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期前检查(分娩前-临产总动员)

分娩前一.临产总动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临产期前检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临产期前检查(分娩前-临产总动员)

临产期前检查

分娩前

一.临产总动员

1.入院前必备物品

(1)新妈妈准备:(事先询问医院可以提供的用品)洗漱用品、毛巾3条、棉布薄帽子、消毒纱布、水杯、软底拖鞋、纯棉内衣、内裤2~3套、专用哺乳胸罩(带防漏乳垫)2~3个、大卷卫生纸、足够的夜用卫生巾、让您轻松的书籍及杂志、小零食(巧克力等)。

(2)新生儿用品:婴儿纯棉衣服2~3套、小被子1条、包巾1条(出院时使用)、小毛巾(婴儿专用)2条、婴儿专用纸尿裤2包(NB)、婴儿护臀膏或凡士林1瓶。(3)其他:《母子健康手册》、办理住院手续时需要的证件、住院押金等。

  1. 产前运动

产妇一般都忽略产前运动,她们的概念认为产后运动才是最重要——好使身体能够早日恢复苗条,帮助恢复美好的身段!其实,适量的产前运动可帮助产妇松弛肌肉和关节,而呼吸控制的练习,可减少生产时的痛楚及促使产程顺利。   产前运动可于怀孕后24星期开始至产前一个月进行,并于运动前先排清小便。   (一)松弛身心的姿势   1.仰卧,全身伸直,双手平放身旁;   2.头及双膝下都放一个枕头,使双膝屈曲或;   3.侧卧,单膝屈曲,中间放一个枕头。 此两种方法宜在午睡或晚间睡觉前做,同时保持全身松弛,可使孕妇减低精神压力及肌肉的紧张。    (二)会阴肌肉运动   1.仰卧,双手放在身旁双膝屈起,双脚微微分开:   2.用腹部吸气,然后慢慢呼气,并同时收紧腹部,臀部及大腿的肌肉(像忍大、小便);   3.数五下,然后放松。   4.重复动作五至十次,每天可作多次练习。此动作可增强骨盘底肌肉的力、控制力、承托力,减低产前的抗拒力,使生产能在轻松的情况下完成。    (三)腰腹运动   1.仰卧,双手按腹部,双膝紧并合,双足分开;   2.用腹部吸气,然后呼气,并收紧腹部使腰部凹陷处向下压   3.数五下然后放松。   4.重复动作十次。此动作可增强腹部肌肉及矫正盘骨向前倾的姿势。   (四)腰背运动   1.双手及双膝贴在地上;   2.头微向上仰,背向下压,呼气;   3.重复动作三至五次。此动作可松弛背部,防止酸痛,增强小腹,骨盆及背部的肌肉,可于怀孕五个月后开始练习。   (五)腿部运动   1.仰卧,双脚用两个枕头垫起;   2.脚趾及脚踝上下摆动,然后向左右打圈摆动;   3.重复动作十次。此动作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减少水肿及抽筋等情况发生。如有抽筋时,丈夫可替太太伸展脚踝约十秒,有治疗抽筋之效;按摩小腿也会令小腿肌肉松弛。    (六)腿内侧肌肉运动   1.盘坐在地上,脚底相对,吸气;   2.双手放在双膝上,然后慢慢将双膝向下按至大腿内侧肌肉拉紧,并同时呼气;   3.注意会阴肌肉要放松,重复动作三次   4.此动作可舒缓腿内侧肌肉以适应生产时姿势的所需,使产程顺利。可于怀孕四个月后开始练习。   (七)屈膝动作   1.站立,两脚分开,手握稳妥的扶手,吸气;   2.慢慢呼气并屈膝至臀部贴到脚跟;   3.用脚力站起,重复动作五至十次。此动作能活动膝髋关节,以适应生产时的姿势。    (八)胸肌练习   1.坐起,双手互扣在胸前,吸气;   2.双手用力互压并同时呼气;   3.数十下,然后放松;   4.重复动作五至十次。    此动作可锻炼胸肌,增强对乳房的承托力。    (九)呼吸运动正确的呼吸控制及用力方法,更能使生产过程更加顺利   1.低程度呼吸——由鼻吸气,将空气吸至肺的底部,感觉下半胸及腹部扩张,由口呼气,速度较慢。   2.高程度呼吸——口微张开,用口轻轻吸气、轻轻呼气,只用肺的上半部,好像吹熄小蜡烛般毋需用力,速度较快。   * 当阵痛轻微(第一产程)时用低程度呼吸,阵痛加强时用高程度呼吸,当阵痛停止时,尽量放松身体,此时呼吸应以轻喘两下然后吹一下的形式进行,吹气时间较喘气时间长,好似「哈哈呜」;   * 阵痛再加强时,再重复上述呼吸运动。   * 当进入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时,随着子宫的收缩,产妇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出,再深吸入一口气,闭着呼吸,收紧腹肌放松会阴肌肉,用力向前及向下"推"婴儿出来,直至婴儿慢慢地被接出母体。   * 当婴儿头部即将出母体时,医生或护士会吩咐产妇停止用力,此时产妇宜尽量放松,可做高程度呼吸。   此动作只适宜于生产时使用,在未有物理治疗师、医生及护士指导下,切勿自我练习,以免婴儿有早产之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