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如果孙嘉诚不死(雍正王朝中孙嘉城如没死会反对)

文/炒米视角

炒米窃以为孙嘉诚如果没死,他也一样会反对“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他反对的不是改革的内容,而是方式。这一点在后来的李绂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孙嘉诚是《雍正王朝》创作的一个耿直刚烈的清流。

雍正王朝如果孙嘉诚不死(雍正王朝中孙嘉城如没死会反对)(1)

他在”新钱铸造事件”中突颖而出,受到雍正的重视。他是及其关注民生的,为了老百姓,不惜肝脑涂地,敢于开罪总理王大臣,敢于揭露“铜铅比”潜规则。其实也就是得罪了靠发铜钱财的整个利益链条。

但是他的做法显然也非常欠缺火候,和《康熙王朝》里李光地在康熙面前暴露明索两党党争,有异曲同工之效。

雍正王朝如果孙嘉诚不死(雍正王朝中孙嘉城如没死会反对)(2)

这结果也导致了他第一个站出来弹劾年羹尧,最终得罪年羹尧后,被杀死。说白了,这就是“过刚易折”。路径错误导致了结果的适得其反。

那么这样的问题其实存在于每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的身上。

雍正王朝如果孙嘉诚不死(雍正王朝中孙嘉城如没死会反对)(3)

李绂同样也是这种性格,在”恩科舞弊案”中,他考虑的就是不能铸成既定事实,一定要停止科考,查清问题再行复考,而对于买卖考题的作弊者,必须绳之以法。

但是究竟该如何处理这里面的复杂关系?如何不令自己被卷入其中,身陷囹圄。这些他都没有考虑。所以他同样拥有正直的心态 但是缺乏处理问题的手段。

这就导致了他后来因为田文镜羞辱斯文,深深伤害了他作为读书人的骄傲。就直接不计一切后果开始疯狂弹劾抵制田文镜。最终差点被雍正杀了。

所以孙嘉诚和李绂这两人其实本质是一样一样的。

雍正王朝如果孙嘉诚不死(雍正王朝中孙嘉城如没死会反对)(4)

那么“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其实本意是官民平等,削除特权。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它打破了根植一千多年的世俗价值的基础。那就是读书人之所以甘受清贫,仍然可以保持骄傲的资本。那就是士农工商,他们之所以能排第一的”特权”所在。

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其实在清初就施行了,然而困难重重,也是未能全国推广,最早废除的。那就是他彻底抛弃了读书人的支持。

很多人看不懂李绂为什么那么耿介的一个人,在这个问题上会迂腐成这样?

雍正王朝如果孙嘉诚不死(雍正王朝中孙嘉城如没死会反对)(5)

最后归结为他的人品有问题。其实不然,如果孙嘉诚也加入到这个行列,才会引起大家的反思。

因为表面上争的是利,争的是特权,但实际上争的是那个年代读书人的立锥之地。失去了这种特权,他们就没有为天下读书的资本了,而只能如蝼蚁,每天疲于奔命,何谈心怀天下,为民请命?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雍正王朝如果孙嘉诚不死(雍正王朝中孙嘉城如没死会反对)(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