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鸠有什么意蕴(雎鸠究竟为何关关)

若论起中国文学中抒情诗歌的起源,比较统一的说法大概是先秦时期的《诗经》吧,所以如果想要探讨中国古代抒情诗理论,最值得下手的就是《诗经》。《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抒情抒情类诗歌,总体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记载着先秦时期的民间歌谣与故事。

“雅”是周朝礼乐制度的集中表现,记载的是正声颂乐,而“颂”记载的则是贵族祭祀所用的礼乐,这三个部分整体上体现了先秦五百多年的社会以及政治面貌,对于后世意义非凡。

在抒情部分,以“风”为主,因为“风”记载的是民间故事,所以不像“雅”和“颂”,这部分的多是唯美浪漫的诗歌,除了需要研究先秦时期礼乐的史学家,现代人所学的文学诗歌多以“风”为主,例如《蒹葭》、《桃夭》等,以“比”和“兴”的手法,赋予人们常见的一些植物不一样的意义,从而抒情。

《诗经》中有一篇《关雎》极富盛名,其中的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几千年来人们所喜,男子在追求心爱的女子是,总喜欢以这句来头,引出所要讲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关雎》的第一句是“关关雎鸠”,这里的“关关”是拟声词,古代水鸟的叫声形似“关关”,雎鸠是发出“关关”声的水鸟,那么这句所表达的表面意思就是水鸟在“关关”的叫着。

雎鸠有什么意蕴(雎鸠究竟为何关关)(1)

如果有读《诗经》比较多的人就会发现,《诗经》在抒情之前,都会以不相关的动植物来开篇,这种写作手法在《诗经》中被称为“比兴”,例如“蒹葭”、“采薇”、“荇菜”等等,这些如同“雎鸠”一样,都是常见的动植物,却在《诗经》中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在“关关雎鸠”这一句中,先秦时期浪漫的人们用“比兴”的手法,先言雎鸠的叫声,再引出所要歌咏姑娘,男子借用一系列植物,表达自己的爱慕,而“比”则是以“荇菜”“雎鸠”比做自己对姑娘的情义。不难看出,这里的抒情比起现在的平铺直叙,婉转很多,也浪漫很多。

《关雎》开篇用雎鸠叫声引出男子对姑娘的爱慕,后面都是围绕荇菜所写,荇菜在此一文中出现三次,这种重复的手法,对后世文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抒情诗歌里,重复除了加深印象,最大的作用就是突出表现作者所言表达的情感。

《关雎》中出现的三次荇菜分别是第一次河边看到参差不齐的荇菜,想要用手去捞它,而后引出“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如同这荇菜一样,那女子即便是在睡梦中都想要去追求她,追求不到,夜间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第二次是看到参差不齐的荇菜,想要去采摘它,再引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为了追求到姑娘,弹奏琴瑟希望能得到姑娘的友好。第三次是看到参差不齐的荇菜,想要去拔它,然后引出“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为了得到姑娘进一步的好感,就敲击钟鼓来取悦姑娘。

雎鸠有什么意蕴(雎鸠究竟为何关关)(2)

纵观《关雎》完整全篇,第一次在河边见到姑娘就对她一见钟情,所以希望能够追求她。三次采摘荇菜,分别体现了男子对姑娘的感情的不同阶段,先是想要捞荇菜比喻对姑娘感情开始加深,而后菜荇菜比喻对姑娘已经情根深种,最后拔荇菜比喻对姑娘的感情难以自拔。

所以从整体而言,雎鸠表达的是一见钟情,荇菜表达的男子对姑娘的感情由浅而深的过程,这这种手法在《诗经》中最为常见,也是《诗经》作为抒情诗歌起源为后世所留下的宝贵财富。

前面所讲皆是《诗经》“比兴”手法,比兴手法多为浪漫,而“赋”则更多的是通过平铺直叙,虽然不如“比兴”来的浪漫,可是这种抒情方式,读者能通过简单的叙述语言发现更深处的情感,比之“比兴”,可能来的更加印象深刻。

例如《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一句可以说是千古流传,几千年来,男女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都喜欢用上这一句来体现自矢志不渝。无论生死,我们早已立下誓言,要牵着你的手,与你白头到老。

雎鸠有什么意蕴(雎鸠究竟为何关关)(3)

这一句很美很美,用的是平铺直叙,没有用任何事物来隐喻情感。虽然中国人一直喜爱的是含蓄美,可是这种直白的话,却正犹如在湖面惊起一片波澜,见多了借助各种事物的抒情方式,忽然来一句简单直白的话,却体现了男女之间的忠贞不渝,“”这种抒情手法也就是在《诗经》中才有如此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诗经》的抒情理论是以它的写作手法“赋比兴”为主。我们后世见到的浪漫诗歌,无论是《诗经》还是其他朝代的诗,都以“比兴”这两种手法为主,因为中国人的思想就是含蓄保守,与西方人的直接不同,在这种含蓄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才是中国人最喜欢的。

所以中国抒情诗歌,多以其他不相关的东西来比喻自己内心所想抒发的感情,这种不仅仅是含蓄,更能让人产生遐想,那么所表达的感情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赋”这种手法,除了在《诗经》里,其他朝代的诗词歌赋见比起“比兴”二者见得偏少,中国人骨子里的柔情,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很难直接述说,也只有《诗经》这种抒情诗歌的起源才撑得起这种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

《诗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