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

天津人讲究,应时到节,什么季节选什么食材!

即使在老以前,白雪皑皑啥都没有的冬季,天津人也能吃出花样来。

不信?~

且看,天津卫“冬令四珍”——铁雀儿、银鱼、紫蟹、韭黄。有荤有素,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里游的,全都有!

津菜专家说了:冬令四珍虽是津菜的典型菜肴,但它们不是饭店菜肴,而是天津最家常的冬日美味。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1)

盘子里的韭黄炒鸡蛋

天津人的发明——韭黄

韭黄,最初产于,清朝同治年间。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2)

以为遇鬼中邪,未曾想收获美味

当时在津西芥园(今红桥区芥园街)一朱姓花农,误打误撞在暖房种花时,发现草帘子上长出似韭菜的“黄草”,以为遇鬼中邪。本想剪去这不祥之物,却闻到一股韭菜清香。尝试之后,全无韭菜的辛辣味道,鲜美异常。

自此,韭黄应运而生!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3)

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时,其五姨太是天津杨柳青人,烧得一手好菜,最让袁世凯百吃不厌的,就是韭黄炒肉丝。他的经典吃法是用馒头夹着韭黄炒肉丝吃。每吃必过,肚胀为止。

冬日下酒菜,炸熘铁雀儿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4)

这道美味只能留在记忆中,现在逮铁雀儿可是违法的!

铁雀儿就是麻雀,爪黑,羽毛呈暗褐色。为啥麻雀前面一定要加一个“铁”字呢?据老天津人说,抓来的麻雀根本就养不活,不吃不喝撞笼而亡,所以说这东西性子“铁”,得名铁雀。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5)

既然养不活,那就“下酒”吧!

最正宗的天津卫做法是把铁雀儿用料酒、精盐、蒜末腌制入味了,过油炸,最后加入糖醋,淋上芝麻油。

每到严冬,铁雀儿的羽毛渐丰,肉脯肥嫩。小伙伴们是否还记得,那一年大雪过后,在小院子里拿个小簸箩支起来绑上绳,在地上撒一把米,看着麻雀进入“狩猎范围”拉绳扣鸟一气呵成?褪干净了毛,不管是煎炸还是炖烤,在单调的冬季,这可都是香到让人吞掉舌头的美味啊!

卫河金眼银鱼,中国四大名鱼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6)

银鱼,早在明朝时期,就与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

银鱼肉质细腻、全身洁白如玉、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营养丰富,人称“鱼参”。但是要论最美味、最珍贵的还属金眼银鱼。要知道,其他省份的银鱼都是白眼银鱼,而只有天津三岔口附近的银鱼是金眼银鱼。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7)

银鱼因不用清理可直接烹制,又因其肉质鲜美,味似黄瓜的清香,从明代起就备受皇室的喜爱。每年的冬天,皇上会派太监住在天津,等待捕捞金银鱼。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太监刘瑾为其专门设置“银鱼厂太监”,当年叱咤风云的袁世凯还为其设置“银鱼税”。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金眼银鱼恐怕也就只有老一辈的天津人品尝过。自从六十年代河水改道,在三岔口附近设闸门以后,因为没有回流,自此就再也没看到过这金眼银鱼。

紫蟹一菜压百味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8)

螃蟹种类繁多,但天津人独享的只有紫蟹

紫蟹本来生在河沟边上,是螃蟹孵出来的最后一代小蟹。紫蟹不同于大河蟹,从春夏孵化出来,长至秋凉,也就如银元、铜子大小,通身青褐色,壳上布满紫色的斑纹,因此得名“紫蟹”。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9)

老天津卫“掐窝紫蟹”,指的是在入冬后不久,未等紫蟹爬出来,就整窝的将紫蟹捉出来。因掐窝子蟹最肥美也最名贵,在清代时就誉满皇城了。紫蟹壳薄,肉质细嫩,而且有足足的蟹黄,鲜美程度非一般螃蟹可比。

天津人对于海鲜,口味刁钻,唯独紫蟹能使天津人为之倾倒。在天津,说到除夕夜的饺子,肉馅都要退避三舍,要有海参、虾仁。甚至连梭子蟹在旧日天津都是不得上席面。唯独紫蟹,身价非同寻常,每年除夕夜能有紫蟹蟹黄入馅,天津人说话,“口儿”就太高了。

感觉现在不耐饿了(我已经开始饿了)(10)

银鱼紫蟹锅

要么说天津是块宝地呢?九河下梢,海河交汇,即便是在凛冬,也能让你吃上各色新鲜美味!

好啦,说了这么多,大家也饿了吧?“冬令四珍”您吃过吗?和爱上君分享一下,你与“冬令四珍”之间的故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