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护理学基础知识)

51、为什么鼻腔粘膜发炎时,常可引起鼻旁窦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护理学基础知识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护理学基础知识)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

51、为什么鼻腔粘膜发炎时,常可引起鼻旁窦炎?

答:因为鼻旁窦的粘膜经各窦口与鼻腔粘膜相延续,因此,当鼻腔粘膜发炎时,常可漫延到鼻旁窦,引起鼻旁窦炎。

52、上颌窦为什么容易发生感染或窦内积脓?

答:上颌窦是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其开口高于窦底,而且开口狭窄,分泌物不易排出,故容易发生感染或窦内积脓。

53、请说出在腹股沟部位,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三者的排列关系?

答:股动脉位于腹股沟中点,腹股沟韧带深面;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股神经位于股动脉的外侧。

54、试述心壁的构造及心传导系统?

答:整个心壁由内向外依次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构成。心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

55、试说出心脏的体表投影?

答:⑴ 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1.2厘米处。⑵ 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1厘米处。⑶ 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⑷ 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约7-9厘米处。用弧线连结上述四点,即为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

56、淋巴系由什么构成?全身共有多少淋巴干?最大的淋巴管是什么?

答:淋巴系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全身共有九条淋巴干。最大的淋巴管是胸导管,长30-40厘米。

57、何谓盲点?

答:在视网膜中央稍偏鼻侧处,有一白色盘状结构,叫视神经盘此盘处无视细胞,不能感受光的刺激,故又叫盲点。

58、眼睛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在何处?

答:在盲点颞侧约4毫米处,黄斑的中央凹,是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59、何谓血脑屏障?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血脑屏障是由脑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邻近细胞紧密连结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的屏障。其主要功能是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维持脑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60、请说出脑神经的名称?

答:人共有12对脑神经。

即:

⑴ 嗅神经;

⑵ 视神经;

⑶ 动眼神经;

⑷ 滑车神经;

⑸ 三叉神经;

⑹外展神经;

⑺面神经;

⑻ 前庭蜗神经(听神经);

⑼ 舌咽神经;

⑽ 迷走神经;

⑾ 副神经;

⑿ 舌下神经。

61、法洛氏四联症包括哪些?

答:

包括:

⑴ 肺动脉狭窄;

⑵ 主动脉骑跨;

⑶ 室间隔膜部缺损;

⑷ 右心室肥大。

62、何谓颅顶的危险区?

答:额顶枕区的腱膜下有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间隙中有导血管通过,头皮的静脉通过导血管,与颅内的硬脑膜窦相交通。头皮的感染,可经导血管向颅内扩散,因而把腱膜下间隙称为颅顶的“危险区”。

63、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功能有哪些?

答:

⑴ 屏障功能:如皮肤、鼻毛、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及分泌的粘液、胎盘、血脑屏障等。

⑵ 吞噬和杀菌能力:如巨噬细胞、噬中性白细胞、胃液、唾液、汗液、泪液以及血清中的补体系统等。

⑶ 解毒功能:如肝脏。

⑷ 排出功能:如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咳嗽、喷嚏等防御反射,胃肠道、肾脏的排泄功能。

⑸ 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64、何谓血栓形成?何谓血栓?

答:在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粘集或凝固成固体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65、何谓栓塞?何谓栓子?

答:心血管内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某处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造成栓塞的异物称为栓子。

66、栓塞有哪些类型?

答:

⑴ 血栓栓塞;

⑵ 气体栓塞;

⑶ 脂肪栓塞;

⑷ 羊水栓塞;

⑸ 瘤细胞栓塞;

⑹ 细菌或寄生虫栓塞。

67、心肌梗死的原因?有何临床表现?

答:常见的原因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伴有持续性痉挛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心肌缺血而发生贫血性梗死。病人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若梗死区较大,可引起急性心肌机能不全,甚至发生死亡。

68、静脉内的血栓脱落后 ,可阻塞哪些部位?其后果如何?

答:静脉内的血栓脱落后,可随静脉血运行,经过右心,最后到达肺动脉或其分支中,如血栓很大,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大分支,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严重时可致猝死。

69、何误肉芽组织?

答: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的毛细血管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称为肉芽组织。

70、肉芽组织有何形态特点?

答:新鲜的肉芽组织呈鲜红色,质软而嫩,触之易出血,表面呈颗粒状。因为其中无神经,故触之不痛。

71、肉芽组织有何主要功能?

答:⑴ 抗感染及保护创面;⑵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它异物;⑶ 填补伤口或其它缺损。

72、何谓炎症?

答: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73、试述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答: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临床上炎症局部表现可有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

74、休克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

答:主要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体表湿冷、反应迟钝、神志障碍、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和代谢紊乱等一系列表现。

75、根据病因,休克可分为哪几类?

