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小故事:数字原住民

“00后”是彻底的“数字原住民”从这一代起,人类的青少年生活开始与不到10英寸的屏幕,及其背后的移动互联网紧紧绑定,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数学文化小故事:数字原住民?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数学文化小故事:数字原住民

数学文化小故事:数字原住民

“00后”是彻底的“数字原住民”。从这一代起,人类的青少年生活开始与不到10英寸的屏幕,及其背后的移动互联网紧紧绑定。

在针对“00后”的调查中,76.9%的受访者在16岁之前就拥有了智能手机。他们习惯于每一块屏幕都是可触控的,他们模仿打电话的手势不再和“6”的手势类似,而是把手掌摊平,模仿平板一块的智能手机。

这是永远在线的一代人。当然,“80后”和“90后”也可以在年轻时接触互联网,但那时,“上网”是一场需要主动选择的探险,互联网是与实体生活隔岸相对的另一个世界;而现在,年轻人从一开始就沉浸其中。

这种沉浸的首要特征就是,信息的发出和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00后”不必在傍晚18点准时蹲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动画片;如果想听一首歌曲,他们不必出门购买磁带或光盘;20年前,与朋友联机打游戏还是一个需要去网吧完成的仪式,现在,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即可。

实名制和移动互联网,让“00后”没有障碍地把线上和线下联系在一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日常的一部分。在简历中添加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正在成为标配。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在刷新。“00后”会为社交平台上的点赞、转发和互动数感到焦虑;他们会在意朋友的“条赞”(指有相同交际圈的人在同一时间发布了相似的内容,共同的朋友只赞了其中一部分)。还有一些社交压力是系统给的,比如两名QQ好友连续互发消息超过7天,朋友的昵称旁就会出现小火苗图案,要是中断聊天,图案就会消失,这被视为双方关系不够紧密。

在社交媒体的嘈杂广场上,“00后”学会了一种“短、平、快”的公共生活。他们善于将任何信息简化成对立的两种立场,懂得如何用弹幕来表达情绪。“00后”可以自然地发帖“挂人”,或者说自己“被网暴”,他们有更多的网络“黑话”,并且把“网红”视为理所当然的职业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