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重巡巡洋舰(英国34)

建造背景

英国重巡巡洋舰(英国34)(1)

下锚不久的"米诺陶"号

"米诺陶"级装甲巡洋舰是皇家海军在20世纪初建造的三艘装甲巡洋舰,也是皇家海军最后一级装甲巡洋舰。他们比之前的装甲巡洋舰大得多,装备也更为精良。尽管为了弥补武器的额外重量,不得不减少装甲防护。因为减少的防御和7.5英寸炮塔沿着舰体广泛散布的问题,该级受到不少批评。但海军历史学家R.A.Burt将其描述为“纳尔逊勋爵级战舰的巡洋舰版本”,而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的E.H.H.阿奇博尔德将其描述为"以一种呈现舰队中最凶猛景象的武装舰。"

这三艘船最初是在本土舰队服役,通常是巡洋舰中队的旗舰。不过,当战列巡洋舰出现后,就取代了她们的位置。"米诺陶"号在1910年成为中国站的旗舰,"防御"号从1912年起担任地中海第一巡洋舰中队的旗舰,而"香农"号作为几个不同中队的旗舰留在国内。

英国重巡巡洋舰(英国34)(2)

1915年11月的"香农"号

技术参数

"米诺陶"级标准排水量14800吨,满载排水量16900吨。舰体总长度为158.2米,舰宽22.7米,平均吃水深度为7.9米。"香农"号比她的姐妹舰的舰宽多1英尺(0.3米),吃水深度少1英尺。这是为了评估这样一个理论,即她在这些比例下可能比她的姐妹船更快。该级的吨位比"爱丁堡公爵"级多1070吨,舰体长4.11米,舰宽多1英尺,干舷也要高得多。在标准排水量时,它们的稳心高度为0.9米;满载排水量时,为1.0米。

"米诺陶"级设计的标准编制为779名军官和水兵。但在1908年至1912年间为802-842人。

英国重巡巡洋舰(英国34)(3)

"防御"号的照片

动力系统

"米诺陶"级的动力系统由2台四汽缸三级膨胀往复式蒸汽机组成,各自驱动一个螺旋桨前进。引擎由24台水管锅炉提供蒸汽。额定产生功率27000马力,最大航速23节。

在1907年12月6日的海上试验中,"米诺陶"号在8小时的全功率试验中,输出27049马力,每小时航速达到了23.01海里。"香农"号被证明是三者中速度最慢的一个,在试验中,她仅输出27372马力,每小时航速达到22.324海里。

船上最多可以携带2090吨的煤炭和760吨的燃油,这些燃油被喷洒在煤炭上以提高其燃烧效率。在满载状态下,该级舰可以以10节的航速,航行8150海里。

英国重巡巡洋舰(英国34)(4)

使用短烟囱的"香农"号

武器装备

"米诺陶"级的主炮只有四门50口径的BL 9.2英寸(234mm)Mk-XI型舰炮,安装舰体中心线的两个炮塔中,舰首舰尾各一座,使用液压驱动。它使用172公斤重的炮弹,每门备弹100发。炮口初速876米/秒,射速4发/分。仰角范围为-5°/ 15°,最大射程为14813米(16200码,使用)。

舰上的二级主炮使用50口径BL 7.5英寸(191mm)Mk II型舰炮,每侧5座液压驱动的单装炮塔。该炮使用91公斤重的4crh AP炮弹,每门备弹100发。炮口初速866米/秒,射速4发/分。俯仰角为-7.5°至 15°,最大射程为14238米(15571码)。

防御鱼雷艇的任务交给了16门QF12磅18CWT速射炮。根据甲板平面图显示,其中八门安装在7.5英寸炮塔顶部,另八个安装在舰首和舰尾的上层建筑中(四个船首和四个船尾)。使用3英寸(76mm)的12.5磅(5.7公斤)炮弹,炮口初速810米/秒。当最大仰角时(20度),射程为8500米(9300码)。

另外,舰上还安装了5具18英寸的水下鱼雷管,每侧两具,另一具安装在船尾。

装甲防护

"米诺陶"级的装甲与之前的装甲巡洋舰相比有所减少。在取消了主甲板舱室后,被认为是多余的上层装甲带、连接水线处装甲带和防止炮座起火的横向舱壁也被取消了。水线带装甲使用克虏伯水甲,厚152mm(6英寸),覆盖长度超过前后方7.5英寸炮塔的距离。在正常排水量下,其下方低于水线约1.5米(5英尺)。再向前面的装甲厚102mm(4英寸),到距船头15.2米(50英尺)处减少到76mm(3英寸)。向后方的装甲一直延伸到船尾,都是76mm(3英寸)厚。除此之外,蒸汽机的气缸还有38-51mm(1.5-2英寸)厚的装甲板保护。

