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1)

- 烹小鲜,发现娱乐新鲜价值! -

discover the new value of entertainment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2)

导 语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同时有时候又被视为这个城市的边缘人群,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保留着很深的传统印记,同时也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春天里》没有一味地唱赞歌或者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表示怜悯,而是去刻画这个群体性格的复杂性,以及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既展现了这个群体真实人性的碰撞,又有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在给观众温暖的时候,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 文:酸酸酱 —

在当前的影视环境中,作为一部反映农民工生存现状的电视剧《春天里》,可以说的上是剑走偏锋。没有大IP和自带流量的小鲜肉加持,也不像平常的都市情感剧中,聚焦出入高端写字楼里的白领,更没有家庭伦理剧中,动辄就狂洒狗血的桥段,而是把镜头对准了鲜在镜头里出现的建筑工地的工人。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3)

由王飞执导,梁振华任总编剧,刘汀、张辉编剧,谷智鑫、王力可等领衔主演的青春励志大剧《春天里》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该剧讲述了从农村来的兄弟三人到北京打拼的故事,时间跨度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小人物的命运折射中国城乡数十年的变迁,反映了当前中国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整体风貌。

导演王飞在谈到这部剧时,说道每一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会从影像中看到他们自己,无论你是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是艰难、迷茫、还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坚持,已经实现了梦想。”

失语的建筑工人,熟悉的陌生人

每天出入公寓、写字楼,城市中的一座座高楼大厦都是来城市务工的建筑工人所建,但是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对他们的关注都为之甚少,可以说称得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正如总编剧梁振华所说,这是一群被都市文明遗忘,面目一直模糊的群体。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4)

《春天里》聚焦农民工群体,讲述了由谷智鑫、李雨轩、管轩三人饰演的铁振国、铁头、高中三兄弟一起去北京建筑行业打拼的故事。爱想敢干的铁振国为了偿还2万块钱的欠款,和哥哥铁头来到北京建筑工地打工,表弟高中在两次高考落榜之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来到北京,为成为一名建筑师而努力。

作为一部以建筑工人为题材的电视剧,《春天里》在市场上并不讨巧,但在影视创作层面却意义重大。影视作品素有关照现实的传统,据统计,中国有1.7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但却鲜有一部反映他们真实生活的影视作品。由于在教育水平、技术门槛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民工群体在社交媒体的缺席,但是作为文艺创作者,却不能选择对他们视而不见。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5)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看到建筑民工,我们路过大街小巷,经常和他们擦肩而过,但却很少有意愿,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对于编剧来说,我也对他们感到陌生,但是越陌生,越能激起我的兴趣”,总编剧梁振华说道。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底色浓厚的作品,《春天里》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刻画了改革开放之后,进城务工两代的建筑工人的不同形象。比如,剧中的包工头胡胜利,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稍微早一点进京的民工,在事业有了已有较大的起色,但被商业利益熏染之后,有些迷失本心,而铁振国作为第二拨进京的务工人员,他们相对单纯,也有拼劲和追求,许多思想观念和初代农民工群体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6)

除了新生代建筑民工群体和初代建筑民工群体之间的观念矛盾,剧中还描述了新生代民工进城之后,相互之间慢慢产生的观念分歧。比如,成立了建筑公司之后的铁振国,和留洋回来,但性情大变的表弟高中,在做生意和为人处世方面产生了诸多分歧。

《春天里》不仅反映城乡之间的矛盾,还通过主角间的观念分歧来建构人物矛盾,展现进城务工群体的成长历程,以及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

鲜活的农民工群像

作为一部处于两个世纪之交的现实主义作品,《春天里》刻画的几个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且十分注意其成长的轨迹。

男主角铁振国,刚进城时喜欢见义勇为,但脾气却十分犟。在刚进入工地这个小团体之初,就遭到了排挤,但后来等他发现,和工地上业已行成的秩序硬碰硬,并不是一个改善现状的上上之策,就慢慢改变姿态,柔软地认同和接受这个秩序,并试图地去改变它。

