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三篇(成语典故百川归海)

这则成语出自《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成语典故三篇(成语典故百川归海)(1)

​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是西汉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人们称他为淮南王。他聪颖好学,才华横溢,曾召集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技艺的人员几千人,集体编撰了一部十万多字的《鸿烈》,又名《淮南子》。

成语典故三篇(成语典故百川归海)(2)

《淮南子》中有一篇《汜论训》,主要讲述了人们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最早住在山洞里,生活非常艰苦。

成语典故三篇(成语典故百川归海)(3)

后来,圣人带领人们建造房屋,使人们摆脱了山洞里的生活;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擒杀猛兽;并且又制礼作乐,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以说明: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如果古时候的制度不合时宜,就应当废除;如果适合,就应当继续发扬。

成语典故三篇(成语典故百川归海)(4)

正如千千万万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最后都会汇入大海一样,尽管每个人做的事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把社会治理好,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