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

3个人,182天,4300多个小时……

太空“出差”六个月后,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地面。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一起创造了

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翟志刚哥哥:接风的大碴子粥已备好,

等他回来全家要拍合照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1)

“老翟家的老儿子”

出生于1966年10月的翟志刚,是“老翟家的老儿子”。在龙西村,“老儿子”是小儿子的意思。翟志刚上面还有2个哥哥、3个姐姐。

作为翟志刚的大哥,年长8岁的翟志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已经快两年没有见到弟弟了,所有关于弟弟的消息,几乎都来自于新闻报道。

“时隔13年,又一次看到弟弟出仓,我们都老激动了。”翟志强说,2021年11月7日,他和家人们一起,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了弟弟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是的画面。那一瞬间,他想到了13年前,弟弟第一次太空漫步时的情景,“弟弟在太空挥舞着国旗,至今还记忆犹新。”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2)

翟志刚出舱挥舞国旗(图片来源:航天员中心)

在龙江县,甚至是齐齐哈尔市,翟志刚已经成了大家的“家人”。

龙江县出租车司机王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平时只要看到与翟志刚有关的消息,他都会仔细读一读,“翟志刚就是我们龙江人的骄傲!我们期待他凯旋归来。”

带着母亲的炒瓜子追梦天空

翟志刚出生时,母亲贾桂芝已经40多岁了,奶水不够。由于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一人支撑。

“母亲是一小碗一小碗炒着瓜子,把我们几个供养出来的。”回忆童年,翟志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那时候母亲坚持让他们读书,兄弟姐妹6人都读完了高中,“读书的钱都是母亲靠卖炒瓜子一点一点攒起来的,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翟志刚曾因心疼母亲,一度有放弃读书的想法,最后只换回母亲的一顿呵斥,从此他再也不敢有辍学的想法。

1985年参加高考,翟志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长春第二飞行学院。黑龙江省龙江县武装部工作人员来到翟家,送上了飞行员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家里人才知道翟志刚瞒着他们,悄悄报考了飞行员。

如愿踏上了追梦之旅,翟志刚的梦想是天空。临行前,母亲将两袋亲手炒好的瓜子,装进了翟志刚的行囊。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3)

2009年8月航天英雄翟志刚站在龙江县自己的塑像前(来源于齐齐哈尔新闻网)

翟志刚没有让母亲失望,他成为了龙西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飞行员,驾驶歼5、歼6、歼7、歼8等各型战机,翱翔蓝天,守护祖国辽阔领空。

1998年1月,翟志刚还入选中国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飞船发射准备阶段,他同杨利伟一起入选3人首飞梯队。

接风的大碴子粥已备好

翟志刚曾经就读的小学,现已更名为龙江县志刚小学,学校门口还有他题的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4)

龙江县志刚小学

“为他接风的饭菜已经准备好,特别是大碴子粥和咸菜是必不可少,还有其它家乡特色的饭菜也会准备。”翟志强说,前几年弟弟回老家的次数多了一些,春节和清明节都会回家,探望哥哥姐姐,再去父母的坟前看一看。说,他和家人会守在电视机前祝福弟弟顺利凯旋,这一次家里人还要拍一张合照。


出差半年书写摘星传奇,

乡亲们盼“太空教师”王亚平回乡尝樱桃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5)

二度飞天之前,王亚平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神舟十三号发射塔架前,一名航天员玩偶挥舞着五星红旗,王亚平配了一个调皮的表情,说:“出差半年。”

出征之前,她还答应6岁的女儿,要从天上给她摘星星回来。

在轨6个月,这位“太空教师”时隔八年再度开讲,为全国的中小学生讲授太空科普课;她还成功执行出舱任务,成为中国女性太空漫步第一人。

如今,半年的太空出差结束,王亚平带着对女儿的承诺,书写了一段浪漫的摘星传奇,重回地球的怀抱。而她山东烟台老家的樱桃花已开得漫山遍野,再过一个多月,樱桃就要红了,家乡的父老盼着这位航天女英雄回乡尝尝这一季樱桃的味道。

摘星之旅

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与聂海胜、张晓光乘神舟十号飞天,在太空翱翔15天。

期间,她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在神舟十号飞船上为全国8万所中学6000多万名学生,还有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开讲“太空第一课”。

时隔八年,她再度出征,与翟志刚、叶光富一起乘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这一次的在轨时间长达6个月。

