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

Everyone learns first aid for everyone

我/约/你/一/起/来/学/急/救/啦

这是易之的第165篇原创作品

2022年“世界急救日”主题为“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刚好我也到了该复训的日子,本着这个主题,继续加深加强救护知识,做一名合格的救护培训讲师。

时间过得是那么快,16年在宁波江北跟伙伴们初训的日子还历历在目,五天时间从无到有,每一项都是如此陌生,又如此新鲜,夜以继日地学习,连与宁波同学好好吃个饭时间都没有;19年在杭州萧山参加提高班(也是第一次复训),也是五天时间,与朱朱同学一起,早早起来备课,半夜三更还在与“挪度”(模拟人)纠缠不清,培训期间一直关在空调房间,却导致中暑,你可以想象我是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呀。

今年第二次复训,有点小担心自己的老腰,上了五十后明显感到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看身边我们刘队长精力充沛,工作学习生活公益都不误,甚是几分嫉妒。

每一次培训都是进步,每一次学习都是成长,把复训的点滴做个记录,也是对美好片段的回味。

01 课堂教学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1)

创伤包扎是救护的一块重要知识,作为复训师资,大家都有很多经验在其中。但是,怎么包的牢固、精准、快速、美观,有很多技巧在其中,需要反复反复在队友身上练习,然后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加自信更加高效。

绷带的四种包扎方法(环形包扎、螺旋包扎、回返包扎和8字包扎)对大家来说,比较简单易操作,但是也会有新的调整,比如某一根手指的断指处理就有新的变化(不再从手腕部分环形两圈开始,而是直接在断指、断趾处回返开始)。

三角巾的头部帽式包扎、大小悬臂带、肩部出血(单肩或双肩)、胸背腹臀出血包扎,这些也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反复会教给学员的基本操作。

对绷带的螺旋翻折包扎以前教学比较少,三角巾的单眼、双眼包扎,是新增知识,需要我们更多的操练。

02 课间操练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2)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3)

我们都是特别好学的学生,利用短短的课间休息,揪住王老师大家一起练起来。王老师的教学气场一如既往的足,20年跟她同台比赛,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次包扎教学更是让我们对她竖起大拇指。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让包扎效果大大改观。比如,根据患者身高体型调整好燕尾大小,把燕尾夹角对准裤缝才能更牢靠包裹住伤口;比如肩部出血包扎燕尾式夹角的角度与放置位置,如何有效收尾打结处理;比如骨折固定的打结新方法,......

在这其中,我们学习到更多的是细节的处理,也是对复训讲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03 情景演练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4)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5)

情景演练整起来,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如何沉着冷静应对。特别是遇到重大事故的时候怎么做好队长的角色,合理分工;做好队员角色,做好分内事,又相互配合。

坐在垫子上那个穿红衣服的是我哦,身边穿蓝衣服、白衣服、对面黑衣服的都是我的同伴。我们听得可认真了,对每一次培训,我们都会好好利用,让自己不辜负每一次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04 挑灯夜战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6)

培训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那些事,更是课后不断去回顾、去练习、去领悟的过程。

熟悉不同模拟人,反复胸外按压和吹气,做好五组循环150次按压和10次人工呼吸(按压与吹气比例为30:2)的成绩85分以上(设备自动打分)。

还需要备好试讲的课,备课内容是随机抽取的,课程里的所有内容都可能涉及,也许是自己平日熟悉的内容,也可能是不太碰到的模块。

这些都需要利用晚上时间来完成,偷偷拍下来的照片为证,你就知道我们是多么认真地对待了。

05 精彩瞬间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7)

翻身至合适体位,从俯卧位到复苏体位(仰卧位),从仰卧位到稳定侧卧位。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8)

上颈托(对疑是颈椎受损的患者)搬运,需要多人配合协作。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9)

AED操作,关键是贴片位置,一开(机)二贴(片)三插(电)四除(颤)。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10)

骨盆骨折的现场包扎固定操作。

06 培训总结

急救成一个人必修课(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11)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特别是作为一名救护培训讲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跟上新课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我试讲的时候,刚好市红十字会夏处到我们这个班巡视,全程听完我的课,得到评委老师和夏处的表扬,感觉还真的是挺不错。

复训可以使每个讲师跟上形势变化,使得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内化,有输入才有输出,在有限时间里能更快更有效把自己拆解给学员。

培训不是目的,更重要是每个人心中植入终身学急救知识的理论,并把救护培训这件事做得更精更细更落地,让大家能更加健康地活着。

作者介绍:易之,教育工作者/救护培训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辅导员/007践行者/樊登读书践行者/《先声夺人》朗读圈发起人,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通过写作记录轨迹,通过圈子更好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