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战事的结束。尽管美国当时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真正地使用这种“杀伤性巨大”的核武器,但从那以后,日本每一个军事计划和政治决策的制定都受到了此次空袭的巨大影响。

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1)

一、对日本的连番轰炸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就发动了一架小型航空母舰轰炸机向东京发起进攻,这次进攻鼓舞了全美国人民的战斗士气,并在某种程度上向日本证明了他们的海岸线并非无懈可击,在之后的战事中,美国的轰炸机继续从海上轰炸日本岛,直到发展成为1944年底的连续轰炸。

由于与日本相隔甚远,美国的轰炸机根本无法完全抵达目标,即使以太平洋友好海域为海上基地也无法使这些轰炸机安全返航,直到后来越岛战的胜利才得以使美国成功地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北部。1944年11月24日,美国以马里亚纳群岛为军事基地,派出了B-29型“超级堡垒”远程轰炸机向日本展开了高海拔空中轰炸。

1945年3月9日,美国又派出了234架B-29S编队在不到7000英尺的高度上向东京投掷了总共1667吨重的燃烧弹。一阵狂风暴雨般的大火之后,16平方英里狭长地带之外的东京就有将近25万座房屋变成了废墟,8万多日本居民葬身火海,之前一个月发生的同盟国轰炸德国德累斯顿的死亡记录为13.5万人。

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2)

无论是东京还是德累斯顿,它们都是平民百姓聚居的城市,而非军事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各国的战争法中都规定了将轰炸平民居住地视为违法和野蛮的行径,然而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的几年时间里,同盟国与轴心国都不约而同地将军事目标和平民居住地混为一谈。令人觉得有趣的是,当一名飞行员可以肆无忌惮地将炸药和燃烧弹投向平民聚居区的时候,而一个地面步兵却要动辄因为虐待非战斗人员的小错误而接受军事法庭的处罚。

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3)

无论是面对空中奇袭还是同盟国日渐缩小对自己国土上的包围圈,总之日本一直在坚持抵抗。武士道精神不容许他们投降,士兵与居民宁可选择自杀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武器。1945年7月,美国在一周时间内对日本施行了1200次空中轰炸,致使25万日本平民23丧生,900万人无家可归。尽管如此,日本军队依然没有半点投降的迹象,于是美国准备入侵日本领土。

二、曼哈顿计划的成果

就在美国前线军队在太平洋地区准备空袭和陆地登陆战的同时,一项绝密的作战计划也在美国后方开始付诸实践了。

1945年7月16日,曼哈顿工程成功研制并制造出了历史上第一枚原子弹,总统哈利•杜鲁门听到实验成功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后,在日记中写道,“看起来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已经问世了,不过它要被应用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中去。”

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4)

杜鲁门意识到了这种“最可怕的武器”将可以缩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阻止同盟国出现越来越多的伤亡数字,也可以避免日本那不可预知的死亡人数不断地增加,更重要的是,这种武器可以代替美国在日本的地面战争。7月27日,美国向日本下达最后通牒:命令他们立即投降,否则美国将动用“超级武器”。然而日本再次拒绝了投降。

三、“小男孩”和“胖子”

8月6日凌晨,一架型号为B-29的名为“埃诺拉盖伊”号的轰炸机在保罗•提贝兹中校的操纵下离开马里亚纳群岛的天宁岛,飞机上装有一枚重量约为8000磅的原子弹,这枚原子弹的破坏力相当于12.5千吨的TNT炸药的能量,提贝兹驾驶飞机直奔日本的广岛上空,美国选择这里为第一轰炸目标是因为广岛是日本的军事基地和重要工业区,并且之前这里也并未遭到任何空袭的破坏,可以更好的证明新研制的原子弹到底具有多么巨大的杀伤力。

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5)

上午8点15分,“埃诺拉盖伊”号轰炸机将这枚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成功地投向了广岛,提贝兹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没过多久,“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飞机,我调转方向回头看到广岛已经被笼罩在一层厚厚的烟雾之中……这些烟雾翻滚蒸腾,越来越浓。”

这个“小男孩”顷刻间就夺去了广岛上7万居民的性命,另外还有资料显示,当时死亡的人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3倍,然而确切的数字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因为当时那瞬间的爆炸已经将广岛的全部档案资料付之一炬。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杜鲁门再次强烈要求日本投降,然而3天内却未得到日本方面的任何回应,于是一架美国B-29轰炸机再次装载着更具杀伤力的原子弹从天宁岛出发。后来机上人员发现初定目标城市小仓上空阴云密布,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到投掷的效果,于是他们转向第二目标长崎。8月9日中午11点02分,美国轰炸机驾驶员将名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向长崎,致使这座城市毁坏殆尽,6万多居民丧命。

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6)

8月9日当天,美国在投放原子弹的同时还连带进行了一系列常规炸弹空袭战,8月14日,800架B-29轰炸机再次席卷全日本国,8月15日(东京时间),日本最后终于接受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四、结语

原子弹大战后,世界舆论四起,尽管这场投放是促使日本投降的显著因素,然而更多舆论压力却来自于投放行动的本身。很明显,日本人民已经做好了发动全体国民运用手中的步枪和长矛对付即将登陆的敌人的准备,这将使战争变得更加拖沓棘手,那些抗议投放原子弹的人其实是忽视了空中常规轰炸也会给东京和德累斯顿造成巨大的伤亡,一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死于广岛和长崎的日本居民远不如死于先前战争和常规轰炸战的人数多。

不过无论世人怎样评说,投放原子弹无疑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缩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对广岛和长崎的打击也是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唯一因素。古往今来的空战都只是陆地战的补充,空袭会达到扰乱地面秩序的效果,也会使平民百姓受到无辜的连累,然而战争和战役的最后胜负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地面部队的力量。

另外,投放原子弹除了达到催促日本结束战争的效果之外,使用并开发原子弹的军事行动也证明了美国无可比拟的军事优势——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如此,直到苏联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之后。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核武器方面的军事竞争导致了世界进入毁灭的边缘,只是两国通过暂时协议与彼此拥有足以将对方完全毁灭的巨大威胁才让核武器引而不发,但却给世界带来了“冷战时期”,那段时间里的美国和苏联只能通过常规的手段来处理彼此的分歧了。

伊诺拉盖伊号 轰炸机(被命运选中的埃诺拉盖伊)(7)

参考资料:《太平洋战争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实》、《曼哈顿计划解密档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