总编剧梁振华在谈到这个角色时说,对于工地这块坚固的堡垒来说,铁振国就是一个不和谐因素,他有情有义,也有格局,内心看不惯许多工地上的行为,比如抱团啊,就想着去打破这个秩序,但是随着人物不断成熟,这种打破的方式会发生变化。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7)

除了铁振国外,剧中的小组长贾长安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他热爱权力,有些势利眼,喜欢和男主为难,有各种小毛病,但并不妨碍他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为了展现这个角色的与众不同,剧中给他设计了一个有些传奇的桥段,就是让他每天要拜一拜上工的瓦刀,这样他就没有劈不断的砖,只要谁拿到这把瓦刀,砌墙的技术就会变得特别神通。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桥段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采访中,总编剧梁振华透露,这是在实地采访中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其实你能发现建筑工人也有他们的精神信仰, 就是他们对于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手艺的膜拜。”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8)

除了鲜明的主要人物外,《春天里》还勾勒了其他民工群像,比如爱跳街舞的卡拉、爱找人为难的大力,有了钱忘本,对受伤工友实行买断式赔偿的包工头胡胜利。

为了体现人物间不同的性格,剧中还设计了一个一有热闹,就站在后面吃东西的建筑工人,虽然他没有台词,但是却把场景衬的十分鲜活,突出了爱看热闹的小农心理。

《春天里》不仅展现了建筑工人在城市中扎根下来面临的困境和拼搏精神,还刻画了一幅小人物的生存画像,以及和现代文明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比如工地上牢固的地缘关系,仍然保留完好的师承关系,以及兄弟情谊,这个都是在现代职场中很难见到的。

聚焦建筑行业,展现真实人性碰撞

《春天里》探讨的话题勾连传统和现代,既展现个人命运,又展现行业发展。既然作为一部把建筑工地作为主要取景地的作品,《春天里》无论是在人物对话和行为都要体现其专业性,把它当做一部建筑行业的行业剧来打造。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9)

行业剧作为国产剧的短板,是影视创作者多不敢触及的领域,即便是写的话,也是以金领或者白领为主角,很少会关注建筑行业,因此这让《春天里》的创作十分困难。

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建筑行业的现状,整个创作团队在江苏等地的建筑工地上进行了多次的采访,不仅了解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异和一些技术上的规范,还包括一些建筑投标、竞标的内幕。“在创作方面为确保真实,在做剧本梳理时编剧不仅在南京、上海、北京、扬州和南通采访了大量的建筑工人,还与企业管理者、行业负责人以及一线工人,进行广泛座谈。甚至,后来几位编剧还到公棚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制片人庞建说道。另外,在制作之初,剧组还走访了江浙的许多老农村,最后选择江苏高邮的一个农村拍摄,建筑工地也是在各方协调下,在南通的工地进行全程的实景拍摄。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10)

“《春天里》主要以主观写实和客观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真实性,没有太多华丽的镜头,而在画面色彩和人物造型上,我们为了质感和美感,会比较新鲜一点,想尽量拍的积极向上,让观众知道原来创业者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之下,有一种精神在。”导演王飞说道。

除了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春天里》还试图挖掘进城务工人员和现代都市人精神上的不同,比如进城务工人员内部的凝聚力。总编剧透露剧中有两个让他很有感触的情节,一个是“铁头的小孩儿到北京来看他爸爸,走失了,整个工地的工友,全部发动起来一起去找人,那个场面相当感人”

还有一个是贾长安的亲人生病,建筑工地里的所有人,一起借钱让他回家,并且很多工友把借条撕掉了,“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私欲,但是他们碰到一定困难的时候,他们那个集体主义的光彩又出现了,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扶危济困的精神,在这些农民工朋友身上最质朴的展现。”

1

END

1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11)

《无证之罪》导演吕行:解析人性背后的现象才是社会派推理的目的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12)

为什么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成为了爆款网剧的制作者?

【烹小鲜】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

新浪看点|网易号|凤凰网

新浪微博|企鹅号|UC头条

建筑工人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巨作春天里)(13)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pengxx0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