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1)

从盐滩虾池、"三城联动"到"三湾三城",作为规划的三大未来城区之一,包含了19个市级重点工程的红岛新区,一路蹒跚中前进,努力实现着它既定的各项计划。如今一条地铁、五大项重点已经露出端倪。

其实,红岛在最早时期,是古老齐国的渔盐故乡,即使与潍坊就发源地问题争执不休,也丝毫不影响它在渔猎和煮盐两个古老技艺上的存在。渔业是沿海民族的生命线,潍坊地区不可比拟,但是盐业来讲,寿光一带确实有很古老的相关遗迹。

讨论可以发掘更多细节。潍坊在古老盐业的继承和展示上,包括考古工作,都做的确实不错。今天来说说,红岛的制盐发展史。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2)

韩家村的由来

说起红岛的盐业,必须要提到地处渔盐之宗的韩家村。从《韩氏宗谱》的记载,韩家村的先祖,来自浙江省萧山县,后来有韩氏三兄弟在当地加入了傅友德和沐英带领的明军队伍,这支队伍的计划是攻打甘肃,后来却改变目标,进入云南境地,与当地驻守的元军展开战斗。

据韩家村的韩氏后人提供,明军进入云南的时间是洪武十四年,正规军队十八万,军户八万,合计约二十六万人,主要镇守在云南交界的镇雄、威宁一带。三年后,云南设立乌撒卫,留下大约九万人,其它十七万军队迁移至东部沿海地区驻屯卫所。

韩氏先人跟随迁移的部队,一路经由重庆、江苏,从连云港北上进入山东,来到了即墨所属的卫所,在此处驻扎。按照军队的制度,对年纪较大、战斗力衰弱的老兵、残兵,准许离开部队,许多姓氏由此留在胶州湾地区,繁衍生息。

到红岛定居的军户们,各有不同的姓氏宗族,他们各自选择自己适合的定居点,以姓氏建村,如今今天的肖家、殷家、韩家等等,逐渐形成村落,直到今天。定居的军户虽然来自云南乌撒卫,但不一定都云南当地人。

很多祖籍来自中原、东部沿海等地,在当地参军后辗转各地,最后才到山东定居。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如今许多山东人也把云南当作老家看待,家人故去以后,还会嘱咐一句"上马走明路,大路朝西南"。红岛人也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延续了数百年。

关于以上的史料,在《红岛街道志》有关大事记中,也提到了同样的内容。实际上,人口大迁徙从永乐初年就开始,除了孙氏、萧氏、赵氏以及李、召、闫等姓之外,永乐十九年,韩氏一支在邵哥庄北四里建立了韩家村。

以上皆参考地方文史资料、采访记录等编辑而成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3)

红岛盐业的起源

煮海为盐,起于上古。来自古老的传说,姜子牙被周王朝封于齐地,称太公望,齐姜食封之后,为了在这片多山少田的地区打出一片天下,"太公望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教;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民众归齐",把工商业、渔盐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

后来有了管仲、鲍叔牙等人的辅佐,"管仲相齐,官山府海,计口授食,伐菹薪,煮水为盐。征而集之,十日始征,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齐国坐拥"渔盐之利",称雄山东,成为春秋首霸。

战国时期史书《世本》中,记载了"夙沙煮盐"的传说,炎帝的臣子夙沙,在胶州湾一带发明了使用海水煮盐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很简答,原始器具"鬲"(音利)灌入海水,加热蒸发得到海盐。齐姜氏的盐业发展就是建立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

夙沙氏由此成为盐业的鼻祖,被称为"盐宗"。 "鲁盐",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品质,广受大众欢迎,红岛所产的海盐,又是"鲁盐"之中的上佳者。有一种说法,夙沙氏煮海成盐的遗迹,就在胶州湾北岸城阳区西南部,也就是今天的红岛位置。

