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缩影)

外界多纷扰,何不浸书中?

作为一个典型的浮躁人儿,自认为已是非常不易静下来读书的了。无奈所修专业尤其需要静下来认真仔细研读,遂不得不慢慢改变自己。记得刚入学时,导师对我的要求就是要“静下来、坐得住、读得进、走得出”,因专业所限,所读书目多为古籍,因而并非同看小说一般对其书本文字一扫而过甚至一目十行即可,若说一字一句都需要细细斟酌品味实不过分。

春秋左传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缩影)(1)

图片为本人所读书籍随拍

当然,这类读书只能是针对少数人而言,比如本身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学生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喜欢进行快餐式阅读,希望可以进行省时、高效的阅读。亦正是因为如此,我更想要进行一种新的探究,看看自己能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讲述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同时在这个快餐化阅读的时代为相关兴趣爱好者提供一点有营养、有价值的文化输出。

于是,我想充分利用头条这个平台在督促自己在学业上进行深入式学习探究的同时,每日对所读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算是疫情期间防止自己在家犯懒不学习的一种方法吧。

春秋左传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缩影)(2)

图片为本人所读书籍封面

由于本人正在读的书籍为《十三经注疏》之《春秋左传正义》,故从《左传》谈起。

春秋左传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缩影)(3)

读史以明智

所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往今来,史书作为时代的记录体,往往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面貌,而《左传》作为一部伟大的集史学、文学、经学等于一体的经典名著,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春秋战国时期宝贵的历史史实。

先来了解《左传》基本体例

《左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以解释(根据鲁国史官所记编写而成的)《春秋》。其时间线是以鲁国国君的世次为序,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依次为: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简述为“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共十二公,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止,共记录了255年的历史。

《左传》篇幅在传统的儒学经典《十三经》中属最大,可以说是传统儒学和国学的核心经典著作,所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奴隶制社会末期周王朝乃至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及重要的自然现象等诸多方面。因而研读《左传》可以说是从多个方面为我们进行充电学习。

今天就先这样开个头吧,明天咱们从隐公开始一起去看看都有些什么事儿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