主炮塔的正面厚203mm(8英寸),侧面厚178mm(7英寸)。7.5英寸炮塔的正面也有8英寸厚,但侧面只有152mm(6英寸)厚。主炮座和弹药提升机都有178mm(7英寸)厚的装甲保护。不过,在下甲板和主甲板之间的装甲只有51mm(2英寸)厚。下层甲板的厚度从船中部的38mm(1.5英寸)到连接到水线装甲带下方的倾斜处厚51mm(2英寸)不等。在船的末端,甲板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1mm(2英寸)。前部司令塔的侧壁厚254mm(10英寸),后部司令塔的侧壁厚76mm(3英寸)。

改装

1909年,为了消除烟雾对舰桥的影响,烟囱加高了4.6米(15英尺)。1915年至1916年间,1门12磅炮被安装在军舰后部的上层建筑,另1门3磅炮被安装在上层后甲板区,这两门炮都有用于大仰角对空射击的炮架。1916年,"香农"号对前桅进行了加固,以负担火控系统的重量;而"米诺陶"号于1917-18年也进行了同样的改装。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加固的前桅被一个更坚固的三脚桅取代,而12磅炮则移到了前方炮塔的顶部。

英国重巡巡洋舰(英国34)(5)

7.5英寸炮塔,上面安装了12磅炮

各舰简介

"米诺陶"号(Minotaur):1905年1月2日在德文波特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06年6月6日下水,1908年4月1日完工服役。1920年报废出售。造价1410356英镑。

"香农"号(Shannon):1905年1月2日在查塔姆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06年9月20日下水,1908年3月10日完工服役。1920年报废出售。造价1415135英镑。

"防御"号(Defence):1905年2月25日在彭布罗克船厂开工建造,1907年4月24日下水,1909年2月9日完工服役。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沉没。造价1362970英镑。

服役经历

三艘装甲巡洋舰最初都是在本土舰队服役。"香农"号经常担任第五、第二和第三巡洋舰中队的旗舰,然后在1914年恢复到第二中队的旗舰。"米诺陶"号于1910年成为中国站舰队的旗舰。而"防御"号在1912年曾短暂地加入了中国站服役,在年底就被调往地中海,担任那里的第一巡洋舰中队的旗舰。

战争开始时,"米诺陶"号在1914年底转入大舰队之前,曾在太平洋地区搜寻德国东亚中队和在印度洋进行商业破交的小巡洋舰"埃姆登"号,但均未成功。随后,她担任第七巡洋舰中队的旗舰,派往北方执行巡逻任务。"防御"号参与了对德国战列巡洋舰"戈本"号和小巡洋舰"布雷斯劳"的追击。但海军少将欧内斯特.特鲁布里奇决定不与"戈本"号交战,因为后者拥有更强大的火炮、更重的装甲和更快的速度。然后,她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内的德国船只。海军部在10月份命令该船驶往南大西洋,加入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Christopher Cradock)的中队搜寻德国船只。然而,"防御"号直到11月3日才抵达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当时,她接到消息说,克拉多克上将的舰队大部分在两天前的科罗内尔战役中损失了。该船随后奉命前往南非,于12月离开开普敦的塔布尔湾,护送一支部队前往英国。在抵达英国后,她重新成为大舰队的第一巡洋舰中队的旗舰。

1915年初,三艘军舰都在大舰队服役,作为各自中队的旗舰。就在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战役之前,第二与第七巡洋舰中队联合作战,"米诺陶"号成为旗舰。在战斗中,第二巡洋舰中队没有开火的机会。相比之下,第一巡洋舰中队在战斗中与德国主力舰近距离交战。"防御"被德国人的两次齐射击中,导致船尾9.2英寸弹药舱爆炸。炮火通过弹药通道向邻近的7.5英寸弹药舱蔓延,依次引爆。这艘船发生了爆炸,船上大约有893-903人,全部牺牲。

8月19日,大舰队试图拦截公海舰队,"香农"号和"米诺陶"号也在场,但没有发生战斗。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这些船只被派往北方巡逻队。1917年12月11日,两艘船和四艘驱逐舰被派往勒威克和挪威之间的护航路线巡逻,但德国人在第二天成功地摧毁了挪威海岸外的一支护航队,并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返回了自家港口。英国船只只能营救幸存者,护送唯一幸存的船只——残废的"珀柳"号驱逐舰,返回斯卡帕湾。

两艘船在1919年被海军除名。尽管,"香农"号在1920年前短暂成为一艘训练船。但还是和"米诺陶"号一起报废出售。不过,"香农"号直到1923年1月才拆毁解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