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项非遗(期待209项非遗)

新疆网讯(记者薛玲)10月14日,“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新疆美术馆开幕,届时齐邀19个援疆省市和疆内14个地(州、市),汇聚209项特色独具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这是10月12日记者在“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媒体通气会上获悉。

四十多项非遗(期待209项非遗)(1)

据悉,“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文化的瑰宝、人民的非遗”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等19个援疆省市协办。

其中,对口援疆19省市展出项目115项,全疆14个地(州、市)展出项目94项,重点展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等111个国家级项目。潍坊刺绣、石刻彩绘等54个省(自治区)级项目,近千件展品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会还邀请了近百位国家级、省(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活态展示,展现繁荣灿烂的中华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文化底蕴,提升观展体验。

该展会突出内容展示,结合各地特点,把展、销、体验结合起来。活动主要包括启动仪式、主题展览、交流座谈、赴受援地展览交流等,同期还将举办如:“变脸”、“绳结艺术”、“沙画”等多场展演和体验活动。进一步提升展会的趣味性及观众的参与性,用展示和体验全方位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在媒体通气会上,新疆两位非遗传承人也来到了现场,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的传承人、从事剪纸艺术50多年,今年65岁的王革说,她一家四代传承剪纸文化,目前她在乌鲁木齐市成立了五个剪纸基地,在安宁渠小镇建立了新疆剪纸博物馆,获得过各类大奖。在本次非遗展上,她将与观众互动,现场剪“福”、“十二生肖”等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剪纸画,希望更多人加入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来。

四十多项非遗(期待209项非遗)(2)

非物质文化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革高兴的介绍手机里剪纸非遗视频内容。

新疆牛皮雕刻非遗传承人孟璐璐,从事牛皮雕刻近10年,为全疆各地培养传承人30人,带动了当地的文旅发展。近年来,她的作品获得多项大奖,其中,2015年10月皮雕背包《图腾》获得中国妇女手工制品博览会民族特色手工艺品银奖;2020年7月皮雕作品《母亲》在第55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20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她说,她始终坚持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皮雕艺术中,“非遗展”上,她将穿上自己雕刻的牛皮铠甲与观众见面,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爱上新疆。

据了解,本次展览,规模创新疆历年非遗展之最,展览展示独具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次展览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搭建非遗展示平台。通过“线下观展” “线上云展”的两种方式,展会设立“新疆是个好地方融媒体直播间”,同时通过“云赏非遗”图文、视频推广,让社会公众通过讲解,认识和了解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尊重、赞赏传承人的智慧和技艺,从中感受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展会现场设立“游新疆非遗推荐U 直播间”从消费端发力,有利于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特别是非遗就业工坊拓宽销售渠道,同时也通过市场销售检验自己的作品和产品,及时全面地了解当下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手艺价值。

三是全民参与。拓宽受众群体,用大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非遗传播。创造话题#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鼓励全民拿起手机、相机“随手拍”,发现和记录身边的非遗。同时推出非遗知识短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短片,非遗项目介绍等视频,直观的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和保护理念,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展会后期,将继续开展非遗“三进”(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丰富内容,让非遗焕发时代光彩,走进日常生活,讲好鲜活生动的“中国故事”。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将把非遗展打造成特色品牌展会,在新疆落地常态化举办,扩大其影响力、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助力文化振兴。

来源:新疆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