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

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1)

贵池共青团

贵池青年聚集地

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2)

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3)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青少年法治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自护知识、法律知识,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市委平安办、团市委、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少工委决定,共同举办第二届池州市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暨预防校园欺凌情景剧大赛

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4)

大赛

主题

平安护航 阳光成长

组织

机构

本次大赛成立评审委员会,由大赛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和特邀专家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市委青发维部。

参赛

对象与要求

1.参赛对象和比赛方式。面向全市中小学在校生,以班级、年级、学校或少先队小队、中队、大队为参赛单位,采取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的方式,以中小学生为表演主体,每支队伍参演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最多包含1名参演老师),现场比赛时不可以配音,但可以有画外音。

2.情景剧选题。围绕“平安护航 阳光成长”主题,按照贴近生活、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够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3.表演形式。可采用小品、童话剧、音乐剧、歌舞剧等多种形式,综合灯光、舞美、数字多媒体影像技术等舞台表现元素。表演要求自然流畅,演员间配合默契,能充分展开剧情,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作品要求。参赛作品以自编自演为主,鼓励中小学生自己创作,原创作品参赛时给予适当加分;也可参考或改编其他优秀作品,但须在报名表中注明。作品要围绕主题,内容生动、健康、积极向上,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特点,形式新颖,寓意深刻,有创意和感染力。原则上一事一剧,便于舞台表演。剧本篇幅2500—3000字。每个参赛作品表演时间10分钟以内。

赛程

安排

1.县级初赛阶段。由各地广泛发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按分配名额推荐作品参加市级初赛,报名表、剧本、作品视频于11月20日前发送至邮箱czyouth@163.com

2.市级初赛阶段。11月下旬举行。采取线上评审的方式,根据各地上报的作品视频择优评选队伍参加现场决赛。

3.市级决赛阶段。暂定12月份中旬举行。各决赛队伍自行准备音乐、服装、布景、化妆等,现场进行实景演出,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奖项

设置

优秀作品奖:中学生组、小学生组各设一、二、三等奖若干。

优秀组织奖:对认真落实通知要求、组织周密、宣传效果明显的,授予优秀组织奖。

工作

要求

1.明确主旨,重在教育。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暨预防校园欺凌情景剧大赛是创新青少年自护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探索,是推动青少年安全教育的有效形式。各地要以情景剧大赛为平台,将大赛与相关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项目和活动载体有机融合,以赛促教,推动各学校不断创新安全自护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法治意识。

2.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全市各中小学校、团队组织要抓住开展情景剧大赛的契机,广泛组织动员师生共同开展情景剧的剧本创作和排演活动。各级团组织要联合相关主办单位,普遍开展法治宣传课、青少年安全自护知识宣讲、技能培训和自护主题团日活动等。要通过积极发动青少年参与情景剧表演,让更多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自护教育和法治宣传中来,扩大安全自护教育和法治宣传实际效果。

3.整合资源,营造氛围。全市各级相关部门,要充分整合资源,在教材、师资、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学校开展自护教育和法治宣传提供便利条件。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坚持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开放。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门户网站等大众传媒以及微博、微信、手机应用软件等新媒体形式,对大赛及优秀剧目进行展播,共同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4.搜集素材,注重宣传。各地要注重搜集初赛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影像资料,加强对大赛的宣传。各地可随时报送大赛活动信息、优秀剧目视频等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择优在相关平台上进行宣传展示。

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5)

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6)

编 辑 |卢敏

校 对 |王艺君

审 核 |舒双双

终 审 |韩冰

来 源 |池州共青团

声 明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校园欺凌情景剧互动(团团分享池州市第二届)(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