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

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1)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十三日,68(虚)岁的乾隆皇帝下令,恢复他的八叔胤禩、九叔胤禟的原名、以及宗籍,并将他俩、及其子孙,重新收入《玉牒》。

这一天,乾隆还下令恢复了另一个人的名字和宗籍,他就是废太子胤礽的庶次子——原理亲王弘晳

弘晳,亦著于玉牒内,复其原名。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四十八》

弘晳被改名、被赶出宗室,发生在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乾隆如此重罚弘晳的理由,是乾隆认为弘晳“胸中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妄以伊父系旧日东宫,心怀异志”。

因为废太子胤礽的嫡妻瓜尔佳氏,没有生下过儿子,所以,胤礽的那些儿子们(胤礽一生共有过12个儿子),都是庶出

但乾隆并不是对胤礽的所有儿子,都不给好脸。弘晳的亲王爵位被革了,乾隆就从弘晳的异母弟弟中,选中了胤礽的第10子——弘㬙,让其袭爵为理郡王。这一年,弘㬙22(虚)岁,比弘晳小了24岁。

乾隆将弘㬙封为郡王后,并没有遣他到“离京20余里”的郑家庄去住,而是让他留住在京城。礼亲王昭梿在《啸亭续录》中记载,“理郡王府在王大人胡同”。

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2)

01

胤礽的庶长子,与弘晳是同一个母亲——妾室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的女儿)。但弘晳的这位亲哥哥,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就早夭了,只有11(虚)岁,并且连叫什么名字都没有记载

弘晳,比他的亲哥哥小3岁,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七月初五。随着其长兄早夭,弘晳这个次子,就变成了太子胤礽实际上的长子

太子胤礽的嫡妻瓜尔佳氏,是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被册立为皇太子妃的。也就是说,弘晳与他的哥哥,在太子妃过门前,就已经出生了。

丁酉。以册立皇太子允礽妃,遣官告祭太庙。

——《清实录·康熙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

还未正式娶妻,就有庶出的孩子,这在胤礽家,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胤礽的第3子弘晋(比弘晳小2岁),也是在没有娶正妻的情况下,就有了3个庶出的儿子,而长子,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就早夭。弘晋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三月十二日去世,只有22(虚)岁,以奉恩辅国公的品级下葬。弘晋的未婚妻——兆佳氏,在弘晋过世后,坚持守节,康熙皇帝也没拦着,将兆佳氏接到宫里,安排她住进了宁寿宫。

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弘晋的第2子永琇,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二月初十,就被交给康熙的皇十二子胤祹抚养。兆佳氏则在宫里,负责抚养弘晋的第3子永璥

弘晳长到15(虚)岁时,他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因为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胤礽被废掉了太子之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弘晳19(虚)岁时,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太子胤礽第二次被“拘执看守”。紧接着,十一月二十八日,弘晳的嫡长子永琛出生。弘晳当时应该是没有心思,去体会当父亲的喜悦了,因为那个时候的胤礽,已被幽禁在了咸安宫内。

顺便插一句,康熙皇帝给弘晳指配的嫡妻,是蒙古喀喇沁部杜棱郡王噶尔臧的女儿——乌朗罕济尔默氏(也写作乌梁罕氏)。而噶尔臧的妻子,就是康熙皇帝的第5女——和硕端静公主。公主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二十六日去世,只有37(虚)岁。

可额驸噶尔臧,对公主的早逝,没什么悲痛的感觉,竟然“于公主丧事之时,霸占索诺穆之妻”。康熙皇帝也是很护犊子的。噶尔臧之前已经因为犯事,被革去了郡王爵位,再加上这次的事件,康熙五十年(1711年)四月十六日,康熙皇帝下令,将噶尔臧监禁在京城,除了其子女与属下以外,其他人,一律禁止去探视。

甲戌。领侍卫内大臣侯巴浑德等题,臣等察审喀喇沁塔布囊丹巴等,控告额驸噶尔臧,于公主丧事之时,霸占索诺穆之妻等款,俱系情实,与所告相符。

——《清实录·康熙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六》

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3)

02

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日,雍正将老八胤禩、老十三胤祥诏封为亲王的同时,也将侄子弘晳,封为了郡王

谕内阁。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俱封为亲王。二阿哥之子弘晳,封为郡王。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一》

很多人觉得,这是雍正对弘晳的偏爱。可那个时候,雍正也没有别的选择。康熙驾崩那年,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废太子胤礽除了弘晳这个儿子以外,还有另外6个儿子,但他们,比弘晳要小很多岁。例如,弘晳的那些弟弟中,年龄最大的弘曣(胤礽第6子),也才11(虚)岁,而弘晳已是29(虚)岁了。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初七,雍正皇帝让弘晳,带着妻妾、子女、弟弟,住到“离京20余里”的郑家庄去。弘晳除了平时可以自行进京之外,遇到朝会、祭祀等重大活动,也被准许进京参加。

