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

湛江的民间文艺娱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1979年后,民间文艺娱乐活动进一步发展,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彩,唱雷歌、演雷剧、粤剧、木偶戏,舞狮、舞龙舞鹰雄、舞貔貅,搭花桥、花塔,搞泥塑,游瓢色,奏八音,猜灯迷,竞龙舟,放风筝,以及顶扁担、拗手骨、走“番”、下棋、打扑克、打麻将等都比较普遍。演“春班”为湛江民间娱乐的一大特色。

一、雷歌雷剧

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1)

雷州是汉、黎、苗、瑶、壮、侗等民族杂居之地,历史上由于僻远闭塞荒蛮,这里文化落后,人们的喜怒哀乐只能通过当地一种的“雷谣”表达。这种雷谣逐渐衍进,至明末成为今体雷州歌。雷州歌因为是用雷州话歌唱,易学易听易懂易记,所以广为流传盛行。古往今来,雷州半岛人民利用它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表达思想感情。

雷州歌演变为雷剧,历时三百多年,中间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后称“雷州歌剧”)而至雷剧四个历史阶段。所谓姑娘歌,是以歌姑娘为主、歌童为辅的男女两歌手在舞台上对歌。对歌时男执一扇,女执一扇一巾,来往变换位置,边唱边舞的形式;劝世歌初具戏剧维形,但表演纯属模拟生活形态,尚非戏曲;大班歌采用戏曲程式,动作节奏化、虚拟化、举止循规。

到了1963年,湛江艺术学校雷剧实验班在雷州歌的基础上,谱创了《抒怀腔》《田腔》《四三板》《喜悦腔》等20多种新腔调,并一概加以定腔、定板、定名、创立程式,建立体系。同时还通过谱写乐曲和吸收雷州民间音乐,大量增添雷州歌剧的舞台气氛音乐。雷州歌剧发展为“雷剧”。

雷剧演出场面之热闹,观众之踊跃是一大奇观。演出之前,先放统炮三响,昭告周围。入夜,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每一场戏观众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戏场四周有白斩狗、白切鸡、明火粥、炸虾饼等雷州风味小食摊,生意兴隆,谓之“卖台脚”,观众边吃小吃边看戏,怡然自乐。戏剧待演至精彩之处,观众还燃放鞭炮以示喝彩。雷剧表演活动范围遍及全市,每年春季和夏秋交接期间是旺季。至2000年,雷州市有约600个演出点,50多座供大型演出的仿古戏台,每年演出雷剧4000多场,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

二、吴川“三绝”

吴川梅菉镇元宵活动中的花桥、泥塑、飘色被称为吴川“三绝”。

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2)

花桥吴川花桥始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梅菉镇旧城区与隔海村隔水而居,村民为方便过江闹元宵而在江上搭起浮桥,吊上花灯,点缀鲜花,这就是花桥之始。旧时桥有男女之别。据清光绪二十八年《梅菉志》记载,“上元夜,江架两桥,男过木桥,女过花桥”。民国年间,曾一度架起三桥,除了男桥女桥之外,还有一座“鸳鸯桥”,专供夫妻双双游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是架浮桥或搭竹木桥做花桥。

1979年水泥钢筋结构的“永红桥”建成后,人们便利用这座桥做花桥。80年代后,花桥是在原桥的基础上,用竹木搭成一个四方形通道,上方挂满五彩缤纷的纸花和塑料花,装着各种各样的彩灯,两侧贴挂着吴川各界名流文豪们的诗书画,摆设着各种鲜花。怒放的鲜花,辉煌的灯饰,多姿的书画,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正所谓“梅菉元宵迷远客,隔海花桥醉游人”。每逢元宵之夜,人群如潮涌上花桥摘花观灯,很是壮观。传说元宵佳节,能够摘上桥上白花者生男孩、摘上红花者生女孩,于是每年元宵,锣鼓响过,狮子舞过,人们涌上花桥争先摘白花或红花,成了一种习俗。

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3)

泥塑吴川泥塑,源于唐末宋初,发源地在吴川梅菉镇瓦窑村。瓦窑村群众有制作陶瓷的传统,元宵期间一些泥工烧制一些小陶俑来玩。这种陶俑被称为“泥鬼”,由于它的观赏性艺术性都比较高,深受群众欢迎,逐渐传播开来。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成了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泥塑制作过去是用稻草和竹篾为材料,是不能转动的“死泥塑”。

