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也过完了

让我们来聊聊“996”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1)

996现象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段时间很火的996现象,就是网友们热评的“工作996。很多人反对996,觉得这是公司压榨员工,没有人性的表现。也有人力挺996,比如马云也出来表态,公开支持996。说“奋斗的年轻人就应该996,很多人想996还得不到呢!”每个人看待996现象的立场皆不同,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2)

PART 1/什么是996现象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3)

所谓996现象,就是早上9点(或9点半)上班,晚上9点(或9点半)下班,周六还要加班。996现象是互联网企业加班的代名词,即平时上班时间长、周末也要加班的现象。随着996现象在中国IT企业中的泛滥,有的IT员工甚至出现过劳死的现象,因此一些IT人士发出了“工作996,生病ICU”的感慨。

2014年4月,随着某互联网企业员工加班离世,996已经成为IT公司员工加班的代名词,由于此现象普遍存在于整个互联网大环境下,IT行业看似风光、高大上,其中的苦多数人只有心里清楚,这种现象也引起社会及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4)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5)

PART 2/996现状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6)

根据调查,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早已实施了996加班的做法,由于压力大上班时间长,长期积压下来许多员工受不住而因此离职。而所谓的996也只是个代名词,有的公司甚至执行的很可能是9106、9116(早上9点上班,晚上10点或11点下班,一周上班6天)等等,甚至加班时间更长。996现象正在风靡整个互联网行业,很多员工已苦不堪言。类似的情况也成为了互联网圈内默认的模式,即劳动合同中尽量通过技术手段规避法律条款,员工私下怨声载道,但实际上很少有公司的员工真正提出有效的反对或解决举措。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劳动力加班较多,普遍存在工作时间较长现象。有超过1/3的雇员在被调查时的上个月加过班;但是,加班雇员中只有不到一半领取了加班工资,接近一半的加班雇员无任何补偿。从调查中不难看出,中国劳动力不仅加班多,加班补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另有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显示,全球员工敬业比例为13%,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只有6%。加班换来的工作效率不高或厌倦情绪,也使996的加班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是足额给员工支付加班费的,这又诱发了另一种现象,笔者的朋友在一家类似公司工作,每每到下班时间都会在公司里耗着,干干私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因为晚下班一个小时,公司就会多支付一个小时的加班费,而不问你这一个小时做了什么。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7)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8)

人民日报评论

对996有争议,并不是不想奋斗、不要劳动。没有人不懂“不劳无获”的道理。但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委托—代理”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

在媒体的质疑声中,有些企业辩称这是一种企业文化,“提倡”员工加班、“鼓励”员工全情投入、高效产出。在法律上,这样的做法得不到支持。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而“996工作制”的加班时间远远超过了这一规定。

钱江晚报评论

老板们大义凛然,把“996”捧得跟朵花一样,可“996”工作制到底是怎么回事,违不违法,其实并没多少可以讨论的余地。拨开那些围绕在加班问题上的迷雾,在这层绚丽的道德外衣下,是企业对利益的原始冲动。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种转嫁经营成本的策略,在不增加用工人数的基础上,将现有员工的利用率最大化,这不是奉献,而是一种压榨。这没什么好骄傲,相反是一种污点。

广州日报评论

一个行业起步和发展阶段可以靠咬牙拼下来,但靠牺牲员工的正常生活与休息时间的发展不可持续,它不仅给员工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也无法迎来一个行业的未来。“上班996,生病ICU”,虽然是调侃,但也足以警醒相关公司。只有工作没有生活,这样的状态下,员工哪怕拿着高薪,幸福感又从何而来。“996工作制”不应该成为任何行业的常态,不仅是互联网企业。

凤凰网评论

互联网企业一直标榜的是创新、平等、自由等几个理念,其愿景常常在于改变世界;但变相强制加班的那些企业,走上的却只是那些不规范公司的老路,通过强制灌输老板意志来进行公司治理。创新在这些公司没有发生的可能,因为缺乏平等的土壤、自由的空间;成功也很难属于这些付出与回报不能统一的公司,因为那总会导致人心涣散。这些公司看起来所从事的是互联网行业,但实际上它们都缺乏真正的互联网精神。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9)

有人提出,996可以不用来加班,而用来自我增值。站在CEO们的角度,你不996,说明你不能吃苦,受不了工作压力,你存在成长瓶颈。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下班可能不会急于回家,他们上着各种在职的课程,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包括湖南企发文化传媒的小可同学在内,很多时候由于从事新媒体工作,你的加班往往是自发自觉自愿的,你做这些只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8小时外的工作、学习,更多的是你对职业前景的规划,对业余时间的管理和支配问题。那么,这样的996,会带给你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增值价值。违法的,我们寻求法律途径自我保护;自发的,我们做好时间管理,不断提升,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更好的那个你!

五一劳动节背后的血泪史(五一国际劳动节)(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