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妙玉身世来历(妙玉原型解密)

《红楼梦》妙玉原型解密

作者:沈抱书

简述妙玉身世来历(妙玉原型解密)(1)

简述妙玉身世来历(妙玉原型解密)(2)

简述妙玉身世来历(妙玉原型解密)(3)

《红楼梦》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来回:“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林之孝家的又说“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脂批说:“因此方使妙卿入都。”

妙玉关联词汇是稻苗鱼鳞,苗鱼谐音是妙玉,稻鳞谐音是道邻。其代表花为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在妙玉处饮茶,妙玉嫌其脏,要将茶杯丢弃,即对判国者的厌恶。因史可法葬于梅花岭,作者塑造了妙玉所居栊翠庵盛产梅花。

《明史》载,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崇祯十七年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被迫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史可法字宪之,作者利用谐音先知,塑造了妙玉会扶乩的故事,《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写邢岫烟求妙玉扶乩,乩书上写道:“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依古松”,山下依着古松正是朱由崧的“崧”。

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史可法听闻李自成进攻北京,率军进京勤王。军队抵达达浦口时,传来北京失陷、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的消息,史可法向北痛哭失声,以头撞柱,血流到脚上。史可法为朱由检发丧,收到了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人的文书:“福王朱由崧是神宗的孙子,按辈分排行应当立为君王,但是他有七大缺点: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儿,贤良而且聪明,应当立他为君。”史可法也认为如此。

观音遗迹关联词汇是尽管鸣音遗言若即,管音谐音是观音,遗即谐音是遗迹;尽鸣谐音是金铭,张慎言字金铭;言若谐音是俨若,吕大器字俨若。贝叶关联词汇是悲剧枝叶,悲叶谐音是贝叶,剧枝谐音是居之,姜曰广字居之。作者借佛教谶语隐藏人物字号,是写作方法之一。《红楼梦》中所指的遗文影射史可法收到拥立新帝的秘密文书,关联词汇是遗文文书,遗文即影射文书。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那妙玉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自己连忙收慑心神,走进禅房,仍到禅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驰,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早惊醒了庵中女尼道婆等众,都拿火来照看。只见妙玉两手撒开,口中流沫。急叫醒时,只见眼睛直竖,两颧鲜红,骂道:“我是有菩萨保佑,你们这些强徒敢要怎么样!”众人都唬的没了主意,都说道:“我们在这里呢,快醒转来罢。”妙玉道:“我要回家去,你们有什么好人送我回去罢。”

《红楼梦》此处采用遗梦写妙玉被众人追捧,众多王孙公子要娶她。影射了史可法受各方势力青睐,都想联合招纳史可法,特别是多尔衮非常重视招纳史可法。贾宝玉原型是明清皇权,此处既代表大清皇权,所以才有妙玉的心动。小说同时又为后来妙玉遭劫设下伏笔,与后文海上强盗劫持妙相呼应。

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多尔衮致书史可法,扬言“联闯平南”,而史可法在给多尔衮回信中只是为弘光朝廷继统的合法进行辩解,没有拿出对付清军的办法。九月,清河道总督杨方兴劝说多尔衮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江南地区。而此时清廷对南明政权态度也发生转变,多尔衮致书史可法,以正统自居,否认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要求南明君臣无条件投降。因左良玉率数十万兵力,由武汉举兵东下,要清君侧,“除马阮”。当时,史可法移军驻泗州,保护明朝祖陵。马士英竟命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矶,以致淮防空虚。史可法遂至扬州,继续抵抗清军的进攻。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二回,写妙玉被劫往瓜州渡口(经考证在扬州境内),影射史可法被困扬州城。其中一个强盗单看上妙玉,劫持过程妙玉被闷香熏住,眼睁睁无法反抗呼叫。

据文献野史记载,清军攻城时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勾结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开城投降与多铎里应外合,史可法看着未阻止叛军。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杀扬州百姓。清军的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

《红楼梦》在写众人听到妙玉的事,都道奇闻异事,说起妙玉的下落,也是众说纷纭,无人不晓。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一回狗彘奴欺天招伙盗,写周瑞干儿子何三引盗贼强抢贾府,至妙玉被劫。何三谐音是喝糁,糁[ sǎn ]为山东方言,指煮熟的米粒。糁即粥,喝粥谐音是鹤洲,刘泽清字鹤洲。

据史料记载,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顺治二年四月,清军南下,扬州告急,南明朝廷命令泽清等人前往增援,可是他已经暗中策划向清朝投降了。

据史料文献记载,顺治六年五月,刘泽清见时局混乱,断定“清国不会用人,国运不久了”,秘密派遣侄儿刘之榦与麾下副将郑隆芳、姚文昌潜往南方同南明联络,带回口信说“君王甚喜”(按当时形势和刘泽清曾掌握部分舟师分析,使者很可能是朝见了鲁监国朱以海,而不是永历帝朱由榔)。事败后李化鲸等人被清军押解到北京同刘泽清对质。刘泽清知道密谋败坏,私自烧毁密信等证据,拒不承认共谋约反,并说所谓烧贼书,实是烧明朝诰命,又被家中婢女告发。十月二十五日,清廷经过大臣会审后,刘泽清被绞死。

何三勾结海上来的强盗,影射刘泽清暗通朱以海为首的反清势力。刘泽清反复无常,作者将其行径合并,投清卖主与联合朱以海反清融为一个故事。《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一回写何三在盗窃贾府时,因包勇追打,混乱中跌落摔死,关联词汇是摔跤,跤死谐音是绞死,影射刘泽清事败被清廷绞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