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亲临一线携手共进聚力前行(功成不忘家乡情)

董事长亲临一线携手共进聚力前行(功成不忘家乡情)(1)

3月20日,浙江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和合天下》栏目组千里迢迢来到象山,在县委统战部领导的陪同下,对日升集团董事长、溪东村党支部书记石维坚进行了专题采访。

据悉,《和合天下——浙江统一战线风采》(简称《和合天下》),是省委统战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在浙江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推出的周播电视栏目,聚焦统战工作创新实践,讲述统战人物故事,展现浙江统一战线新气象新作为,为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凝心聚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石维坚董事长作为象山企业家及乡贤代表,“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成功带领溪东村乡亲父老走出了一条有“溪东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据了解,在村书记石维坚的带领下,溪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翻了近5翻,从2011年其刚上任之际的人均不到0.8万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8万元有余,而彼时浙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仅3.1万元。溪东村也从茅洋乡最穷、最落后、最角落的山村蜕变为象山县,乃至宁波市里可圈可点的美丽村庄,有声有色的旅游大村和经济强村。

那么,这是一段怎么样的历程呢?

董事长亲临一线携手共进聚力前行(功成不忘家乡情)(2)

事业腾飞百事忙 乡贤难拒父老请

作为溪东村书记的石维坚董事长,是宁波市杰出的企业家,拥有着实力雄厚的企业。其日升集团,拥有8家子公司和11家控股公司,是我国输配电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国家标准重点起草修订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为象山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输配电行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石维坚董事长在做大做强自己事业的同时,情系桑梓,反哺家乡,经常向溪东村捐助,支持家乡的发展。然而杯水难解车马之急,彼时的溪东村需要的是有能力、有聚力、有精力的领导者,需要的是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的发展规划。村委会老班子们便找到了石维坚董事长。然而,此时,日升集团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石维坚董事长根本抽不出身,便婉拒了村里的邀请。然而溪东村委会老班子并不甘心,采取“到日升集团堵门口,发动石董事长亲人说情说理”的策略,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请石维坚担任溪东村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头人。盛情难却,石董就这么成了溪东村“先富带动后富”的领头人。

董事长亲临一线携手共进聚力前行(功成不忘家乡情)(3)

乡村败落无特色 凝心聚力振家乡

然而,上任容易做事难,摆在石董面前的却是一个棘手的摊子。因为,溪东村作为茅洋乡极为偏僻的山村,缺乏支柱性产业,农村里大量年轻劳动力已经外流务工甚至安家,留守在村里的也多为老年人。虽然,石董出生在这里,然而16岁便走出了山村,对家乡的具体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当时溪东村依然保持着老旧的乡容村貌,最宽的村道都不过1米多,甚至许多路都才半米宽,老屋危房遍村。面对如此棘手局面,石董并没有束手无策,更没有望而却步,而是拿出了其“创企业、办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动员自己的企业力量和社会力量为家乡献上了系统性、科学性的五十年不落后的二十年村庄规划图和旅游规划蓝图,找出了一条符合溪东村特色的发展道路——旅游强村,观光兴村。石董一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做足了农村道路的规划,提出了基于消防、交通、村貌一体化的“六横六纵”村道改革建设方案,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力量,干部党员带头干,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就拆迁了125户,共450间房屋,迁移村里的坟墓120余座。溪东村共302户人家,1009口人,此次大拆迁大建设,涉及了近90%人口,可见涉及面之广,难度之大,问题之多。他向记者媒体透露说,当时的他常常忙得精疲力尽,比做企业难太多了,要做足做好村民村干部工作,要取得每一位村民对发展建设的支持和理解,他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这三年间几乎每天都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导致自己的体重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功夫不负有心人,石董以“大会战”的精神,整合了村民土地,为村民建房、产业发展和造路等基础建设夯实了基础,三年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十年规划,创造了“溪东速度”,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望着如今焕然一新的溪东村新面貌,错落有致的别墅农房,他欣然知足,不断笑道:心里甜乐乐的。

建设需要资金,发展需要资金。当记者提到发展资金问题的时候,石董讲述起了溪东村起步之初的窘境。当时的溪东村外债还有76万元之余,根本无力支撑石董所提起的二十年规划,石董便自掏腰包,垫资300万作为启动资金,后又分别追加了250万和150万元,并且积极向象山县争取政策支持,我县乡县两级政府对我村极为重视,这也为溪东村资金方面做好了有力支撑。石董提到,日升集团为建设溪东村新农村,在资金上、人才和文化挖掘、文化宣传等方面都贡献了力量。记者颇为震惊且疑惑地问道:作为企业家,这样无偿地付出,意义何在呢?石董豁达地笑道:小财谋于身,大富致与世。财富的定义不能局限于金钱,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及“先富带动后富”。当时我作为溪东村走出去的一位单位工作人员,幸运地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虽获得了个人的成就,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不单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我作为一名企业家代表,也更应该积极支持建设新农村,为家乡父老谋幸福,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我感觉也值得。

董事长亲临一线携手共进聚力前行(功成不忘家乡情)(4)

旧燕归巢新气象 提新纳贤聚智力

企业发展需人才,要年轻人新鲜血液,要搞好接班梯队建设,农村发展亦是如此。石董格外重视农村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议建言,一改过往溪东村村干部以七八十岁老年人为主的旧有面貌,大力支持培养年轻干部,提携有想法、有能力、有实力的年轻人进入村领导集体,目前5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比达70%以上,40%以下的年轻干部也已达20%之多,这些年轻人见过大世面,有执行力,更有带动家乡发家致富的热心肠。担任村委会副主任的石奉叶就是一个年轻人的典范。年纪轻轻的他就已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他表示,石董格外重视梯队建设,农村发展就是人才发展,吸引好人才,培养好人才,用好人才,农村才能发展,农村才能腾飞,我们年轻人融入城市,回归农村,将学校和社会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农村,已实现了信息化农村,智能科技化农村。当前,溪东村在石董的正确领导下,抢抓象山全城旅游经济的大好局势,全面布局产业发展,将美丽村庄发展为美丽经济,现已尝到了甜头,把溪东村建设得更美更富更有活力。

董事长亲临一线携手共进聚力前行(功成不忘家乡情)(5)

在采访期间,石维坚董事长和石浩耀总经理还陪同记者媒体参观了日升集团厂区欣欣向荣的生产作业。省台媒体记者则对这位事业有成并能反哺桑梓的象山企业家赞不绝口。

(授权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