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

万蚨斋炭翁2021-07-07 08:24

不知何故,天心阁古玩市场原在地下车库的摊位、都被取消,摊主们都被赶出来了。

而上面,简牍博物馆前坪的场地,也不再设摊位,于是,摊主们只好摆放在白沙路的人行道上。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3)

褚石色的塑胶步道,镶嵌着明亮的黄色边框,便成了一条长长的地摊垫,倒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条奇特的地摊垫子上, 我发现了一枚奇特的“道光通宝”:

一奇书体,隶楷混撘: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4)

二奇钱背,满文倒书: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5)

尤奇造法,竟非铸造,而为机制……

有机制的“道光通宝”钱吗?

看来,这是个有故事的钱, 收了。

中国何时何地开始用机器制造钱币,有三种说法。

一说始于天津。

下面是最早的宝奉局机器制钱。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6)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7)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8)

我收的品像太差。

此说称,李鸿章花了27800余两白银,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春,将英国格林活铁厂造币机运抵天津,中国才开始机器制币。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9)

如此,李竟享受到了双龙贺寿的待遇,但我觉得,凭李此功,不至如此。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0)

我还收有另一个版本: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1)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2)

此钱为魏碑书体、满穿,然而钱谱不载。

不过,在我的众多 “道光通宝”中,还有一枚疑似机制者: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3)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4)

而这枚钱币,却反映了另外一种说法:中国最早的机器制币,或为1887年张之洞在广州创办的广东造币局。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5)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6)

除此之外,我还收藏一枚硬币,则提出了第三种说法: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7)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8)

光绪八年,是公元 1884年。

有钱谱如此记载: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19)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0)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1)

可惜,我没收到上述两种钱。

这个吳大澄,何许人也,竟敢与李鸿章、 张之洞之流争夺第一?

“中国的第一套机制银币”,为啥没有出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天津、广州,而出现在相对落后的冰天雪地的边陲吉林?

一查,才知道,吴大澄不仅是一位书法名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他曾经驻防吉林珲春,为加强边防而奏请建立了吉林机器官局。以补吉林边防之军火与制钱之缺乏。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2)

这条888米长的公路和路边的图门江,可说是中国最狭窄的一段疆域。全凭吳大澄一人之力,与沙俄谈判夺回。中国这才有了图门江的水、陸出海口。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3)

以上三说,虽相矛盾,但足可说明,中国的机器制币,不会早于光绪年间。 而 “道光”,比“光绪”朝要早许多,隔了咸丰、同治两代,相差有半个多世纪之久,因而,道光时期,是不可能有机制的道光钱出现的。

今天我所收的这枚 “道光通宝”,只能是后来朝代的补造之品。

或许要问,明知有问题,你为啥还要收它呢? 因为,它是个宝福 “道光通宝”,这个品种的道光钱极其少见,我收了它,也算是替我原来那个孤独的“宝福道光钱”,找一个伴。

何况,它似乎还有鎏过金的痕迹,你看,那“道”字上的那个闪光之点…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4)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5)

它,虽是个补造之钱,或许,也记载着什么故事…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6)

中间突起的道光银锭(地摊泉缘十三机制)(27)

地摊上的泉,通常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而你,往往会被其散发出的、一种求索的魅力所吸引,便会毫不犹豫地收了它。这,就是地摊泉缘。

2021年6月4日

记于万蚨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