从炎帝开始算起,红岛的渔盐史超过了五千年,是中国海盐生产和结网捕鱼的发源地。至今在韩家村,渔祖郎君氏、盐宗夙沙氏仍然村中神庙的主祀神祗。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先生,曾经在1937年到过红岛地区,当时红岛称为"阴岛",在《阴岛的渔盐》一文中,他描述了"开滩晒盐"的方法,称赞"海水取之不尽,海盐用之不竭。"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4)

青岛的东风盐场

红岛早期并没有集中运作的盐场,而是散布四周的许多民营盐滩,属于村镇所有。民间盐滩的生产方式,来自古代的制盐技艺,《宋史·食货志》载:"垦地为畦。引池水沃之,谓之移盐,人耗则盐成。"通过人工开凿盐池,将海水引入池中,自然蒸晒的方式获得成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自然天成,缺点是杂质较多,形成的是粗制盐,需要再加工处理才能食用。

1897年,德国侵略者堂而皇之的进入胶州湾,民间盐场成了德国人的"私人产业"。1914年,日本人又来了,取代德国人占据了胶澳盐田,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通过外交谈判,将胶州湾收回,青岛回归后归属胶澳商埠管辖。不数年,青岛二次沦为日本人掌握。

盐税为历来政府重点管制,阴岛每年支付盐课税赋很高。尽管如此,阴岛制盐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依然让岛上居民拥有相对较好的生活。抗战期间,社会局势混乱,地方上的日寇、伪军、土匪恶霸还有所谓的地方官吏们,都盯上了盐业这块肥肉,刮地三尺的索要各种税赋,搞得民不聊生。

抗战胜利后,红岛乡民手中的土地、盐场所剩无几。解放以后,阴岛的盐场集中归属盐务局管理(1950年改为盐场管理处),其中有几处盐场划归青岛东风盐场管理,至1970年成立"青岛东风盐场原盐生产第三工区",包括马哥庄、后韩家、王家庄、潮海等盐田,总计近60平方公里,如今仅剩七分之一。

这8.5平方公里的盐场,至今依然保留着当年红岛人记忆中的"千堆雪"景象,延续着"盐田晒盐"的方式,成为中国盐文化的经典。走进这片盐田,可以近距离感受海盐的制造工艺,接触制盐工具的温热和变迁,在盐工们的讲述中,看着雪花般的盐垛,体会着"清水捞银"的沧桑岁月。

如今,青岛东风盐场重新走进高端精品市场,古法滩晒的天然海盐,变成精致的伴手礼。盐主题的博物馆和传统盐业制作体验区,也在最近一段时间纳入了城市规划中,可以有力的填补红岛区域特色的缺乏。希望大红岛,在科技、文化和宜居方面尽快赶上来,打好红岛渔盐文化这张历史名片。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5)

红岛制盐的发展和兴盛

关于红岛,最出名的无过于秦始皇的传闻,古老相传的故事,让人们印象深刻。无论是阴岛或者荫岛,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变更为红岛一名。据史料记载,此前之所以叫阴岛,一方面是因为岛屿位置处于城阳(旧为不其城)南部水域,古代把山北水南视为阴,所以称为阴岛,另一个说法是该岛经常绿树成荫、云雾笼罩,故名为"荫"。

根据韩氏宗谱载,韩家九世祖曾为朝廷报税的盐官,十世祖也捐了不小的职务。至咸丰年间,韩氏祖业有了很大发展,有私属的大型货船,来往江浙、山东一带经营粮油、土特产生意,并设立了"春盛号",以最大的帆船"春盛"为名。家中的业务,除了航运,还有制盐、农耕以及商号经营。成为当地盛极一时的宗族。

早先的制盐技术,主要是比较原始的煮盐提炼,直到上世纪初年,韩家率先引进了修筑盐田晒盐的工艺,建成四副大盐田,成为胶州湾内最早使用近代制盐技术的盐民。技术的改进,带来生产力的提升,韩家周边的村庄也都开始修筑盐田,生产效益成倍增长。

