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

LC76堪称越野车界的传奇,“活化石”的称号并非在诉说老旧,而是历久弥新。暂不谈实力,光是它那呼啸而过的身影就不知曾迷倒多少人。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1)

不同于大洋彼岸个性四溢的牧马人,LC76的改装风格则要统一得多,更注重实用性与防护性的澳式穿越范儿显然是它的最佳选择。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2)

ARB牛栏前杠与方方正正的LC7系堪称绝配,并且与其他车型款式不同,7系在牛栏部分多了一根横管,不仅视觉上更加饱满,也将防护性发挥到了极致。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3)

既然是为穿越用途打造,自然要充分利用前杠的拓展性。内置绞盘是野外生存的必备保障,固然不能缺席;在牛栏上方固定猴爬杆,不仅看上去威风凛凛,也能在取放时省不少力。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4)

望不穿的无尽黑夜,LC76原厂的“蜡烛灯”实在难以指望。前杠上的两盏ARB INTENSITY圆形射灯与车顶的条灯一起成为了照明主力,无论是照射效果还是耐用性,这组射灯都透露着“一分钱一分货”的真谛。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5)

这台LC76在行走部分的改装并未过于激进,285/70/R17的将军MT5泥地轮胎搭配负值轮毂,达到了颜值与性能上的均衡。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6)

长途穿越不单要求极端路况下的悬挂性能,对舒适性的考虑也十分必要,毕竟长距离的颠簸路况,车也许能抗,人可不一定。LC76前后硬桥 后钢板弹簧的结构虽然在通过性上占据优势,但若配合上那些高性能竞技氮减,势必会让舒适性变得更糟糕。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7)

OME的BP-51避震器可谓是前后硬桥穿越车辆的“救星”,得益于内置的旁路结构,这套避震器能够在中小振动时拥有更舒适的乘坐感受,同时在大冲击下、行程接近末端时,提供300%的额外阻尼,以确保足够的支撑。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8)

升高并换装大尺寸轮胎后,LC76的通过性又上了一层台阶,同时整个车身也在前后杠的加持下显得更加协调。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9)

KAYMAR后杠似乎已经成了双开门尾厢车辆的标配,在提升离去角、增强防护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背负保障装备的职责,选择携带双备胎,或是单备胎 油桶的布局,由你决定。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10)

车顶空间自然也是承载物资行李的主力,相较当下流行的平顶行李框,ARB经典的半围栏款式,似乎更贴合LC76的复古风格,同时也为后期安装车顶帐篷提供了便利。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11)

安装在车顶一侧的ARB遮阳篷,可以在山川大漠之间快速搭建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在风尘仆仆的旅程中也要记得暂缓脚步,享受生活。

丰田lc76轻量化改装(经久不衰的标杆)(12)

总的来说,LC76的改装似乎已有一套“标准”,你可能会嫌弃它们千篇一律,又或是丰田造的汽车原本就太无趣……

然而,几十年来的认可度却又说明了一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