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失足成千古恨(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妇孺皆知,后面的一句才是点睛之笔。

众所周知,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再厉害的人物,他也有出错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为此,人们常常拿“一失足成千古恨”来形容自己无法弥补的错误,但是,大家知道这个俗语的由来吗?

俗话说失足成千古恨(一失足成千古恨)(1)

根据史料记载,“一失足成千古恨”最早出自于大才子唐伯虎之口,提及唐伯虎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有名的唐伯虎点秋香,大家都是熟知的,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擅长诗词歌赋,但是在早期,唐伯虎的路走的并不顺,唐伯虎在28岁的时候,考中乡试,这时的唐伯虎可谓是春风得意,前景大好,而唐伯虎本认也是十分渴望有朝一日可功成名就。

在后来的一年中,唐伯虎细心准备进京赶考,而当年的考题很是难搞,但是大才子唐伯虎依旧是考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当时泄题事件,唐伯虎也被牵连,最后稀里糊涂的被抓了起来。

俗话说失足成千古恨(一失足成千古恨)(2)

后来,唐伯虎被证明跟泄题时间无关,但是高傲的唐伯虎已经是心灰意冷,无意在官场混下去了,在回去的路上,大才子唐伯虎大声喊道:“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已是百年人”,事实上,唐伯虎这是在嘲笑自己命运不济,而“一失足成千古笑”,后来被威秀仁改为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其实仔细一看,后面的一句才是点睛之笔,人的一生也就那几十年,一些东西错过了,就错过了,回头再来看,自己已经是到了暮年,已经是无力挽回了,在这里反应出了一种无奈的状态。

俗话说失足成千古恨(一失足成千古恨)(3)

慢慢的,这句俗语成为了一个千古名言了,在当下,人们在犯错的时候,往往也会拿这句话来自责,而后面一句“再回头已是百年人”也是吸粉无数,整句下来,后面的这句才是点睛之笔,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大家应该也都明白,无论你是谁,都是要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的,不管你是官高位重的大人物,还是平民老百姓,都是如此,当想要弥补、挽回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到了暮年,这可能就是最大的悲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