晒盐法,就是在近海处圈出盐田,修筑成池,海水上涨的时候,将水引入池中蒸发,逐渐提高海水含盐浓度形成结晶,最终变成原始粗盐颗粒。根据资料,清代末年的1905年前后,红岛产盐已经足够供给整个胶澳地区使用。1908年,萧家村的村民对韩氏晒盐技术进一步改善,形成更加科学的制盐技术,盐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到了民国初年,红岛区域的盐田达到九百余副,年产原盐达到3.5万吨。此时由于盐田规模的扩展,原本作为孤岛的红岛,已经与肖家相连接,红岛也因盐业而兴,由孤立海岛变为与陆地相接的半岛。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6)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副",是晒盐工艺的基本单位,一副,就是从海盐生产的制卤到结晶的全过程流水线。按照生产能力,每副盐田的规模面积也有不同,配有储水池、蒸发池、卤水池及沟道、坎堰等。新式的盐田比旧时操作,增加了有效蒸发面积,改人力劳作为动力机械,以此提升海盐产量。初始生成的粗盐颗粒,需要再加工提纯。粗盐颗粒大、杂质多,需要进一步洗涤、粉碎以及卤化再制,重复多次制成更加纯净的精盐,然后作为不同领域的使用。

红岛韩家最先学到的晒盐技术,来自即墨金口的日式工艺,这种晒盐技术与中国南方的晒制法不同,更适合北方地区红岛的自然环境。1900年,韩家村民韩氏兄弟高祥、高志两位,金口学会修盐田晒盐技术后,就在红岛的郎君港着手试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韩氏盐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晒于池,其形颗,熬于盘,其形散",盐田又称为斗子,斗子的单位就是"副",按照规模,一副斗子是四四一十六个方格,底部平整,四围用石块砌成围堰,略高出地面,外围则是一圈宽约一米的沟渠。

晒盐时,引潮水进入斗子深渠内,将沟渠中留下的海水用水车依次打入方格,随日晒长短更换方格,海水越晒越少,盐分越来越高,直至最后一排方格,可以晒盐成形。这就是红岛制盐循环不止、产盐不绝的奥妙所在。

单副斗子的产量有限,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扩大盐田来弥补,同时这种晒制方法消耗人力少,也不需要耗费煤炭资源,效率上自然比煮盐高得多。"岛中南部多盐田,居民多赖渔盐之利",红岛生产的食盐,绝大部分被青岛本地的商人收购,二次贩卖到周边农村地区,可以获利一倍以上。

红岛古八景有"草场银海",源自红岛北部实地芦苇丛与盐田相映成辉,芦花白絮和白雪盐山连成白茫茫一片,十分壮观。在1933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中,记载了红岛地区制盐产业的繁荣景象,"入其间者,第见纵横盐斗,排列海沿,汲水风车,自由飞转,游览其中,别饶佳趣。"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7)

【题外话】"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

故乡,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本乡本土的味道,总是最令人思怀和陶醉。红岛,从最初的莲花岛、桃花岛,到后来的荫岛、阴岛,再变成今天的红岛热土,一步一步淬火成钢。

红岛,三湾三城的北方一极,重点项目的云集之地,被设定为人文、科技新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里恰似一片尚没有罹患"城市病"的世外桃源,为什么最近不"红"了,所谓"有得有失"者也。

红岛的高楼大厦不多(至少目前是这样),环境不错,水系四布,不正是很好的宜居区域吗,虽然商业配套暂时少了些,但市政和教育资源的充实,注定这里不会永远沉默。

红岛人文风俗底蕴不可谓单薄,从红岛老八景中,就可以发掘许多元素进行复原和开发,即便现有的资源,也有不少好文章可做,比如青云宫的文化延伸、渔盐文化的开拓、红岛的神话传说等等,都是深可发掘的题材。

最眼前的,红岛民俗博物馆,也是个大有可为的主题景区。"贤士在野,宰相之过"。产业不振,文旅不兴,孰之过也?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日出怎么走(从太公望到韩家村)(8)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今日头条"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