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经济报道(麻辣财经北京允许)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无人驾驶经济报道?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无人驾驶经济报道(麻辣财经北京允许)

无人驾驶经济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下载“萝卜快跑”APP,输入个人信息并通过系统审核,稍作等待,一辆白色百度无人车便缓缓驶来。打开车门坐在后排,系好安全带,依照面前平板电脑的语音提示确认行程,车辆便自动起步、提速、变线、超车……安全平稳地将您送到目的地。

自2019年,百度等企业开始在国内多地部署带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行试点服务,并开放给公众体验以来,已经有数十万乘客体验过类似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服务。

但是,方向盘后面没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您乘坐过吗?

4月28日,北京率先允许自动驾驶车辆“方向盘后无人”,百度首批获准。这意味着今后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真正的“无人驾驶”出行体验将成为现实。

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率先落地北京

4月28日,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成为首家获准企业,其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意味着“方向盘后无人”的自动驾驶服务在中国超大城市首次放开。

专家表示,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北京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抢抓产业发展战略机遇。这次政策落地,是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自动驾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

根据《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获得通知书的示范应用主体,可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公开道路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在无人化道路测试基础上,《实施细则》对测试主体的安全管理、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应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百度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开展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首批投入了10辆无人车,后续计划再增加30辆无人车。至此,百度已拥有国内最大的无人驾驶车队。同时,百度积极迎接北京复杂道路场景的技术挑战,在单车智能、监控冗余、平行驾驶三层安全体系以及完备的出行服务体系保障下,全方面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乘坐体验。

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500万公里

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加速演进,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应运而生,并成为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牢牢制定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多场景示范应用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说,为此,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加强顶层战略谋划。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坚持“单车智能 网联赋能”协同发展路线,组建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力量,推动解决重点突出问题。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作用,利用财政专项、投资基金等渠道支持,推动自动驾驶基础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联合攻关,搭建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加快网联设施部署。大力部署5G通信设备、路侧联网设备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车载联网终端装车应用规模。通过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先后确定两批共16个试点城市,支持智能化基础设施、“车城网”平台等建设。

推进测试应用示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发布,支持开展高速公路测试和载人载物示范,组织开展测试示范区综合评估,推动实现数据共享和测试结果互认。

在准入管理方面,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提出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等管理要求,强化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监管,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加快进入市场。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已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十四五”标准体系,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汽车信息安全等多项标准,申请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立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协调,2021年提交技术提案50多项,整体工作进度与国际保持同步。

“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强劲发展势头。”郭守刚说,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超过30%;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500万公里、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达50%。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加强各方协调统筹,进一步强化“单车智能 网联赋能”的协同发展共识,加快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线控底盘等关键共性技术融合创新,加强国内急需技术标准制定和国际法规协调,组织大规模车路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和商业化探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