答:

⑴ 感染性休克;

⑵ 失血和失液性休克;

⑶ 心源性休克;

⑷ 过敏性休克;

⑸ 神经源性休克五类。

76、良性肿瘤如何命名?

答:起源组织的名称后加“瘤”字。如起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瘤称“脂肪瘤”。起源于腺上皮的良性瘤,称“腺瘤”。如“甲状腺瘤”。

77、蛋白质的元素组织特点是什么?

答: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碳(50-60%)、氢(6-8%)、氧(19-24%)、氮(13-19%);大多数蛋白质含有硫(4%以下);有些蛋白质含有磷;少数蛋白质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铜、锌、锰等);个别蛋白质含有碘

78、如何推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答:100克蛋白质中平均含氮量为16克,即每克氮相当于6.25克蛋白质(100/16 = 6.25)。因此只要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推算出其中蛋白质的大约含量。每克样品含氮克数χ6.25χ100=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克%)。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79、根据核酸分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把核酸分为哪二大类?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答: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大类。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80、什么是酶?

答: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也称生物催化剂,能在体内或体外(试管中)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

8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凡能影响蛋白质的理化因素都能影响酶的活性。因此温度、酸碱度、重金属离子都能影响酶的活性。高温、强酸、强碱等因素均可引起酶丧失催化能力

82、维生素分为哪几类?各包括什么?

答:根据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二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又分维生素B1、B2、PP、B6、生物素、泛酸叶酸、B12等。

83、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维生素有以下几种重要生理功能:

⑴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⑵促进红细胞生成;

⑶参与血液凝固;⑷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⑸参与激素的合成。

84、何谓ATP?

答:ATP是含有三分子磷酸的腺苷,因此称为腺苷三磷酸,也称三磷酸腺苷,是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主要是以ATP为中心,故ATP是直接供能物质。

85、何谓同功酶?

答:同功酶是指在同种生物体内,功能相同(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酶。

86、糖的分解代谢有哪几条途径?

答:糖在人体各组织中都能进行分解代谢。主要有三种途径,即无氧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通路。

87、何谓糖的无氧酵解?

答:在无氧条件下(如肌肉剧烈活动时产生缺氧情况),糖原或葡萄糖经过很多中间步骤,最后分解成乳酸,这个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它与酵母菌使糖发酵生醇类似,故又称为糖的无氧酵解(简称糖酵解)。

88、何谓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主要在哪些脏器进行?

答:由非糖物质如某些氨基酸、乳酸、甘油和丙酮酸等转变为糖原或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的异生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占糖异生总量的90%,其次是肾脏,占10%。

89、脂类包括哪些物质?

答: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中性脂肪)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又称甘油三酯。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类。

90、酮体包括哪些成分?是如何生成的?

答: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不完全而生成的。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91、在什么情况下酮体生成过多?

答:在饥饿、糖尿病情况下,由于脂肪动员增加,肝内酮体的生成量超过了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则血中酮体堆积而引起酮血症。

92、血中酮体增多有何危害?

答:由于酮体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因此血中酮体过多会引起酸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

93、何谓必需氨基酸?有哪几种?

答:人体需要的,但又不能在体内合成的,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即色氨基、赖氨酸、甲硫氨酸(蛋)、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

94、氮平衡有几种情况?

答:氮平衡有三种情况:

⑴总氮平衡:每日摄入的氮量等于排出的量。正常成人表现为总氮平衡,即吃的多排的多。

⑵正氮平衡:每日摄入的氮量多于排出量。儿童、孕妇、恢复期病人,表现为正氮平衡。

⑶负氮平衡:每日摄入的氮量少于排出量。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时,表现为负氮平衡。

95、试述氨的去路?

答:氨的去路有三条:

⑴尿素的合成:肝脏能把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尿素,然后经肾脏排出体外。

⑵谷氨酰胺与铵盐的生成:小部分氨与谷氨酸结合,生成无毒的谷氨酰胺。然后随血液运到肾脏,再经过水解、分解等过程,最后形成铵盐,随尿排出。

⑶氨可以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嘌呤、嘧啶等物质。

96、何谓血液中氧含量?正常人氧含量为多少?

答: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直接从血管内取出的血液中所测定的含氧量,称为氧含量。正常人100毫升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平均为19毫升,静脉血中的氧含量平均为14毫升。

97、水的生理功用有哪些?

答:水的生理功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⑴促进化学反应;

⑵运输物质;

⑶调节体温;

⑷润滑作用。

98、何谓微生物?

答: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些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见。

99、微生物分为哪几类?

答:微生物分八大类。即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和真菌。

100、细菌的基本构造、特殊构造各有哪些?

答:细菌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细菌

的特殊构造是某些细菌具有的,如鞭毛、芽胞、荚膜等。

欢迎关注微博:每日医学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