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格式篇)31——对联1

一 对联的装裱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

前两堂讲了立轴和屏条,对联的装裱和屏条相当接近,通常为一色裱,没有轴头,不用惊燕。天地头比立轴短,左右边也狭窄一些。还有要注意的是,圈档的颜色一定用淡色,而且上下联是一组,所以绫的丝缕要一样,颜色一样,长度一样,这样才称得上是配对。

二 对联的书写

怎样做一个对联,这属于文学,有兴趣可以找本书看看,教对联作法的书很多。我讲的是书法,怎样书写对联。

2.1 摺纸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2)

对联中五言、七言最为常见,我先以这两种为例子,后面再讲短联、长联。

这个对联的摺纸,譬如说,是写五言的,那么就是五格。五格,有两种方法可以摺纸,一种是先摺这一边,这儿留出来。那么这儿就是有四个字了,一、二、三、四个字了。然后,把地脚拿掉,摺一下。那么你看,现在我横的也摺一下。好,现在拉出来,你看到这儿,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天头地脚,宽的这一边当天头,窄的这一边当地脚。那么这一种摺纸的方法,他的主要想法就是,先摺了四个字的地方,然后再加一格,再加上一个字。因为五个字是单数,先把四个字摺出来,然后加上第五个字,加多一个字。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3)

还有一种方法,不是做加法,是做减法。那是什么意思呢?你看我怎么做。首先这个纸对摺,但是这儿不是齐的,因为天头地脚,天头大过地脚,所以我们多留一点边。好,这是第一次对摺。然后再对摺,摺到地脚这一边,不是上面的,是下面这个边。第二次对摺。再来,第三次。再来,第四次。四次摺下来,就是十六行。然后,我们横的也来对摺一下,一次,两次,可以了。你看天头的这条边,如果我们把它暂时摺到下面,你看到,现在的方格多少大呢?就是大概一块豆腐干那么大,一个小方格。好了,现在全部放出来,把它这张纸放出来,那怎么做减法呢?你看这儿,这儿一行加上这条边,这是天头。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4)

就是整个十六格里边,减掉这一格不写字的,加上这条边,这是天头。那里呢?这儿也是。这儿十六格里边减掉这一行,这一个就是地脚。那么你看,现在天头地脚,天头比较长一点,地脚短一点。十六格里边,减掉了这两格,那么剩下的就是十四格。十四格中间,你看这一、二、三、四,四个小方格我写一个字,然后,这儿写一个字,空一行,再来,四格写一个字,再空一行。照这样下去,第三个字,空一行。第四个字,空一行。第五个字,正好。(具体摺纸内容请看本课视频)

我把刚才摺纸的结果,再画个图表示一下。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5)

我用的是四尺半切纸,大致是长四尺,宽一尺。纵向对摺四次,那就是十六等分,注意上面要稍留出一点,等下加入天头。横向对摺两次,四等分,这样得到六十四格。写的时候上面减去一行,和留出的边组成天头。下面也减去一行,当作地脚。纵向左右边各占一行,这就是我所说的摺纸后用减法。留下中间部分,每四小格写一个字,每两个字之间空一行,这样正好写五个字。对摺是最容易的摺纸法,用这方法轻易就解决了。

这种对摺成六十四格的纸张,用途很多。譬如写七言对联,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天地头、左右边和刚才五言一样,各占一行,中间还是四小格写一个字,每两个字之间无须空一行,就正好是七个字。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6)

写出来的效果,就像这样两幅对联。五言字较大。字距空位也大。七言字小一点,字距也相对减少。

2.2 对联的落款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7)

一般书法作品,落款都在正文之后,但对联有点特殊。对联正文左右边都可以用来落款,上下联都是这样,所以对联有四个位置可以落款。我这里给它编个号,上联之右为1号位置,上联之左为2号,下联之右为3号位置,下联之左为4号。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8)

书写和阅读落款的顺序,就是1-2-3-4,从右读到左。对联本身比较狭长,正文旁边空白不多,所以写落款只能单行,你所以利用的就是这四行。

像清代孙星衍这对联,单款:"兰陵孙星衍"。单款通常都写在第四行,也就是下联正文之左。记得姓名要写在中线以下,七字联在第四个字下方就可以了。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9)