乙酉。谕宗人府。郑家庄修盖房屋、驻劄兵丁,想皇考圣意,或欲令二阿哥前往居住,但未明降谕旨,朕未敢揣度举行。今弘晳既已封王,令伊率领子弟,于彼居住,甚为妥协。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七》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三日,幽禁在咸安宫里的废太子胤礽,病情加重,雍正皇帝下旨,说倘若胤礽不幸去世的话,就按照亲王礼制办丧事,这还是因为,胤礽嫡妻瓜尔佳氏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病逝后,康熙是按照亲王福晋的礼制,给她办的后事。十二月十四日,胤礽病逝,享年51(虚)岁。雍正追封胤礽为“和硕理亲王”,上谥号为“”。

癸未。二阿哥允礽薨,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谥曰密。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二十七》

胤礽去世后的第二天,弘晳的亲生母亲李佳氏,就“母凭子贵”,被封为胤礽的侧福晋,可以住到弘晳在郑家庄的府邸里。而对于胤礽的其他妾室,雍正也给予了她们选择的权利:可以和儿子住,也可以与侧福晋李佳氏住,亦或是住到别的地方,自己决定。

又谕。弘晳之母,奉侍二阿哥有年,人甚淳谨,著封理亲王侧妃,令居伊子府第,弘晳尽心孝养。理亲王侍妾,曾有子女者,伊子如欲迎养,听其迎养;有欲随侧妃居住者,亦听其随住;不愿者,另给廨舍与居,丰其衣食,以终余年。著遍谕理亲王府下人等知之。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之二十七》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二十八日,雍正又将弘晳,晋封为亲王。而弘历、弘昼这两位雍正的亲儿子,虽然在那时都已经20(虚)岁,也都娶了正妻,但雍正并没有给予他们任何爵位。

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4)

03

乾隆即位之后,发现弘晳与庄亲王胤禄,走得很近。乾隆甚至觉得,弘晳对胤禄,比对他这个皇帝还要恭敬。说起来,庄亲王胤禄虽然是弘晳的叔叔,却比弘晳还要小1岁。

乃伊行止不端,浮躁乖张,于朕前毫无敬谨之意,惟以谄媚庄亲王为事。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三》

而弘晳不但与庄亲王胤禄交好,还与弘昇(恒温亲王胤祺的庶长子)、贝勒弘昌(怡贤亲王胤祥庶长子)、宁郡王弘晈(怡贤亲王胤祥嫡次子)、贝子弘普(庄亲王胤禄庶长子)等宗室子弟,时常私下往来。这事,自然是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

至其(庄亲王胤禄)与弘晳、弘昇、弘昌、弘晈等,私相交结,往来诡秘,朕上年即已闻之,冀其悔悟,渐次散解,不意至今仍然固结。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三》

乾隆四年(1739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先拿弘昇开刀,革去了他的都统之职,并派人将他押来京城,罪名是,乾隆将他提拔为都统,弘昇不感激乾隆,反倒认为,是某人举荐了他,他才会被重用,因此,刻意去巴结那个人。但乾隆没有点出弘昇讨好的人是谁,说是念在大家都是亲戚,给那人留点面子。

伊所谄事之人,朕若宣示于众,干连者多,而其人亦何以克当?故朕仍尽亲亲之道,不肯暴扬。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一》

还不到1个月,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十六日,庄亲王胤禄、弘晳等人的小团体,就被乾隆一锅端了。

乾隆对弘晳的处罚尤其狠,不但革去了他理亲王的爵位,还叫他老实待在郑家庄的府邸里,不能随意出城。

弘晳,著革去亲王,不必在高墙圈禁,仍准其郑家庄居住,不许出城。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三》

十几天后,即十月二十九日,乾隆就让弘晳的异母弟弟弘㬙,承袭其父胤礽的爵位,降袭为理郡王。

弘㬙,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初八,生母是胤礽的妾室程佳氏。弘㬙还有一个同母弟弟弘晥,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二十一日。雍正将弘㬙、弘晥这兄弟俩,都留在了宫里,没有让他们随弘晳住到郑家庄去。

又谕,向来理密亲王之子弘㬙、弘晥、孙永璥,因年尚幼穉(zhì),蒙皇考垂慈恩养,仍住宫中。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三》

乾隆即位之后,在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初五,将19(虚)岁的弘㬙、21(虚)岁的永璥,封为奉恩辅国公,并赏给这叔侄俩房屋各一所。

封理密亲王允礽之子弘㬙、孙永璥,为辅国公,各予房一所。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十二》

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5)

不止弘晳,与他交往过密的其他人,也都受到了处罚,但罚得并不算重。

与弘晳差不多惨的,是怡贤亲王胤祥的庶长子弘昌。他被乾隆革去了贝勒爵位,至此之后,就没有再得到过封爵。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月二十一日,弘昌去世,享年66(虚)岁。

乾隆没有革去庄亲王胤禄的亲王爵位,只是借此机会,不再让他担任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也不再给他双倍工资的优待,但继续让他管理内务府事务。

庄亲王徒宽免革亲王,仍管内务府事,其亲王双俸、及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俱著革退。至伊身所有职掌甚多,应去应留,著自行请旨。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三》

