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园如何小学化(浅谈幼儿园小学化)

谈起幼儿园,现在的家长,想到的是教不教东西,能不能学到东西,不是考虑孩子在这个幼儿园快不快乐。想想70后、80后甚至是90后的一大部分,我们那时候的幼儿园或者说学前时光都在干什么?下河摸鱼、玉米地里捡蚂蚱、踢毽子、跳绳、弹溜溜球......幼年的时光真的很短暂,在这个时间段,我们没学过的就要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吗?在我们那个没有网络的时光里,我们每个人也没有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业。

简述幼儿园如何小学化(浅谈幼儿园小学化)(1)

弹溜溜球

现在的部分幼儿园,特别是私立的,每天开设不同的培训课,今天缴费这个项目、明天另一个项目, 我们的宝贝入学幼儿园不是为了更好的学会认知世界、感受美好的吗?不是来学习良好的卫生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让自己快点成长的吗?我们要把宝贝的童年快乐扼杀在幼儿园吗?

简述幼儿园如何小学化(浅谈幼儿园小学化)(2)

幼儿园里吹泡泡

很多幼儿园为了钱财,以提前学习小学阶段学业为目标,片面的追求小学知识,将拼音、识字、速算以及超出儿童理解能力的国学等等列入课程学习里面,我们的家长反而觉得这是对孩子的负责!

简述幼儿园如何小学化(浅谈幼儿园小学化)(3)

一、幼儿天性纯良爱玩,我们正在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园本来就是做游戏,如果不让孩子玩,无异于丢掉了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和快乐。从短期效果看,宝贝学习的进步的确让家长感到高兴,但是长此以往,拔苗助长违背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不仅起不到启发智力的作用,容易造成幼而知识结构构、智力结构的单一化,而且过早地使幼儿产生学习恐惧和厌恶心理,对今后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学习兴趣减弱,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

很多家长很愤懑,幼儿园不教东西就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浪费我们的钱财。其实,在我们的宝贝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就在学习,学习怎么和同学相处、学习怎么独立吃饭穿衣、学习自己动手玩耍。 他们自主意识开始发展,回到家会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自理能力越强的人越能适应新环境,越敢于探索,也越自信。所以,父母可以依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教孩子自己整理床铺,学会自己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爸妈们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初入小学时面临茫然无措的境地,反倒是宠爱成为甜蜜的负担。

3-6岁,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注意是学习习惯,不是学习学业,习惯大致包括注意力的培养、礼仪、阅读和书写习惯等。注意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的,尤其是在学习期,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后进入的第一个“小社会”,孩子们跟同龄小朋友交往过程中逐渐学会怎样建立友情、怎样保持友谊、出现矛盾时怎样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即使是在幼儿园学着请求老师的帮助,学着同初识的伙伴打个招呼,第一句“对不起”、第一句“没关系”,都是孩子向社会勇敢地迈出的一小步。

因此,父母应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注意孩子虽小,但其实内心敏感,要尽量多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同样幼儿时期也是孩子初步了解和熟悉社会规则的阶段,父母正确且必要的引导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孩子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责任感,为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