出征之前,她更新了朋友圈。照片的背景是神舟十三号发射塔架,还有一名航天员玩偶挥舞着五星红旗,她配文称“出差半年”,还加了一个调皮的表情。

这是一次万众瞩目的出差。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6)

在出征仪式上,一位小女孩饱含热泪,挥手跟她道别的画面,深深的烙在了许多人脑海里。

那是她即将满6岁的女儿。

出发前,她曾给女儿布置任务:“妈妈到太空出差的这段时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跟爸爸一起照顾好姥姥和姥爷,还要好好学习哦。”乖巧的女儿一个劲儿地点头,还说自己也要给妈妈布置一个任务。

当她问女儿要给自己布置什么任务时,女儿想了想,一脸认真说:“我想要天上的星星,你给我摘一颗星星回来吧!”说完,女儿又强调:“就摘一颗星星哦。”

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答应女儿一定给她摘星星回来。

二度飞天,她不仅要给女儿摘星星,还注定要刷新一个又一个纪录。

她成为中国首位两次进入太空以及首个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她成为了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兑现答应女儿的承诺,太空漫步,伸手摘星。

她还再次成为“太空教师”,和翟志刚、叶光富一起,首次在中国太空站进行太空授课。

随着她在太空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太空出差纪录,她也成为中国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太空授课

“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

2013年6月20日,当她亮相于镜头前,在神舟十号飞船上向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授课时,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太空教师”。

正是这次“太空第一课”,让数以万计青少年在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回到地球后,她收到很多学生来信,她也专门去过很多学校跟学生交流,学生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陡增。

时隔8年,她重回“太空教师”一岗,二度开讲。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7)

央视

这一次,教室首次换到了更大更宽的中国空间站。出镜教师也从她一个人增加到三个人,她和翟志刚、叶光富一起,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在大约1个小时的授课中,他们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的工作生活场景,现场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

而在她的母校山东烟台福山一中,有630名学弟学妹同步收看了这位“飞天学姐”的直播授课。

“能够与王亚平师姐成为校友,并能听到师姐的太空授课,我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通过她的实验和讲解,我对一些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太空环境有了近距离的体验……”学生王姿婷收看直播后,感慨道。

学生孙毅航期待着,中国的未来会有更多像亚平学姐一样的人才,在航天方面作出卓越贡献。

樱桃花开

王亚平出生于1980年,她的老家在山东烟台福山区的南端,一个叫张格庄村的地方,这里是有名的“樱桃之乡”。

多年前一个樱桃成熟的季节,王亚平走出生活了17年的小山村,经过不断的历练,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早在神舟十三号发射时,王亚平高中的班主任说,这次亚平要在太空待六个月,算了一下回来的时间,正好是福山区11万亩樱桃花开的时候,他们将静静地期待着亚平回来看花海。

“都说农村的星星很亮,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亚平。”张格庄村村民王女士说,晴天的夜晚,她经常会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抬头望向天空,数着一颗颗星星,想到从自己村里走出去的姑娘如今就在遥远的太空,觉得神奇又倍感自豪。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8)

此前报道图片

王女士说,作为王亚平的乡亲,她一直默默关注着与神舟十三号有关的新闻。亚平授课时,她也带着孩子观看了直播。孩子对太空知识非常感兴趣,一直问个不停,她只好不停地在网上搜索答案,逐一解答孩子的疑问。

如今,三位航天员即将回到地球,王女士说自己除了开心,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会和家人在电视机前,看着亚平成功着陆出舱的那一刻。”王女士说。

在烟台上大学的毕同学说,自己和朋友曾到过张格庄村,得知这里是航天英雄王亚平的家乡,心怀感佩,专门参观了一下,还品尝了村里的樱桃。这次三位航天员完成任务准备返航,作为王亚平家乡高校的学生,他和室友们准则在宿舍一起看直播。毕同学还喜欢剪辑视频,他提前准备了一些素材,等着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的直播,多截取一些精彩瞬间,给每位航天员剪辑一段专属视频。

多位张各庄村的村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今年村里的樱桃长势还不错,如今樱桃花开得漫山遍野。到了5月下旬樱桃就成熟了,到时候亚平如果有空,希望她回到家乡,尝一尝樱桃的味道。