胤禄的儿子弘普,被乾隆革去了贝子爵位,不再管理銮仪卫事,但仍然被保留了都统的职位。1年后,即乾隆五年(174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乾隆就将弘普,任命为宗人府右宗人。乾隆八年(1743年)三月二十二日,弘普英年早逝,只有31(虚)岁。乾隆皇帝特意赏给他世子衔,还赏了1万两银子,作为丧葬费。弘普的庶长子永瑺,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六月,承袭了胤禄的庄亲王爵位,为此,弘普被追封为和硕庄亲王。

胤祥的嫡次子弘晈,也没有被革爵。乾隆说,因为弘晈的宁郡王爵位,是当年雍正皇帝额外赏的、且是世袭罔替。乾隆也认为弘晈不会谋逆,说他与胤禄这些人聚在一起,不过是图个吃喝玩乐而已。所以,弘晈只是受到了停发工资的处罚。乾隆六年(1741年)十二月十五日,乾隆觉得弘晈的表现,还不错,就下令,从次年春天开始,照常给弘晈发工资。

恒温亲王胤祺的儿子弘昇,虽然乾隆有下令,将其永远圈禁,但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九月二十四日,乾隆让弘昇署理前锋统领;乾隆十八年(1753年)九月十七日,乾隆又任命弘昇为领侍卫内大臣。但还不到1年,弘昇就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四月二十二日病逝,享年59(虚)岁。乾隆让按照贝勒品级,给弘昇办丧事。

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6)

04

乾隆革去弘晳爵位时,虽然指责弘晳“胸中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但并没有找到实证。所以,乾隆将自己那年过生日时,弘晳向其进献“鹅黄肩舆”这事,给翻了出来,当作弘晳有僭越之心的证据,说弘晳应该早就盘算好了,如果这份生日礼物被退回去的话,他就可以留着自己用了。

即如本年遇朕诞辰,伊欲进献,何所不可,乃制鹅黄肩舆一乘以进,朕若不受,伊即将留以自用矣。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三》

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初六,乾隆终于拿到了弘晳“心怀异志”的证据:弘晳有让一个叫安泰的人,给占卜一下,乾隆皇帝能活到几岁、准噶尔会不会打到京城、将来他是否还有机会东山再起等事。

谕宗人府,福宁首告弘晳一案,经平郡王、公讷亲,一一审讯,内有弘晳听信安泰邪术、捏称祖师降灵一款。询问安泰,据供,弘晳曾问过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如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六》

这下,弘晳连郑家庄都住不成了,乾隆当即下令,将他永远囚禁在景山东菓园。弘晳那些住在郑家庄的儿子,也被带进京,由弘晳的异母弟弟、已成为理郡王的弘㬙看管。看来,乾隆还是挺信任弘㬙这个堂弟的。

著从宽免其死罪,但不便仍留住郑家庄,著拏交内务府总管,在景山东菓园,永远圈禁。其家产、妻子,不必交宗人府另议。伊子仍留宗室,但亦不便仍在郑家庄,著来京,交与弘㬙管束。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六》

但朝中大臣们,却接连上奏,要求将弘晳正法。例如,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初九,大学士鄂尔泰,就有递上题为“奏弘晳之罪不可免,应即行正法折”;也有康亲王巴图尔,递上题为“奏请圣上申明正义,将弘晳及其同伙允禄正法折”。

乾隆虽然没有判弘晳死罪,但也以弘晳竟敢私自在府里,设立会计司、掌仪司等这些内务府下属机构为由,斥责他,比当年的胤禩、胤禟,还要恶劣。于是,乾隆就按照当年雍正处罚胤禩、胤禟的例子,要将弘晳给赶出宗室。

今既经王大臣如此奏请,则弘晳及伊子孙,未便仍留宗室,著宗人府,照阿其那、塞思黑之子孙革去宗室、给与红带之例,查议具奏。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六》

据《爱新觉罗宗谱》中记载,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弘晳被踢出宗室,名字也被改成了“四十六”。

过了2年多,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二十八日,弘晳去世,只有49(虚)岁。

胤礽为什么被废太子(同为废太子胤礽的儿子)(7)

结束语

虽然弘晳在雍正朝接连被封为郡王、亲王,但无论是雍正,还是乾隆,都没有给予他任何职务,用乾隆的话说,多年来,弘晳“不过随班上朝,并未办理公事”,足见雍正、乾隆这父子俩,对弘晳,并不是完全放心。

可对于弘㬙,乾隆显然没打算,让他当个只领俸禄不干活的郡王。

乾隆九年(1744年)五月,乾隆让27(虚)岁的弘㬙,总管镶蓝旗觉罗学。

此后,乾隆又有让弘㬙担任宗人府左宗正、玉牒馆副总裁、宗人府宗令等职。弘㬙还管理过正红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蓝旗满洲都统事务等。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八月二十七日,弘㬙去世,享年63(虚)岁,乾隆给他上谥号为“恪”。

(注:本文由[头条@热爱瘦身的鱼]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