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

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1)

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每年损耗大碗近万个

文‖邵卫 图‖网络

许昌城像一块豆腐,被南北铁路一分为二。三食堂,又称西关饭店,它就坐落于铁西最繁华的解放路与西关大街交叉十字口上,由几十间“T”型排房组成。该饭馆初期划归许昌市联社管辖。主任是李长发,城南裴山庙人。三食堂在同行业称不上龙头老大,但它是许昌大众饭的起源地。(想看看邵卫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快快点击以下链接:烟城最牛的馆子:不到许昌饭店不算请客)

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2)

一个饭馆的定位,主要取决于消费群体的层次。那时候的铁西,因为地区人民医院,卷烟厂以及烤烟厂等的建立,无论人口和消费水平都比铁东要高出许多。为此,三食堂经营的理念就是为广大工人阶级服务的。

说三食堂用一盘水煎包,一碗素胡辣汤托起了西半天,这一点儿也不过头。庞长欣师傅(城内魏胡同人)是三食堂制作水煎包的高手,他讲:皮薄馅大,鲜香流油,焦黄酥脆带羽翅是水煎包的特色,配上一碗素胡辣汤,鲜美溢口,得劲极了。

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3)

凡住在西关,要是你没喝过三食堂徐五振师傅(城西郊灞陵桥人)的素胡辣汤,那你一定算不得一个真正的老西关人。在徐师傅看来,一碗地道的素胡辣汤,一是木耳好,二是黄花菜好,三是面筋好,四是细粉好,五是河街豆腐。他对素胡辣汤细化到在盛素胡辣汤时,拿着勺子在汤里转着圈儿搅几下,每一碗里大致有多少木耳,多少面筋,都是心中有数的。当时的素胡辣汤5分钱一大碗,不仅普通家庭能接受,也是豫东农民上禹县拉煤的首选品种。且不谈日营业额多少,光每年三食堂的粗制大碗的损耗量近一万个。

跟素胡辣汤并驾齐驱的还有李大洲师傅(铁西烟行街人)的绿豆面丸子汤。还别小瞧丸子汤,虽然它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是农民进城的温饱汤。吃丸子是次要的,关键是热气腾腾的姜汤,喝完一碗,可以不间断续汤,续汤是不收分文的,打开干粮袋的玉米面饼子,或是平时攒下的干馍馍,泡上一碗,既经济,又实惠。

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4)

不要看不起蒸馍,民间称之为“大蒸馍”,称其大,并非个儿大,而是崇敬之词,过去,说谁“吃大蒸馍去了”,便是说这人找到了好差事,吃好的享福去了。许昌城内的蒸馍有“东孙西徐”之说,铁东的蒸馍属新市场饭店孙亮师傅,而铁西的蒸馍属三食堂徐来法师傅(城东南隅湖徐人)。

在许昌,有一个风俗,就是端午节,出嫁的姑娘带好多糖糕回娘家送糖糕。三食堂崔明乾师傅(许昌县陈曹人)制作的糖糕堪称一绝。他炸的糖糕口感酥软细腻,个个空心不流糖,形状似蜜蜂窝。后来由于崔的糖糕誉满本城,他被许昌饭店分店甜食店(南大街中段)挖走了。

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5)

老西关这个地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晚饭大多是吃打火烧。“打”火烧,仔细想想,这词用得有点狠,其实火烧是烤熟的。火烧打的好坏,关键看面线的粗细盘圈及外酥里绵,烤得斑斑点点的焦黄即可。

许昌的打火烧,也和蒸馍一样,分“东安西魏”之说,铁东打火烧数工农兵饭店安焕章师傅(城内凭心街人)。铁西是三食堂魏普贤师傅(铁东街人)。魏是戏迷,爱拉弦子,会槌小鼓,所以他打起火烧来小擀杖敲得有声有色。

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6)

此一时彼一时。上世纪八十年代,三食堂红案杨春全师傅(许昌县将官池人)在参加“饮食志”座谈会时说:我们三食堂的厨子,个个是行家里手,人人走在西关大街上,挺胸、昂头,神气得很,像旧时的钦差大臣一样。这话我信,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对天天能吃肉的人多么羡慕啊!

许昌出名胡辣汤(许昌老西关这家素胡辣汤爆火)(7)

【作者简介】邵卫,59岁,许昌市人,厨师。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