1979年后,泥塑艺术进一步发展,民间艺人创造性地搞出了“活泥塑”,只要轻轻按一下机关,泥塑的“书生”就会吹箫弹琴,又会起步行走;“公主”既会眉来眼去,又会翩翩起舞;“待从”也跟着擎起罗伞。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斯嘶嘶”地撒起“尿”来,令人称奇叫妙。

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4)

飘色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形似两轮架子车,上蒙单色彩布),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过人高的空间运行飘动。空中人物踩在一杆缨枪或一把剑尾上,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鹦鹅等),在行进间手舞足蹈。飘色的人物形象一般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和打扮的,内容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现代题材。

据传,吴川飘色是由古代的一种“转色”演变发展起来,到了民国年间,才变成今日游行的飘色。旧时多是由成年女性扮演,现时则以10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并由过去的一板一层飘色发展到今天的一板两层或几层飘色。造型艺术已由过去单的木工铁工技巧发展到现代集电影、戏剧、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成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一个色板每每就是一座小型的流动舞台,令人叹为观止。

吴川飘色,除每年元宵在本地表演外,多次被邀请到外省外市表演。1987年10月和1990年9月,两次应邀前往广州东方乐园参加欢乐节。1992年和1997年,两次入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0年,应邀参加“深圳千禧大巡游”。

三、安铺八音

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5)

安铺八音表演是廉江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已有80余年的历史。“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

清光绪年间,安铺音乐爱好者秀才李六朋对古代“八音”整改创新,采用本地特色的民族乐器:手铃、小扣锣、小钹、木鱼、清磬、煞板、小鼓各1个,横箫、洞箫、大筒各1支,高胡、二弦、三弦、沉胡、琵琶各1把,椰胡、月琴、秦琴各2把,共21件,以当地传统的民间音乐曲调《报春来》《小桃红》《浪淘沙》等为协奏曲。“八音”队由21人组成,上街游行时,每人手执乐器1件,列队而行,人人身穿长衫马褂,头戴黑色小礼帽,脚踏薄底便鞋,衣冠楚楚。操音响者行在前,弄箫琴者随于后。各种乐器均缀上五彩带、丝带、绒球,五彩缤纷,蔚为壮观。行进间,姗姗举步,徐徐而行,音韵飘逸,萦回长空,街道两旁观者如潮。每年元宵佳节及端午龙舟竞渡之时,“八音”队均出队演奏。

四、东海人龙舞

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6)

人龙舞流行于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也是国内一项独一无二的民间娱乐活动。人龙舞源于东海岛的东山镇。古时,镇上每到八月中秋期间,全镇东西两街人龙舞连续3个晚上演出,尽情欢乐,以“庆盛世,迎丰收,娱佳节,乐民众”,吸引各村群众前来观赏,场面热闹非凡。

东海的人龙舞与内地之“龙舞”不同,“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因之称“人龙”。龙身巨长,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舞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是最重要部分,演龙头者必须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练,其身负3个孩童,分别饰龙舌、龙眼、龙角。饰龙眼孩童两手各持一灯笼或电筒,闪闪发光。“龙头”大汉两手握两个盾牌,威风凛凛。“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大人的肩上支撑着相继做俯仰动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龙服,头戴龙缨、龙冠,分节架接而成。“龙尾”的大人也肩负一小孩。“龙”起舞时,由锣、钹、鼓等敲击乐器有节奏地配合,龙头双眼闪光,龙身左盘右旋,一起一伏,如波逐浪,随着龙头缓缓前进,龙尾不时摆动,整体感强,威武雄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1979一2000年,东海人龙舞除在本地演出外,还进市、进省和进京表演。

五、舞鹰雄

湛江俗事(大话湛江民间娱乐)(7)

鹰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中,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雄相斗相处的动作神态而创编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

舞鹰雄源于清末,起源于民间传说。相传从前雷州半岛东北部有座大山,山上飞禽走兽众多,其中有鹰有雄常在一起嬉戏觅食,又常相争斗、互不相让,甚是有趣。又传鹰、雄能驱邪镇妖,给人们带来如意吉祥,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节日,村村户户都希望能有鹰、雄出现,以寄托他们迎祥纳福的良好愿望,于是人们就创造了舞鹰雄这种形式,鹰由一人扮演,雄由二人扮演,模拟它们嬉戏相斗,有固定的表演套路。现在,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用一支4米高的木杆,把鹰的表演者顶上空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运用气功,肚顶木杆,做高空平衡旋转和采青的高难技巧动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