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1)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因为疫情被按下暂停键的不止是生活,还有书房里的鲜花。正因如此才更加体会到苏公话中真意,于是,在阳台一角水培了生菜,用养花的心情去等一株菜的生长。

犹记得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开头那个经典的镜头:清晨时分,纽约第五大道上空无一人,从乡下来的霍莉穿着黑色晚礼服,手中拎着一个牛皮纸袋,优雅地吃着可颂面包,喝着热咖啡……

一顿普通的早餐,被她吃出了仪式感。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2)

一个人的晚餐可以在下班回来的路上买瓶牛奶和面包解决,也可以慢慢准备——铺上复古绿色北欧风餐垫,精心挑选的餐盘里每一个水果的摆放都恰到好处,再放上一部老电影。

这其中的区别,只是仪式感。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3)

什么是仪式感?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仪式的定义为:“仪式被看做规范化行为的一个类型,它象征或表现了某种东西,而且由此与个人意识和社会组织形成了不同的联系”。这意味着仪式的作用在于,它既保证了某种情感的宣泄,又满足了构成社会的大多数个人的需求。

《小王子》中,有一段经典的描述: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仪式感影响人们的行为,仪式感影响人们的态度。在两性关系中有关于“仪式感”的话题似乎颇具槽点,但是人们总是忽略了仪式感存在的意义是:用庄重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看似平淡的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真正的乐趣。

仪式作为一种引起人们感官注意,但其本身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或意义的存在物,或许正像康德所说的“装饰”。但也正是通过某种意义上的“装饰性”才体现出人类社会本质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意识形态的“道德性”和“神圣性”。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4)

我们总是提到“仪式感”而并非“仪式”,原因是“仪式”中虽然蕴含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并且影响和塑造着人类审美的形象思维,但实际上对人类情感产生真正影响力的并非“仪式”这一简单的程序化过程,而是升华于其中的内在情感。

比利时作家罗兰有自己的写作仪式:一支专用的钢笔,一张专用纸,一天中固定的时间,周围的东西一丝不乱,咖啡温度刚刚好。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写诗时也有自己的仪式:铺一桌宣纸,磨好墨汁,燃上一柱香,着一袭白袍子。

人可以不写诗,甚至不读诗,但应该有能力感受到诗意。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5)

人生有很多重要时刻是需要仪式感的

从人类发展来说,最早的仪式感来自于宗教,再后来是祭祀。我们可以想象到古代之所以有祭祀之礼是为了祈祷,祈祷风调雨顺、生活幸福;是对天地的敬畏,敬畏自然、生命;是对拥有的珍惜,珍惜现在、未来。到了现代,不必再为一粥一饭忧愁的时候,仪式感仍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中式婚礼。“ 寻古礼,倒时光,拜天地,敬高堂。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传统婚礼习俗总是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对幸福的仪式感。

虽然参加了不少婚礼喝了不少喜酒,虽然婚礼仪式都大同小异:暖场、新人的爱情故事、新郎入场、新娘父亲交付女儿、新人交换戒指喝交杯酒、跪拜双方父母和敬茶、扔捧花……尽管如此,但是看到新人点红烛时仍然真诚地祝愿他们得到天地的护佑和见证,看到新郎新娘敬茶时仍然会被这种新的接纳、新的身份而感动,看到婚礼仪式上大家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时候就理解了婚礼的意义:我们会在这个特殊的场合说出这辈子从来不会说的话。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6)

一位木讷的父亲会紧紧地握着另一位男士的手说“我把我这辈子最珍贵的宝贝交给你了,请一定要好好对她”;一位严肃的母亲眼角带泪地说“你是我这辈子的骄傲”;一位不会表达爱意的男生会很勇敢地说“请你嫁给我”;一位害羞的女生会哽咽地讲“初为人妻,请多多关照”……

青年艺术家程晓芳的作品《抄经计划》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仪式性过程,她的抄写是通过“绣”完成的。她将经书内的文字重新绣到纸上,这样一种复杂的工作制造出了“美感”,经书流经艺术家的身体被解构,进而产生新的内容。当这件作品被展示时,不仅仅是关于艺术的惊叹,不仅仅看到的是材质上的纸和线,亦或是线构成的经书内容,更能看到艺术家身体反应在材料和经书内容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有关系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是连带着时间感的,同时它一定是属于仪式的。

这就是仪式感在人生中存在的必要性。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当在生活细节中植入仪式感后,我们就能在很多生活习惯中展示蕴含仪式感的行为。有时这种行为甚至超出了所理解的范畴,这可以称之为“偶遇”,当这种偶遇出现时,我们会对自己产生发自心底的欣慰、欣赏——谢谢你是这样的热爱生活以致它变的如此不同。

一场仪式,让一段时间遇到一段回忆,于是赋予了这段时间特殊的情愫和意义。生日宴、成人礼、婚礼等诸如此类的仪式见证了我们生命里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提醒我们去挑起前行担子的同时又接纳最亲密的祝福。

不难看到我们选择了仪式的各种要素与生活这门艺术发生关系,从远古时期的信仰到当代艺术长廊,仪式或许能被看做一种新的切入点连接过去与现在、神圣与世俗、内心世界与现代社会,放在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或许携带了某种具体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这种具体就是仪式感的自我审视。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7)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8)

小仪式,大方圆满。

我曾看过一篇有关于关于行为艺术的思考札记,描述了行为、仪式与艺术之间的联系,文中借用了“本雅明的灵光概念”、“马克思的拜物教,神物的特征”等概念去描述仪式在创作中的运用,其中一句话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他说:“仪式,成为理解世界的方法”。

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由于这种受动,因此他具备了现实的激情,而个人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此当现代社会建构起法律、规则、道德等新的形而上精神寄托时,也是需要人们通过仪式感而产生的仪式化行为进行实践层面的确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人在面对现

实现生活条件下的行为思考逻辑——实现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阶段性满足。生存是每一个生物人诞生即存在的自然母题,这或许可以看做仪式感背后某种感性的原动力,当个人开始寻找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时,发展便开始进行,自此之后,人类开始思考如何将本能需要过渡到价值旨归,因此当人们进行社会再生产时,仪式感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合法性赋予”,例如生命的再生产需要程序的合法性赋予。

荣格曾说过,人类在经历社会化进程之后,每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需要通过仪式感来满足身心的需求。仪式感是精神性需求的表现之一,它强调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受能够影响个体的思维、行为甚至情感的表达。

关于仪式感的文章描写有很多,仿佛在某个瞬间仪式感突然就成了获取幸福感的关键一环,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谈论仪式感的时候,我们就越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仪式感的意义是什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仪式感绝不是简单地喝个下午茶吃块小饼干那么简单,也并非上文所提到的铺一块复古格调的餐垫就可以被定义,过分的、极致的追求仪式感或许与伪精致无异。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滤镜(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滤镜)(9)

对待生活的仪式感不应该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和格式化的情感表达,它应该遵从内心的真实和愉悦,仪式感的关键不在“仪式”,而在“感受”、“感知”。当我们下班回家坐在楼下小店里吃一碗阳春面要比回到家坐在餐桌前摆好餐具要来得更纯粹和轻松时,那么这碗阳春面就是结束一天工作的仪式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