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是大乘还是小乘(戒定慧)

——当前教育向佛学思想的借鉴与思考

郭连伟

佛教是至善教育。古代寺院是国家重要的学习机构,有很多文人志士在这里熏修经典,阅读书籍,传承并发展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对推动中华文明的进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戒定慧是佛学思想骨干核心,即三学。也就是说要想达到大彻大悟佛慧顿开的境界,戒定慧是必需遵循的途径。

戒就是指清规戒律,是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戒律是根除烦恼的措施);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定、专一的一种状态(大文豪苏东坡曾用“八面威风吹不动”来形容定的境界);慧就是智慧(佛教认为能够圆满涅槃的一种境界)

在三学中,戒和定是获得大智慧的必要手段,他们是次第关系。即,只有严格持戒才能定,有定才能获得智慧。

当我们了解上述佛学思想后,能否对当前教育有所借鉴和启迪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人从教三十多年,见证了许多孩子的成长历程。我认为孩子们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获得智慧的过程,那么孩子们在寻求智慧途径中,有必要适当的“持戒、修定”。

孩子们的持戒当然不是寺院里的清规戒律,而是自律。如在小学阶段能否严格遵循科学的作息时间,课堂上能否管好自己的这双手,保持良好的坐姿等等。如中学阶段能否友好的与人相处懂得相互尊重。能否克制运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以及选择健康有意义的内容。不要过早的纠缠到异性情感之中等等。

孩子们的俢定就是能够安心进入学习状态,动时朝气蓬勃,学时安安静静心无旁骛,只有进入这样的状态才能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特级教师王金战老师在《学习没有那么难》一书中所述: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开发这样的潜能就是让其全力以赴投入到学习之中。这就是长期保持学习定力的一种境界吧。

如果前者“持戒”没有做好,孩子们就不能安心去学习,就会扰乱良好学习状态。其表现为坐在凳子上就困倦,拿起书本就厌倦。其实就智商而言,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成为有用人才,就是因为“持戒修定”功课没有做好,而一生平庸,实在可惜。

我观察过很多学业有成的孩子共同特点,在需要学习时能够果断放下手中的事物,安静自主投入到学习之中。

戒定慧是入学的法门,是教育要遵循的规律。把握这一规律学校才能知道我们教什么怎样去教,家长管什么怎样去管。

教育容不得花拳绣腿,就应该踏踏实实先把“戒定”功课做好,然后才能达到学校家长期待的成绩。

我了解一位小学老教师,她在一年级入学头一两个月很少讲课本知识,而是每天要求学生保持安静,强调坐姿,长时间静坐,班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这位教师并没有运用,当前教科研浮夸的某些教学手段,只是让孩子们的心安静下来,就已经走在教学成功的路上了。

如果学校违背“戒定慧”次第规律,就会进入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烦这样恶性循环当中。如果家庭违背这一规律,即使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也无济于事。

浮躁的世界,人心难以沉静,落实“戒定慧”三学任重道远,当前教育乱象百出,吾将继续努力,同社会有识之士回归教育的本真。

吉林省德惠市五台乡中心小学郭连伟2021.01.23

戒定慧是大乘还是小乘(戒定慧)(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