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

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中国教育台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

当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短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不少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内容和时间予以限制。那么,这一“青少年模式”能否做到真防真管呢?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1)

记者从目前已经上线了“青少年模式”的53家网络视频及直播平台中,随机挑选了几款应用进行体验。由于是非强制性使用,“青少年模式”在各网络平台上的具体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通常都包括:进入或退出模式需输入由监护人提前设置的四位密码;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每次使用时长累计不能超过40分钟。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2)

此外,“青少年模式”通常还禁止使用平台的打赏、充值、提现、直播、发布观点等功能,推送给用户的内容也多为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学习课程、科普知识等。

那么,这些看似妥帖的措施,能够帮助家长有效管控孩子的上网行为吗?记者搜索发现,教授“青少年模式破解方法”的文章和视频,在互联网上俯拾皆是。这些“攻略”介绍,“青少年模式”设定的密码通常只有四位数,且密码不会“输错多次就锁定”,这意味着用户可反复猜测密码,从而进行解锁。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3)

另外,如果将应用程序卸载重装,也可解锁所有内容。即便不去解锁,一些应用程序在技术上也存在漏洞,根据网上的一些“攻略”的介绍,在青少年模式下可以浏览到收藏夹内和历史记录中所保存的内容。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4)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5)

记者根据网上的办法操作,果然轻而易举地绕过了青少年模式,依然可以正常观看明显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由于各应用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漏洞百出,许多家长表示,管控孩子的上网行为最终只能靠自己。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6)

互联网信息安全专家指出,目前部分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普遍存在四大问题:一,用户身份难确认,可通过反复输入密码等方式延长使用时间。二,某些短视频平台对内容把关不严。三,部分平台推送的实时信息与“青少年模式”不匹配。四,隐私保护不健全,用户数据暴露在外。法律专家则指出,目前许多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原因之一在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7)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表示,严格来讲,青少年模式应该包括青少年一天在线时间长短、时段以及观看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是否能够进行交易,交易数额的限制等等,这些应该是青少年模式的主要内容,但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或者主管机关的规定来看,这一块是缺乏明确的规定。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8)

事实上,为了保护青少年网民,相关法律法规正在被不断修订。即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4条第一款规定,任何企业都不得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第74条第二款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而第71条则规定: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再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监护人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

刘德良指出,企业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数字识别技术来解决青少年模式登录验证的问题,是使青少年模式“真防真管”的关键之道。为加强这一措施的可操作性,有关部门也应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9)

此外,刘德良表示,其实现在青少年都很聪明,“他们可能会趁家长不在的时候,马上退出来青少年模式,技术的问题他总可以用技术来攻破,所以我想这个可能是我们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有了青少年模式了,怎么确保青少年每一次登录使用网络的时候都要确表保他的身份识别,我想这个才是关键,对进个人信息进行强保护或者严格的保护。”

守土尽责 多方协力 为青少年撑起网络合理使用保护伞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0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18.3%,为1.72亿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培养他们健康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是家长、平台、社会共同的责任。家长应扮演好监护人角色,对孩子多一些看管和兴趣引导。

如何疏导沉迷网络的孩子 管不住怎么办青少年模式(10)

平台作为内容提供方和技术支持者,要让“青少年模式”确有其用。有关部门应继续完善法律法规,让平台切实受到监管,在法治的轨道中发展。各方守土尽责、齐心协力,才能为青少年撑起网络合理使用的保护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