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讲风水秘传全集,大明仙道传21:刘伯温斩龙脉

书接上回(刘伯温奉秘旨进四川)

话说刘伯温辞别了师兄施耐庵等人,让官船调头西上,进发四川。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那是李白从白帝城顺流而下,但要一日千里,那是他的浪漫主义的吹牛皮,即使在现在,走水路也做不到,除非走陆路坐高铁。

行了一日,在李白落水而死的采石矶,他的次子刘璟,带着两个佩剑的年轻人骑马追了上来,一起登上了父亲的官船。

望着眼前这个英气风发的年仅二十二岁的儿子,刘伯温心中是欣慰的。

想自己早年梧溪富氏,因富氏无生育,娶了侧室陈氏,1348年和1350年,陈氏为刘家生下2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刘琏、刘璟。

此时己快40岁了,人到中年,仍蹉跎在老家,教书度日。富氏死后陈氏扶正为继室,自己又奉师张中学道九年,陈氏操劳家中,辅导二子。

到了50岁才奉诏出山,辅佐朱元璋征战天下,十三岁大儿子刘琏带着十一岁弟弟刘璟在老家侍奉陈氏。

一晃都已成人了,自己也老了。与老大刘琏不同,老二不但诗书子集皆熟读,而且兵法武略,排兵布阵也十分精通。但他也有个缺点或是优点:认死理!犟驴一头!

后来的《明史》说他:璟论说英侃,喜谈兵。初,温州贼叶丁香叛,延安侯唐胜宗讨之,决策于璟。破贼还,称璟才略。帝喜曰:“璟真伯温儿矣。”尝与成祖弈,成祖曰:“卿不少让耶?”璟正色曰:“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成祖默然。

那是刘伯温死后的事了,刘璟帮延安候唐胜宗平定了叶丁香的判乱,朱元璋高兴地夸奖他:不错不错!真不亏是刘伯温的儿子呀!

他曾与后来的明成祖,朱元璋的四王子朱棣下棋,在战场上,朱棣的车马炮那是无敌的,可是在棋盘上哪是聪明绝顶的刘璟对手?

下不过就悔棋,刘璟不肯,朱棣说:

你就不能稍让下吗?

刘璟回答说:该让的时候我会让,不该让的我绝不会让。

就是这样认死理的刘璟,后来照样不认夺位成功的四王子,不肯称“皇上”而称“殿下”。朱棣知道他这位发小的犟脾气,也不杀他,他就自己上吊死了,五十二岁,那是三十年以后的事了。

刘璟给父亲介绍了自己的两位同伴:阿大(元时青田方言:父亲),这是我的朋友赵骐,赵骥,跟师公学习剑道,奉师公命下山保护阿大。

刘伯温惊喜地问道:哦,你们师公(铁帽子道人张中,刘伯温师傅)身体还好吗?自洪武三年他跳水失踪后,再也无讯息,他现在哪里?

赵骐回道:老人家己是仙体,百恙皆无,说是要去北方云游。让我带句话给您。

刘伯温:什么话?

赵骐回道:不食胡食,不服胡Y,不说胡话。

刘伯温默默地念叨几遍记下了(可惜,三年后还是服了胡惟庸的Y,腹中积块如石,临终前才明白了师傅的话,原来这里的胡,不是胡人,而是胡惟庸,此是后话)

阆中 一座二千年的风水古城

二十日后,洪武五年的六月,刘伯温他们一行,终于来到了阆中。

阆中,这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风水古城。

堪與的祖师爷袁天罡和徒弟李淳风晚年归隐之地,也是身后所葬之地。

刘伯温讲风水秘传全集,大明仙道传21:刘伯温斩龙脉(1)

九曲连环

第二天,刘伯温领着一众人登上了城中的小蟠龙山。

登山远眺,古城阆中尽收眼底。

刘伯温指着远方的山水,对刘璟他们说:阆中古城,四面围山,三面环水,真是天造地设的九曲连环的风水佳局。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你看这水像什么?

刘璟:主龙嘉陵江,来龙东水,这是二龙戏珠之象。

刘伯温:岂止是二龙戏珠,简直就是一幅天生的太极图。

刘伯温讲风水秘传全集,大明仙道传21:刘伯温斩龙脉(2)

二龙戏珠太极局

刘璟惊奇道:阿大,您这一说,还真是!

