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的葬法(但你知道殉葬者都是怎么死的吗)

在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制度中,最残忍的莫过于殉葬了。

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佣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殉葬是古代丧葬制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殉葬方式,而殉葬与陪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某种手段使活人在非正常死亡之后,与死者一起埋葬。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也是阶级对抗的一种产物,更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行为。每次殉葬的人数,没有特别的要求,但都有一个大概范围。墨子曾经说过:天子死后,殉葬人数多达数百人,少则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人数多则数十,少则几人。

古代墓葬的葬法(但你知道殉葬者都是怎么死的吗)(1)

在阶级社会,人殉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丧葬仪式。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交换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氏族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

在古代,一些重要的人物在去世后,会选择一些无辜的人,陪着死者一起进入到冰冷的陵墓之中,他们生前则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身自己死后不会孤独。这些殉葬者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其中的无奈跟委屈,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这项制度虽然野蛮,但是,在秦汉时期依旧比较流行。直到汉朝,统治者才发现这个制度不仅没有人情味,还对国家的进步没有任何益处,于是,这个制度就逐渐式微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次殉葬的人数减少;二是殉葬强制力的降低;三是殉葬发生的概率降低。

当然,汉以后殉葬依然存在:三国时东吴名将陈武战死合肥之战,孙权“命其爱妾殉葬”,北魏叔孙俊死时28岁,其配偶当也很年轻,明元帝说:“夫生既共荣,没宜同穴,能殉葬者可任意。”可见,此时的殉葬已经被披上了“自愿”的外衣。

可见,她们都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牺牲品。

古代墓葬的葬法(但你知道殉葬者都是怎么死的吗)(2)

到了千年之后的明朝,也发生了让人想不到的事,明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死后,以两名王妃殉葬,首开明代妃嫔、宫女殉葬之恶例。

那么,这些没能躲过一劫的妃嫔、宫女,她们是怎样被执行这一制度的呢?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它不仅是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还恢复了废除已久的殉葬制度。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朝廷中就有人议论这种制度。而且,在朱元璋的次子朱标去世之后,他就下令:让次子的两个没有生育的妃子跟着一起陪葬。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自己的儿子才不会独孤。

朱元璋去世之后,新皇帝朱允炆根据他的遗诏,让后宫之中没有为他生儿育女的的妃嫔陪他一起埋葬。这道旨意刚刚颁布之时,前朝和后宫就乱成了一团,后宫妃嫔哭诉自己薄命,前朝大臣因痛惜失去自己的女儿反对这道旨意,场面一片混乱。就是在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中,许多官员不仅趁机贪了不少银子,还借此发泄了自己的私怨。

比如:一些没有子嗣的妃嫔,通过收买官员,让自己置身事外,没有去殉葬;而一些有孩子的妃嫔,却因与官员的一些恩怨,导致官员趁机泄愤,最终,也难逃殉葬的不公命运,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世人比较关注和好奇的是:这么多的殉葬之人,让她们集体死亡,这样高难度的任务,是怎么完成的呢?

古代墓葬的葬法(但你知道殉葬者都是怎么死的吗)(3)

对于这个问题,后世学者们一直争论不断,有人认为:这些后妃们可能是被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很快就有人反驳了,毕竟,这么多的后妃,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选择用一条白绫乖乖受死,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的自愿性,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概率。

所以,有人就猜测了:新皇帝在颁布了圣旨之后,就把这些没有生过孩子的妃嫔的名字集中在一个册子上,等到殉葬的那天就把符合条件的人聚集在一个房间。宦官们早在房间里放置了人数相同的太师椅,每把椅子都对应一条白绫,一些看破红尘的妃嫔,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干脆利落地死去。在宦官们的看管下,几分钟的时间,这些殉葬的妃嫔就没有了呼吸。

最后,剩下了那些留恋人世,不肯殉葬的妃嫔,则被旁边的宦官强制行刑。本就挣扎的她们,此时挣扎得更厉害,很快就没有了呼吸... ...

古代墓葬的葬法(但你知道殉葬者都是怎么死的吗)(4)

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这些殉葬的妃嫔是因为身体里被强行灌入了水银才结束了生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她们的遗体与先皇一样不会腐烂。

不过,这种说法极其残忍:殉葬当天,要殉葬的妃嫔都被灌下了一杯安眠药,等她们熟睡之后,就用铜制的勺子从头部开始,往身体里灌入大量的水银。等水银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用针线把头部缝合,等所有事情做完之后,妃嫔们也就没有一个存活的。

这两种殉葬的方式,都有自身存在的理由。可是,相比之下,第一种方式更符合当时的背景,最大的原因就是:如果,用的是水银,那么,考古学家在发现陵墓的时候,里面的人在这样一个密闭性很好的古墓中,应该是容颜不老、尸身不腐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所以,这些妃嫔的真正殉葬方式,很有可能就是第一种: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切。

古代墓葬的葬法(但你知道殉葬者都是怎么死的吗)(5)

清初仍有活人殉葬,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死后,都有人殉。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死后,殉死的妃嫔有三十多人。殉葬的棺柩跟随在顺治帝灵柩之后一同出殡,场面蔚为壮观。康熙帝上位后,他深恶痛绝此恶行,于是,就下令废止殉葬了。

这种野蛮的制度,最终,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参考资料:

【《墨子·节葬》、《李朝世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