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魔术交流(暑假孩子没处去)

重庆之声7月11日讯 利用冲量原理的“徒手劈砖”,利用低燃点白磷的“空手冒烟”,利用磁性开关原理的“隔空点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凭空传电”……台下的近百名小学生不时发出一阵一阵的惊叹。这炫酷的魔术现场不在大剧院,而是在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阶梯教室。台上表演的也不是魔术师,而是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巧明。

北京大学魔术交流(暑假孩子没处去)(1)

近日,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了两场“科学魔术秀”主题科普体验营,吸引了近200名小学生报名参加。科学体验营分为动手实验、科学魔术秀和科普展品体验等三大类共30多项子活动。在大学生志愿者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利用两个小纸杯及一根橡皮筋,自制了纸杯飞行器,初步了解伯努利原理,体会空气动力学的魅力。在科普展品体验环节,小朋友一口气体验了“走马灯” “饮水鸟” “希罗喷泉” “三角支撑”“电磁小火车” “简易电动机” “手触亮灯” “手摇风扇” “穿墙而过”等近30项科普实验作品。教授演示、大学生指导、自己制作,这新奇的科学体验,让参与的小朋友和旁观的家长都大呼过瘾,意犹未尽。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巧明表示,此次体验营由 “西大科普空间站”网络文化站、格物舱创客空间、重庆物理学会及北碚区科协共同承办,重庆格物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友情赞助,大家反响这么好那就继续做下去,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开展更常态化的科学课服务,有兴趣的市民关注“西大科普空间站”微信号就可以获取活动信息,欢迎更多的孩子来体验魔法,爱上科学。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邓涛教授介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国务院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重要通知精神,学院精心组织团队、打磨课程,线上线下搭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平台。

本次科普体验营是在总结前三年活动的基础上,升级换代的第一次,保持了贴近生活、注重体验的设计宗旨,保留了志愿者手把手指导的特色,但课程更加系统化,内容更加丰富化,特别是几位专业教师的全程演示和指导,让小朋友们的体验更加专业化。

(重庆之声记者夏蕴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