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

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1)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说起首都北京,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天安门广场、北京故宫、紫禁城、胡同、奥运会、高楼大厦还是一口京腔、北京烤鸭、车水马龙?不管是前者也好,后者也罢,北京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一样的风格。

总而言之,刚刚所说到的这些还不足以概括北京这座城市。根据史书记载,北京在最早的时候被叫做燕,燕就是平常所说的封建社会中的一个。燕与其他六国一同进入了封建社会,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北京一直处于统治与被统治的位置,先后经历了5个朝代的更迭。从最初的燕都到后来北京,期间经历的变迁数不胜数。

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2)

一生坎坷的老北京

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英国用鸦片打开,北京作为一个个体开始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北京城内的面积相当大。北京处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地区,被平原、山地、河流、湖泊紧紧的围绕,所以北京的老城区还没有一百平方千米,还不到现在北京城的一百分之一。北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这样的过程中,北京不断壮大、不断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让北京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北京的历史长达一千年,从五代都城,再到现在的首都,北京的成长历程有目共睹。在1949年之后,北京逐步发展,再到后来的改革开放,北京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北京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

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3)

70年代的北京城

大家都知道,北京人对待外地人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曾经在网络上流行过一个地图,说的就是"北京人心中的地图",这样一张地图可以反映出北京人对外地人的心态,其实这也只是大众口中传来传去的。如果你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北京人。

他们会说:我才不说是北京人,北京人指的是在胡同里长大,在四合院居住的人,他们觉得北京的标准是要说很重的儿化音,自己祖籍在北京以及生长在北京,北京人是有大院的,比如政府大院、机关大院、党委大院、科研大院等等。

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4)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在人们的口中是这样的:二环之内的部分才算是北京城。那么现在说的东城也好,西城也罢,都不能纳入到北京城的范围内。和平里街道和安定门位于东城区,东直门街道位于西城区,在西城区也有多多少少的人工湖和体育馆,而这些地方都在二环之外,所以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北京城。

上个世纪中后期,被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封锁的中国突破了他们的经济封锁,当时国际经济的发展比较不错。但国外一个样,国内是另一个样,国内正处于文革的笼罩之下,所以就导致国内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想和国际经济接轨都没有什么机会。

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5)

我国在70年代的时候,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大多数的外国人都觉得中国这个国家非常的隐秘,当时也有外国的记者前来中国,这些记者会到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在他们的摄像头下,中国被零零碎碎的记录着,正是因为外国那些记者的照片,才让我们可以看到70年代中国的景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要拿着粮票、米票、布票去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计划经济下,每个人每个月所需要多少东西都是被计划好了的,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商店里的售货员只认票,不认钱。人们在购买东西的时候通常去的地方就是供销社,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只能去供销社买东西。

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6)

那个时候的北京不像现在这么繁华,孩子们玩的东西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种类,那时候的快乐就是2分钱一根的冰棍,3分钱一个的果丹皮,小孩子见到这些东西,就馋的流口水了,天安门广场上也可以买卖东西,人们会从广场上买白菜买豆腐买韭菜,也没有现在的城管,现在的人们肯定想象不到那个时候的场景。

如今的国家首都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现在的北京成为了国际大都市,有着便捷的交通,北京城内随处可见高楼大厦,地铁、高铁、飞机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为人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北京的基础设施也相当完善。不管是学校还是医院,都拥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让人们的教育和疾病不再成为困扰。

北京是人们心目中旅游的好去处,人们会去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圆明园、故宫、紫禁城等有名的旅游景点,大规模的旅游促进了北京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北京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也让许多外国人了解到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也会来北京,一览北京的独特魅力。

80年代北京二环(2环内遍布四合院)(7)

结语

北京的发展表明了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北京的过去与北京的现在相比,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时候的北京,生活节奏慢、人与人之间非常信任、家家户户都生活在同一个胡同里,彼此之间就像亲人一样互相照顾。

北京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不断壮大的结果,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见证。一个国家,只有综合国力上去了,人们才会有底气,国家才会在国际社会中有地位有话语权,城市才能不断繁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