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哪个节气雨水多(二十四节气雨水)

24节气哪个节气雨水多(二十四节气雨水)(1)

今天(2月19日)是雨水,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当太阳黄经达330度时,即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三候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雨水·农俗

24节气哪个节气雨水多(二十四节气雨水)(2)

来源:央视网

我国疆域辽阔,有的地区春来早,有的地区春来晚。在雨水节气的十五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我国其他地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由冬转春的过渡。华北地区的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20℃以上。

在春风的催促下,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西南、江南大多数地方进入早春,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华南地区则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因而要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以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此时降雨量一般较少,应及时组织春灌。淮河以南地区,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和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等现象发生。

雨水·习俗

>>回娘屋: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去给岳父岳母送节,称为“接寿”,表示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的感谢。

>>撞拜寄:在一些地方,雨水节气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日子。在川西民间,早晨天刚亮,一些年轻的妇女便牵着儿女站在大路边,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当有人经过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拦住对方,让年幼的儿女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称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雨水·养生

24节气哪个节气雨水多(二十四节气雨水)(3)

来源:央视网

雨水节气,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正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的时候。这是古人根据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可能发生“倒春寒”,此时人体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较弱,易感邪而致病,因而不必急于去厚穿单,仍需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同时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上需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需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雨水前后须注意切勿受凉,少食生冷之物。此时气候仍较阴冷,还可以适当地进补,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蜂蜜、大枣、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综合自新华网、央视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曹秦雨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