成都家人做回锅肉等叶光富凯旋

高中老师:他的太空授课讲得不错

在叶光富的家乡成都,人们一直牵挂着在天上的游子:亲戚还记得叶光富的“太空相声”,老师关注昔日学生的太空授课,家人做家乡特色菜等他凯旋……

首次飞天即创纪录

42岁的叶光富是成都人,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组。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太空,算是“新人”。

叶光富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6年前。2016年7月,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在意大利结束了6天6夜的洞穴探险,其中就有叶光富,他是当时首位尚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中国航天员。

少年时的叶光富,就曾在作文中写道:“我做了一个梦,逐渐长出了翅膀,飞上了太空。”但将梦想变成现实过程艰难。小时候,叶光富家庭条件不好,高中时为了省下住校以及在学校食堂搭伙的钱,他在姨妈家吃住。空军招飞时,他面对50元的路途与餐旅费望而却步,最终母亲借钱为他打开了通往蓝天的大门。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9)

1月31日,农历除夕,叶光富在太空向祖国和人民送上祝福。图-新华社

从去年10月16日至今年4月16日,整整182天,经过4300多个小时在轨飞行,叶光富所在飞行乘组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在地上,人们关注着叶光富开展的每一项工作。

2021年11月7日,“神十三”乘组开展首次出舱活动,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一个月后,“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叶光富化身太空教师,为青少年们进行太空知识科普。

12月26日,“神十三”乘组进行第二次出舱活动,叶光富完成个人首次出舱作业。

除夕夜,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迎接新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天,叶光富书写的这些豪迈的诗句,正是航天员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叶光富再次化身天宫课堂“最强工具人”,配合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

老师观看“太空授课”

在出征前,叶光富曾经给高中老师打过电话,感谢母校成都太平中学的师生朋友,有他们的支持自己信心满满,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他还曾说“四川雄起”。

叶光富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也牵动亲友们的心,特别是两次太空授课,让他昔日的老师点赞。

在两次天空课堂中,叶光富和其他航天员一起,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等,并讲解了背后的科学原理。他们还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樱桃汤底(樱桃回锅肉大碴子粥)(10)

3月23日,学生们聆听王亚平、叶光富的“天宫课堂”第二课。图-新华社

对于这两次课,叶光富高中的物理老师童先华印象深刻。

“课讲得可以,可以。”童先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当年他讲到万有引力定律时,下课后叶光富还追着他问什么是宇宙第一速度。如今,学生已经在空间站当起“太空教师”,童先华觉得很多实验内容能和他原来讲课的内容对应起来,叶光富和其他航天员配合授课也表现得很好。、

今年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叶光富曾分享自己作为航天员的感受。他说,他们每个人在通往飞天的道路上都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艰苦的训练,很多人一等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家始终坚持不放弃,守住了初心,耐住了寂寞,也经住了考验。就像幼苗在春风中要破土而出之前,它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的积蓄和积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要心中有梦,执着追梦,有朝一日就一定能够圆梦。”叶光富语气坚定。

童先华说,通过电视看到叶光富在太空上的各种言行举动,和翟志刚、王亚平开玩笑,鼓励全国的学生好好学习,还在天上吹葫芦丝,他觉得学生比高中时开朗很多。

成都太平中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们都知道叶光富曾在该校就读过,此前两次“天宫课堂”时,学校也都组织了全校师生观看,也有很好的反响。4月16日,学校将组织师生在校集体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

做回锅肉等他凯旋

时隔数月,叶光富的姨妈仍然能记得去年11月7日“神十三”乘组开展首次出舱时讲的“群口相声”。当时,翟志刚、王亚平开展舱外操作,叶光富在舱内配合。翟志刚出舱后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王亚平随即报告:“我一会出舱,感觉良好。”叶光富则表示:“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叶光富的姨妈说,她当时看到这一幕也笑了。而去年12月26日,她在电视中看到叶光富首次出舱执行任务时,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她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心一直是揪着的,直到任务完成,她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他吃了很多苦,才终于走到今天。”叶光富姨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叶光富工作的原因,她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外甥了。亲戚们都非常关心叶光富,在天空授课前,女儿还打电话提醒她准时收看。

叶光富姨妈表示,看到叶光富在太空中还表现那么好,她打心眼里为外甥感到自豪,现在最期盼叶光富能够平安回家。

叶光富的姐姐也期盼着弟弟平安回来,她曾表示,家人会做弟弟最喜欢的回锅肉、麻婆豆腐和卤肉迎接他凯旋。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 杜光然 周浩 刘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