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第八十一难发生在哪(西游记八十一难详解)

西游记的第二十七难名为被魔化身,这一难依然是乌鸡国的故事,发生在孙悟空师徒救回乌鸡国国王帮其夺回王位中间的一段剧情。这一个简单的小剧情,为什么会被单独地列为一难那?有人说了,这一难纯属牵强附会,强凑的一难,妖怪本就没有害唐僧的想法,只是变成唐僧的样子迷惑了一下众人,然后就被菩萨收走了。于唐僧而言只是一个小插曲,都算不上劫难。

于此这言,我不多做纠缠,我们先以难名来说。此难名:被魔化身。首先,这魔是什么?我认为这魔在书中有四种身份:终南山救苦救难的全真、抢夺王位的妖怪、奉如来法旨的执法者、文殊菩萨座下的狮子。化身为何?化身为变做唐僧。谁被魔化身,唐僧被魔化身。

就四种身份而言,这四种身份也是不同人对妖怪的看法,终南山救苦救难的全真,乌鸡国国民的看法;抢夺王位的妖怪,国王及唐僧师徒四人的看法;奉如来法旨的执法者,如来及文殊菩萨的看法;文殊菩萨座下的狮子,所有人的看法。这四种身份,四种看法,无论那一种,最后在本书的定义都是魔。为何是魔?因为他站在了对立面。

西游记中第八十一难发生在哪(西游记八十一难详解)(1)

他本身是否对乌鸡国、对唐僧师徒、对民众、对百官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其实都不重要。他就是一个被剧情需要的牺牲者,而且还谈不上自愿。我们先来说妖魔为什么要化身唐僧呢?原文:

他两个战经数合,那妖魔抵不住猴王,急回头复从旧路跳入城里,闯在白玉阶前两班文武丛中,摇身一变,即变得与唐三藏一般模样,并搀手,立在阶前。————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原因很简单打不过孙悟空,无奈变作了唐僧,只为躲避伤害。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就想了,在孙悟空面前变化,不是班门弄斧吗?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破了。

但是,结果是,孙悟空真的没有看破。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望气之法,似乎在这里全失效。原文:

这大圣赶上,就欲举棒来打,那怪道:“徒弟莫打,是我!”急掣棒要打那个唐僧,却又道:“徒弟莫打,是我!”一样两个唐僧,实难辨认。“倘若一棒打杀妖怪变的唐僧,这个也成了功果;假若一棒打杀我的真实师父,却怎么好?”只得停手,叫八戒、沙僧问道:“果然那一个是怪,那一个是我的师父?你指与我,我好打他。”————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西游记中第八十一难发生在哪(西游记八十一难详解)(2)

孙悟空辨不出真唐僧,那八戒也说不知。但悟空素来有急智,但这次急智却差点要了唐僧的性命。原文:

八戒道:“你在半空中相打相嚷,我瞥瞥眼就见两个师父,也不知谁真谁假。”行者闻言,捻诀念声咒语,叫那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驾伽蓝、当坊土地、本境山神道:“老孙至此降妖,妖魔变作我师父,气体相同,实难辨认。汝等暗中知会者,请师父上殿,让我擒魔。”原来那妖怪善腾云雾,听得行者言语,急撒手跳上金銮宝殿。这行者举起棒望唐僧就打。可怜!若不是唤那几位神来,这一下,就是二十个唐僧,也打为肉酱!多亏众神架住铁棒道:“大圣,那怪会腾云,先上殿去了。”行者赶上殿,他又跳将下来扯住唐僧,在人丛里又混了一混,依然难认。————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而这一难的难,就在此处,唐僧差点成为了孙悟空的棒下亡魂,如果不是有众神护住,这一下唐僧就又复归极乐,肉身化作肉酱了!

临头的铁棒,想来对唐僧而言,真的是一记当头棒喝,一次生死游历!唐僧可以面对妖怪的钢刀,面对妖怪的血口,但他绝不会想到自己徒弟的铁棒,如此突兀的悬在自己头顶。

唐僧真实的内心想法我们无从得知,但想来惊吓肯定是有的!

妖魔的依旧故技重施,化作唐僧的模样,孙悟空依然无处下手。而在此时,站在一旁的八戒,却有着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表情,冷笑!八戒为何冷笑?师徒同心的话,为何会有冷眼旁观的冷笑?是在嘲讽什么?还是在看一场闹剧?还是看破一切的高冷,无从得知。但接下来八戒的一个建议,却打破僵局。

西游记中第八十一难发生在哪(西游记八十一难详解)(3)

行者心中不快,又见那八戒在旁冷笑,行者大怒道:“你这夯货怎的?如今有两个师父,你有得叫,有得应,有得伏侍哩,你这般欢喜得紧!”八戒笑道:“哥啊,说我呆,你比我又呆哩!师父既不认得,何劳费力?你且忍些头疼,叫我师父念念那话儿,我与沙僧各搀一个听着。若不会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难也?————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妖怪不会念紧箍咒,当下就漏了破绽,八戒沙僧也一起围攻了上来。正待孙悟空三人欲打杀妖怪,文殊菩萨出场了。

西游记中第八十一难发生在哪(西游记八十一难详解)(4)

文殊菩萨上来先是用照妖镜定住了妖怪,现出了青狮原形,又解释了此怪下界的因由。原文:

菩萨道:“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悬在唐僧的唐僧头顶的铁棒,也在这一饮一啄之中。是梦魇,是预示,是前定,也是结果。

被魔化身,谁身是魔?魔从何起?无一张佛旨,可有下界的青狮?无有那言语相难,可有那三日三夜?三年的大旱,民不聊生,又为何起?只为迎那下界的青狮吗?

唐僧头顶的铁棒,唐僧瞬间的生死游历,孙悟空看不破的化身,孙悟空的无可奈何,八戒的冷笑,这一切种种,都在为未来埋下伏笔!

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局中,看不清未来与远方,只能假设未来的美好,然后一步步向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