金农这对联,落款用了第一和第四两行。第一行写时间地点,第四行写上款和下款。中间第二、第三行空着,没有写字。

这是清代钱大昕写的寿联,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0)

请注意他的落款位置,用了1、2和4三个位置。第一行只有两个字:"书祝",然后抬头换第二行,"莲香学长兄五十寿"。这其实是上款,写完了第三行空着,下款写在第四行:"竹汀钱大昕","竹汀"是他的号。

朱彝尊这对联,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1)

用了1、3和4三个位置。第一行也是"书为"两个字,第二行空着,第三行上款"骞泳年道翁",第四行签名。

包世臣八言对联,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2)

落款四行都用到了。这是旧金山亚洲博物馆藏品,是叶公超后人所赠。

刚才说过,这四行的文字是可以连读的,并不是每一行要断句。以这清代李文田的对联为例,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3)

第一行是:"时在乙未季春,小雨初晴,笔砚流润,饮毕",句子未完,连第二行"兴发,不禁技痒,爰把笔为此,以应"又没完,连第三行"少卿仁兄大人雅正",然后是"中约李文田书并识",这是下款。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4)

有些对联是没有落款的,谁写的?皇帝。皇帝不乐意人家读他的姓名,所以不写出来,只盖一个印。这个我想你不要学了,除非你也做了皇帝。

2.3 画格

知道了对联的落款,就容易理解怎样画格了。写对联不一定需要画出网格线,有摺纸痕也可以了,但有时画出网格线,别有韵味,也更容易对位。在对联上只有两种文字:一是正文联语,二是落款文字。所以,对联的画格,也就是针对这两种文字来设计的。

只画出正文用格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5)

比较简单的是只画出联语用格,譬如说这五言对联,中间联语有格子,至于两边落款的文字,就没有网格线了。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6)

还有一种画法,就是联语和落款都画线。联语用格,而左右落款只需画行线,无须分格子。这种画法,也相当好看。

这是吴昌硕八言贺联,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7)

祝贺朋友新居落成,用朱砂色金线格熟纸,非常抢眼。联语和落款都画了线。

沈尹默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8)

沈尹默先生这七言对联,也是画线的。请各位注意,中间的字格和两边落款的行,上下是齐平的,这是一种画法。上面那横线以上,就是天头,下面的横线一下,就是地脚。

清·杨沂孙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19)

杨沂孙这对联的画线,稍有不同。他是外面一个大框,大框里面加一个小框,然后把小框分格,来写联语,而大小框之间的纵向空位,用来写落款文字。大小框之间横向也有空位,所以大框以上才是天头,以下是地脚。深入想一想,这大小框之间的(上下)空位加起来近于一个字,长联本身是十一字,十一字不大好摺纸,如果照十二字来摺,就方便多了。

启功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20)

市场上有印好花纹的对联纸卖,这等于是帮你画好格,但花纹以圆形为多,如瓦当纹、龙凤团花纹等等,有五言,有七言,可省不少时间。注意这些都是熟纸,而且有些不是宣纸,用油墨印刷的,纸面不吃墨,你可以稍以湿润,写起来就容易些。

吴昌硕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21)

以前还有绢本的对联,如吴昌硕这作品,写于一九三三年端午节,绢上描有金龙。这是富贵味很重的作品,一般喜庆节日悬挂。平时文人书斋还是用白纸为多,取其素净。下堂课继续,谢谢。

本节要点:

· 对联的装裱特点。

· 对联的落款。

· 对联的摺纸和画线。

复习思考:

· 试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庆长春"五言联,书体不限,要求用白宣纸,联语和落款都要画线,落款文字至少用三个位置。

复习思考:

书法作品对联的布局(对联的装裱特点)(22)

· 这杨沂孙十一字的对联,课程中说可以依照十二字来摺纸,比较简便,请你试一试。

· 摺完后画出网格线,动手前想一想,先画小框容易,还是先画大框?还是都一样?

· 摺这种大小两框、小框十一格的对联,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你想用减法摺,还是用加法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