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桃花溪七绝(张旭桃花溪)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①矶:水边突出的岩石。②尽日:整日,整天。

【鉴赏】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为桃花源。据他的描述,在桃花源外,有一条小溪,两岸有“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相传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内。这首诗所描述的桃花溪未必实指其地,而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沿用其意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曾引起多少人的设想,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使处在战乱中的人多么地向往。可是,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对现世的不满,经过三国两晋战乱的人们向往桃花源,应该不难理解。但身处开元盛世的张旭,为什么也写出了这样一首《桃花溪》呢?诗句作了很好的回答。

本诗的意思是说:在云烟缭绕的桃花溪上,隐隐约约地架着一座小桥,溪水终日地流着,上面漂着无数的桃花。这不禁令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因此,作者在石矶边遇到驾着小舟的渔夫时,禁不住地想他可能是从桃花源里出来的,脱口问道:“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在这条小溪的什么地方?”显然,是眼前的美景使作者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真的到了桃花源外的桃花溪。这是作者审美体验的高潮,也是作者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写照。作者身处开元盛世写出这样一首诗,正是作者追求美与理想的本性的表现。他并不是简单地借用陶渊明的意境,而是通过陶渊明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赞桃花溪七绝(张旭桃花溪)(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