还敢哭?即使哭也是找没人的地方默默的抹眼泪。

再者,心理投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投射现象

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观与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现象。

因为从小被迫压抑想哭的本能,从不敢哭发展到不懂哭,在看到别人哭的时候我们会体现出曾经那些所谓教育者的言行体态。

我们小时候因为哭而被训的场景再现,心里隐隐的痛,再到深刻的痛,原来我们长大的过程这么憋屈,昔日里未被释放的情绪积压在内心深处,形成了一处一处没有人愿意修复的心理创伤。

所以我们看不得别人哭实际上是接受不了曾经哭泣的自己而已。此时的我们头脑体系已经不再是被那些训斥者训斥之前的头脑体系了,我们站在训斥者的角度,恼火于曾经的自己怎么那么懦弱。

最后,因为担心,孩子哭=大人无能。有孩子的宝妈似乎都有这种体验:

每次孩子一哭,家里的其他家庭成员诸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齐上阵,边哄逗孩子止住哭声边指控宝妈不会带孩子,老让孩子哭,哭坏了身体可怎么办。

我月子里就有一次,宝宝中午闹觉哭的厉害,客厅的姥姥听见了,跑过来哄,还说,别老让孩子哭,孩子再哭上火了。

我自己知道孩子是闹觉,我抱着哄一哄一会儿就睡着了,本身我有这耐心,姥姥进来非要抱走。

我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心想,我是孩子亲妈都搞不定自己的娃。

下次宝宝再哭的时候,我就会特别紧张,怕老人们过来问,怎么又哭啦?

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是疼孙子,可我是娃亲妈哎!

人性能可怕到什么程度(34不许哭)(3)

老母亲表示想哭可以吗?

3.

成人的关注点是为什么要让孩子哭,可怎么就没有人问一问,孩子为什么哭呢?

其实哭,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语言。对于初生婴儿来说,他只能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细心观察和倾听,会发现婴儿饿了困了烦了累了的哭声是不一样的。

美国超级育婴师特雷西.霍格写过一本《婴语的秘密》,其中就详细解读了婴儿哭泣带给大人的种种信息。

她说,"倘若花点时间来观察,你会理解宝宝哭泣想表达的意图,如此才能拥有一个心满意足的宝宝和一个不会被烦恼中的宝宝闹得一团糟的家庭。"

哭,也是一种情绪发泄方式。等宝宝长大,他会因为一些事情伤心,难过,悲伤;也可能受委屈了,失去了,生气了,无助了,所以想哭了。

可能引起孩子哭的事情在我们成人看来并不大,但孩子当时就是受不了,哭出来就舒服了。

比如,我外甥女,英语学不会,就会哭,你若说,不会学就完了啊,有什么可哭的呢?

她会更委屈地告诉你说,我就是忍不住想哭,真的忍不住。

倘若你让她静静地哭一会儿,她之后再学习会更集中注意力。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种情绪。毕竟,哭,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身体的一种本能,人的天性,很正常的情绪发泄。

孩子哭,只是为了获取关注,博得同情,需要被懂得,需要被理解和满足。

人性能可怕到什么程度(34不许哭)(4)

没有理由,就是想哭

4.

那么倘若一个孩子不被允许哭泣,会有哪些危害呢?

我想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心理伤害了吧。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没有我们大人想象的那么强大。

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严重的会得抑郁症,自闭症。

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是讨好型人格的形成。

郑爽曾在《我们长大了》节目中说过自己就是在不被允许哭的环境下长大,有委屈也自己憋着。

长此以往,她开始变得很懂事,在恋爱中面对张恒的冷漠对待,她是那个主动检讨自己的人,试图缓和与张恒的关系。

网友直呼,为什么爱的如此卑微?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一个11岁的小女孩莱莉的大脑里住着五个奇特的掌管情绪的小人儿---乐乐,忧忧,厌厌,怒怒和怕怕。

莱莉的爸妈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开心快乐,对她呵护有加。因此大脑的乐乐就处处发挥重要作用,做为五个情绪小人儿的领导,时时保持莱莉的美好心情。

后来莱莉的爸爸因为工作的调动不得不带着一家人搬家,向来不受重视的忧忧在莱莉的大脑想要发挥作用,勾起莱莉的悲伤记忆,却被乐乐阻止。

争斗中,乐乐和忧忧迷了路,莱莉的大脑就剩下厌厌,怒怒和怕怕三个小人儿,于是她变得愤世嫉俗起来。

这时乐乐才意识到忧忧对莱莉的重要性,为了拯救莱莉,忧忧重新上场,唤起她的人性,重回了那个阳光快乐,拥有自己情绪的可爱女孩儿。

人有情绪,五味杂陈。人类存在的每一个情绪都有其特有的意义,不该被人为抑制。

总结:允许孩子哭,比让孩子笑更重要。

那当孩子哭了,身为大人的我们应该淡定,避免心理投射。先稳住自己因为孩子哭而躁动不安的情绪,别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去止住孩子的哭声。

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让他体会到你注意到他了,你还关心他,还爱他。

最后共情沟通。等待孩子平静后,了解孩子为什么哭,给予理解和共情,能沟通的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