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懿的成功三得)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成功靠什么?

有人说靠运气,俗话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比如那杨喜,秦末汉初,作为秦国贵族后裔的杨喜,本来就是个挨宰的羔羊,却因为运气好,被刘邦相中,做了宫廷车骑,最后一路飙升,成了万户侯,而他的子孙也“世袭”了他的好运气,不是加官进爵,就是永享富贵,甚至有人还成了帝王......所以:成大事,必须运气要好的爆棚才行。

也有人说靠努力,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靠努力才会赢。

还有人说靠才华 坚持,苏轼在《晁错论》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凡成大事者,光努力还不行,得需要才华(天赋,技能) 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而司马懿则认为除了以上三条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得”,即:

司马懿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懿的成功三得)(1)

第一,沉得住气

司马懿认为:做什么事都要沉得住气,小事不忍,浮躁;而大事不忍,则不靠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蜀军北伐时,深知劳师远征,乃兵家大忌的诸葛亮,为了速战速决,用了很多激将法逼司马懿与自己交战:抢割陇上的麦子,骂司马懿是缩头乌龟,甚至还特意为他送去了一件女人的衣服,嘲笑他干脆去做女人好了。

然而,司马懿可真沉得住气,任凭诸葛亮怎么折腾,就两个字:免战。

倒是底下的军士们忍不了了,纷纷要求司马师向其父请战,并集体明志:宁愿战死,也不做缩头乌龟。

司马师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去向司马懿请战。

“父亲,那蜀军天天在对岸骂你是缩头乌龟,让你去当女人.......您怎么就受得了的?”

司马师心有怨气地询问父亲道。

司马懿看了他一眼反问道:

“请问一只苍鹰在兔子家门口不停地盘旋聒噪,兔子最好应该怎么做?”

司马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当然是躲在洞里不出来呀。”

司马懿笑着点点头道:

“兔子都知道如此,况乎人尔?更何况那还是一只长途跋涉而来的鹰,正憋着一股冲劲.......等着吧,一旦此劲一过,就变成雀了!”

司马师像是明白了过来:

“话虽如此,可如今该怎么应付那些快要哗变的将士们呢?”

司马懿依旧笑容不改地说道:

“做什么事都要沉得住气,小事不忍,浮躁;而大事不忍,则不靠谱......放心吧,为父立刻上奏圣上要求出战,如此便可以稳住军心,而此地距离京城甚是遥远,等圣谕来了......那只鹰早已是强弩之末也!”

.......

后来,事情果真如司马懿料想的那样发展了下去:蜀军北伐再次失败,而诸葛亮也病死在了五丈原......

司马懿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懿的成功三得)(2)

小结: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

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上限的是忍耐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忍耐力密切相关,忍耐力越强,离成功便会越近,反之亦然。

第二,弯得下腰

曹叡驾崩以后,嚣张跋扈的曹爽“设计”将司马懿搬上了太傅“宝座”,看起来好像是升了职,实际上就是把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给架空了,因为太傅本就是一个虚位,没有实权。

面对咄咄逼人的曹爽,钟会(司马懿的门生)气不过,便对司马懿抱怨道:

“老师,难道您就甘心屈居一个只会教书育道的太傅职位......莫非您是怕那曹爽?”

司马懿闻言后,反问道:

“你觉得曹爽比杨修如何?”

钟会不屑地哼道:

“差太远了!”

司马懿笑着说道:

“杨修我都不怕,岂有惧曹爽之理......”

钟会有些不明白:

“那是为何?”

司马懿收敛起笑容,肃然道:

“成大事者,不能怯弱,但也要弯得下腰,要学会敬畏对手,方才能百战不殆。”

钟会点点头:

“弟子明白了,老师不是惧怕曹爽,而是现在还不到反击的时候......”

司马懿闻言,笑而不语。

......

后来,司马懿羽翼丰满之后,毫不手软地在高平陵政变中解除了曹爽的一切职务,并以谋反之罪灭了他的三族......这也正好印证了他与钟会说过的话:要弯得下腰......要懂得进退,适时而动。

司马懿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懿的成功三得)(3)

小结:不为五斗米折腰,可能会让你成为一时的偶像,但“宁折不弯”的你,却永远成不了伟人,因为伟人不但需要骨气,还要有智慧。

第三,抬得起头

有人说司马懿胆怯自卑,看见大人,强者,皆都唯唯诺诺,甚至有时候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司马懿真的缺乏自信,自惭形秽吗?

当然不是,他那叫厚积薄发,谋定而后动。

面对强者,劲敌司马懿一生中只“抬”过两次头,且每一次皆是如山崩海啸般的一锤定音......

第一次抬头:鹰视狼顾

曹操找司马懿谈话,希望他能够入仕为官,成为自己的谋臣,为国家效力,但却被司马懿以身体不适,能力有限给拒绝了。

看着司马懿一直皆是唯唯诺诺,连头都不敢抬,曹操很生气,心想:如此一个怂包,哪里来的自信,敢当场拒绝自己,于是便想捉弄他一番。

“仲达,听说你会鹰视狼顾,不知能否抬起头来让孤见识一番......”

曹操忽然微笑着对司马懿说道。

曹操的目的很简单:你不是喜欢低头装深沉么,老子就让你抬起头来做人。

谁知,司马懿闻言后,却仍然低着头轻言道:

“丞相,那些都是坊间流传,不可信!”

见司马懿这点面子都不给自己,曹操肺都气炸了,像赶苍蝇一般朝他挥挥手:

“行了,你走吧——”

“是!”

司马懿恭谦退下。

可是没走几步,曹操却像发了疯似的将桌上的一只茶杯狠狠砸碎在了司马懿的身后。

啪——

刺耳的碎瓷声,令得司马懿猛然回头,一双眼睛狠狠地看向了曹操,如鹰似狼......

“哈哈哈哈!”

短暂的对视后,曹操忽然大笑起来,并朗声说道:

“知道了,原来这就是鹰视狼顾!”

......

自此后,曹操便再也没有为难过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懿的成功三得)(4)

第二次抬头:谋权篡位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驾崩,托孤幼帝曹芳给司马懿与曹爽。

曹芳继位后,曹爽先是打着为皇帝着想的旗号,将司马懿“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接着又以各种理由刁难排挤司马懿。

司马懿在“忍无可忍”之下,于公元249年,趁着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际,昂着头,穿起了那件诸葛亮送给他的骚气红色女装,起兵政变,迅速控制了京都......

自此后,曹魏政权便逐步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高平陵政变”。

司马懿的两次抬头,一次震慑住了曹操,保住了性命;一次笑到了最后,夺得了曹魏江山......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司马懿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懿的成功三得)(5)

小结:做大事,该低头要低头,该抬头就要昂首挺胸,头是自己的,不要被别人所左右......低头不是低人一等,是为了将来的厚积薄发;抬头也不是盛气凌人,而是:属于我的,迟早是要拿回来......

总评:

司马懿的成功“三得”:一,沉得住气;二,弯得下腰;三,抬得起头......您觉得有道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