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

你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和你的另一半产生分歧吗?

我的同事张姐就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她老公闹得不可开交。

张姐觉得虽然孩子上幼儿园没有课业压力,但也不能因为孩子不想去而随意请假,可她老公是只要孩子不想去就同意孩子不去,甚至会带着孩子去玩。

张姐觉得孩子上了小学,就要重视成绩,到了高年级,像作文、阅读、奥数,这些该报班的就要报班,可她老公觉得快乐教育就好,只要孩子有个开心的童年就好。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1)

张姐觉得孩子上学忘了带书本或者文具,就不应该让家长请假给孩子送到学校,让孩子自己承担忘带的后果,下次才能记住,可她老公说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请假给孩子送去不就行了,小孩子嘛,丢三落四很正常。

总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她和老公总是有着不同的观点,于是经常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争吵。而每一次争吵,都会把孩子吓哭。张姐说感觉特别心累,这段婚姻似乎都走不下去了。

张姐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家庭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无法做到统一理念,母亲说东,父亲说西,相互拆台,争吵不断。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2)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径不一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手表定律”,是说当人们只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时间,可一旦拥有两只或更多手表时,反而无法确定是几点。

“手表定律”表明一个事实: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和价值取向,否则就会令人无所适从更加混乱。

所以,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手表定律”,否则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3)

  • 降低父母的威信

父母意见不一致,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有的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否定另一半,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逐渐对父母产生失望的情绪,破坏孩子心中父母的形象,降低父母的威信,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

  • 让孩子情绪不稳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会让孩子情绪不稳,孩子会很内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会导致父母吵架,产生罪恶感,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4)

  • 让孩子无所适从

父亲向左,母亲向右,总给孩子设定两个截然相反的目标或者提出完全不同的要求,这样矛盾的教育,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该听父亲的的,还是听母亲的,或者选择听声音大的、厉害的一方,而孩子完全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行为和思想陷入混乱,影响孩子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对待孩子的养育问题,要说父母之间观点意见完全一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孩子面前,尤其是在一方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时候,父母还是要维护另一方的权威,尽量在孩子面前避免不一致的态度。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5)

我们要做智慧的父母,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一定要遵从“统一原则”。

以下几点教育法则父母一定要牢记:

一、父母双方一定要保持“统一战线”

比如,母亲说让孩子写完作业再吃饭,这时候父亲就不要再说让孩子先吃饭这样的话,父亲可以告诉孩子,听母亲的话,专注快速的写完作业,就可以开饭了,全家人等着他。

这样的“统一战线”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6)

二、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一方认为应该放养,一方认为应该鸡娃,教育有分歧很正常,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争吵谁对谁错,该听谁的。

意见不一致时,在孩子面前,就以先提出意见的为主,然后可以趁孩子不在的时候再好好沟通。

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将不和谐深植于孩子心中,让孩子有害怕的感觉及罪恶感,个性也可能变得怯懦。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7)

三、分配好各自的角色

一个家庭中,必定有一方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更多,那么我们就要以这个人为孩子教育的主要人,另一个人做好配合工作。

父母双方均衡地扮演各自的角色,在对方管教孩子时,不要轻易掺和进去,除非是对方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也不要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好人”,让另一半在孩子面前扮演“坏人”。

父母平时可以就孩子的哪些行为坚决不允许、哪些行为可以考虑、孩子犯错了如何处理等问题多做讨论和沟通,私下提前有一个共识。

父母在孩子心里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爱护、互相团结的,而不是互相拆台,不给面子的。

孩子学校戴手表理由(父亲说东母亲说西)(8)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父母只有劲往一处使,给孩子指引道路,他们才能使劲朝着阳光生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