刘伯温:杜甫的“阆州城南天下稀”这个千古名句,今日一看真是不虚啊。苏轼的“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和陆游的“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在诗圣面前都显得气势小了,不足以敌天下稀这三个字啊。

刘璟:阿大,这个蟠龙山为何孤立城中?似乎是只太极珠了。

刘伯温:呵呵,那不是太极珠,而是龙首。你要精学风水,眼前的阆中古城就是最好的风水之城。还有一座风水之城,是丘处机师祖在新疆伊犁建的八卦城,我也没有去过。

阆中总的格局是坐北朝南,四周山围,分别对应玄武垂头、青龙蜿蜒、朱雀翔舞、白虎驯伏的意象。

刘伯温讲风水秘传全集,大明仙道传21:刘伯温斩龙脉(3)

阆中风水四象

北面蟠龙山,自祖龙昆仑山千里而来,干龙是岷山,这是靠山。当年国师袁天罡,奉唐皇李世民之命斩龙脉,来到阆中,见此地王气已盛,率军民斩断蟠龙山龙脉。那斩断的地方,就是我们脚下的盘龙山,这是斩断的龙头啊,当地人叫“锯山垭”。

刘璟:那女皇武则天不还是在四川广元诞生了?可见人有千算,不如天有一算。

刘伯温:天道虽不可违,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耳!

你看东面的锦屏山,这在风水上叫“青龙蜿蜒”。

西面是白塔山,叫“白虎驯伏”。

山上有个状元洞,北宋年间,阆中人陈省华(官至尚书)带着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兄弟在洞中读书。

四人都中了进士,三个儿子,两人中了文状元,一人中了武状元。尧叟、尧佐都官至宰相,尧咨善骑射,文武双全,官至节度使,成为将军,历史上称这三兄弟为“陈氏三状元”。

再加上其父陈省华,父子四人同朝为官。可谓有宋争羡,后世美传,荣耀宗亲,辉增阆苑。

刘璟无比羡慕道:真是地杰人灵啊,得此灵气,虽不出帝王,也位极人臣啊。

刘伯温:宋真宗认为那洞是紫薇星下凡的地方。他亲笔写了“紫薇亭”三个字,建了一个亭子。明天我们去看看,沾些紫薇灵气。真宗后的仁宗朝眉山学子苏洵也带二子苏轼,苏辙在此读书两载,一门三进士。

后来四川学子进京赶考,都来此地烧香以求紫微星君保祐。

刘伯温讲风水秘传全集,大明仙道传21:刘伯温斩龙脉(4)

刘璟: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三,加上苏门四学士,天下文章出苏门。

刘伯温:你看东面的锦屏山,像不像一座屏风?山顶呈“凹”形,又像一个马鞍,又像笔架,故又名马鞍山或笔架山。

自古以来就有“嘉陵第一江山”之称。

唐代国师袁天罡说:“此山殁灭,英灵乃绝。”就是说,如果没有锦屏山的存在,阆中的英杰人物也就绝了。

在风水中有口诀:“笔架山前出文官,马鞍山下出武将”,在阆中的马鞍山(锦屏山)下,武将倍出,抗金名将张宪即生此地。

当年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张飞为巴西太守,就领军驻守阆中,长达七年之久,后为部将所杀,死后葬于阆中。阆中人慕其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汉恒候祠。走,现在时光尚早,我们去以香烛祭之。

刘伯温讲风水秘传全集,大明仙道传21:刘伯温斩龙脉(5)

众人下得山来,向城中西街的张飞庙走去。

张飞庙是由南向北朝向,庙前一对石狮,威武霸气。山门上有一匾额,上书“汉恒候祠”四个大字。

此时,游人不多,三三两两的也有些敬香的,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多是青壮年的男子,少见花红柳绿的妇人。

山门为五开间,古朴精美。两次壁前,立有北宋曾巩的《桓侯庙记》。

武将殿建的十分肃穆而庄严,檐下有巨大匾额上书“灵庥舄奕”、“万夫莫敌”、“虎臣良牧”等。

刘璟和赵骐,赵骥三人磕头上了香。

刘璟说到:罗贯中师兄应当到此一游,拜拜这个“万夫莫敌,为世虎臣”的张飞张恒候,为他正著述的《三国演义》祈些灵气。

刘伯温问:你读过你师兄的书了?

刘璟:我们三人都读过他写的部分书稿,还效仿刘关张作了桃园三结义呢!就在阿大您住过的徐家桃园里。

刘伯温呵呵大笑:好好好,年轻人就该血气方刚,赤胆相照。

他刚跨出殿门,正要向后面的张飞墓走去,空气中响起尖锐刺耳的飞镝声,“锵!”的一声,赵骐拔剑将一只飞镖打飞,“笃”的一声扎在大门上。

好险,飞镖直取刘伯温面门而来。刘璟拔剑护在刘伯温身前,赵氏兄弟己飞跃而去。

飞镖在大门上嗡嗡颤动,仔细一看,上面还扎有一个纸条。

刘伯温拔下飞镖,展纸一看,上面是一首诗:

何清玄微卦星斗,

野日朗照嵯峨峰。

云淡光天现日月,

敬辞蓬莱返阆中。

参天察地斩龙脉,

拜神敬道状元洞。

故国风情曾记否?

人杰地灵得丰隆。

下有一行小字:明日午时紫薇亭拜见。

刘伯温吩咐道:让他们回来,是何野云来信相约。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