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市场细分案例分析(年入百亿门店过万)

#头号周刊#

9月23日,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正式开启冲刺IPO之旅,或将成为“国民连锁茶饮第一股”。

账上资金达30多亿,已年入百亿

据招股书显示,近几年蜜雪冰城业绩呈高速增长趋势。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和24.34亿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82.38%、121.18%;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6.32亿元、19.1亿元以及3.9亿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42.81%、203.09%。

蜜雪冰城市场细分案例分析(年入百亿门店过万)(1)

而此次走向资本市场的蜜雪冰城“胃口”不小,拟募集资金约64.96亿元,计划将募资所得款项的45.37%用于生产建设类项目,重点完善公司自主制造能力,构建更为强大的供应链制造体系,同时16.94%的募集资金将用于仓储物流配套类项目,完善公司多级仓配体系,增强物流仓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净利双增长的亮眼成绩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蜜雪冰城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就高达30.67亿元。

产业链完整,门店数量破万

1997年张红超在河南开了名为“寒流刨冰”刨冰店,1999年正式命名为“蜜雪冰城”。2006年因20元的火炬冰淇淋爆火,张红超受此启发推出1元的低价冰淇淋,并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到了2007年6月,蜜雪冰城正式宣布对外加盟。2008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蜜雪冰城的供货出现问题,为了不再被动,2012年,蜜雪冰城开始自建现代化中央工厂和研发中心,核心原料从此自给自足,2014年自建了物流中心。

在产业链建成以后,蜜雪冰城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地压缩成本。据业内人士透露,蜜雪冰城某品类的原料价格比同类型品牌拿货价低20%,这也就意味着同等价位竞争,蜜雪冰城的成本比同行低20%,这也是其能够极大满足下沉市场的原因之一。

蜜雪冰城市场细分案例分析(年入百亿门店过万)(2)

凭借4元的柠檬水、3元的冰淇淋等白菜价的商品,蜜雪冰城扫荡了整个下沉市场,在各地开设连锁店,并且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连锁奶茶品牌之一。2020年,蜜雪冰城还被评为中国十大茶饮品牌。

另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3月,蜜雪冰城公司共有22,276家门店,门店网络覆盖了境内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且在境外的印尼、越南等国家也分别开设了317家、249家门店。根据窄门餐眼数据统计,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在国内现制茶饮行业遥遥领先。

毛利率低、食安问题,蜜雪冰城如何破局

虽然蜜雪冰城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5.95%、34.08%、31.73%、30.89%。门店规模不断扩大,毛利率却并未显著提高,这让外界对蜜雪冰城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新的质疑。以2021年为例,瑞幸咖啡毛利率为59.84%、奈雪的茶则为67.4%;经营模式相同的绝味食品毛利率为32.06%、煌上煌为32.71%。门店越开越多,却越来越不赚钱,不仅让人担忧蜜雪冰城能否在规模化的同时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营挑战。

随着蜜雪冰城加盟门店数量的增加,监督管理难度大、食品安全频发等问题已经显现。今年8月底,齐齐哈尔市某雪冰城饮品店因柠檬水有虫状异物被罚1万元;9月,一女子在西安某蜜雪冰城门店的芋圆葡萄里喝出小木棍。虽然蜜雪冰城本就以低价定位出圈,但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是否仍能对蜜雪冰城保持“宽恕”,这是经营者必须主动思考的问题。

蜜雪冰城市场细分案例分析(年入百亿门店过万)(3)

在我国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趋势下,现制茶饮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749.3亿元。资深投资人吴晓鹏认为,如果上市成功,对蜜雪冰城来说是起点,而不是终点。不排除蜜雪冰城未来会继续借助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从茶饮赛道向更多领域进行拓展和布局,最近引发关注的蜜雪冰城“瓶装水”产品,也可见其端倪。抛开蜜雪冰城过往基于下沉市场所取得的成绩外,蜜雪冰城又会引领新茶饮走向何方,还有待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